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子陵
秦子陵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476
  • 关注人气:7,0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娇亮相默认艳照意味着单飞转型?(图)

(2008-02-11 15:42:03)
标签:

阿娇

艳照门

转型

twins散伙

娱乐

分类: 综合娱乐频道
阿娇亮相默认艳照意味着单飞转型?(图)
 
文/秦子陵
 
    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诸多女主角中,震动最大的无疑是香港当红组合TWINS的成员“阿娇”钟欣桐。日前甚至有阿娇为此事自杀的流言传出。但今日下午1时许在英皇集团2楼一间酒楼,阿娇与拍档蔡卓妍(阿Sa)与100多名歌迷举行新春聚会,这是阿娇自“艳照门”事件后首度公开面对媒体。阿娇不但在聚会上倾情献唱,尽兴游戏,还在之后的记者会上坦然面对媒体,热情地发言招呼:“大家好!新年快乐!这件事对我和身边的人造成很大伤害,我以前太天真太傻,但是现在已经长大了,谢谢公司,谢谢家里人,谢谢我的朋友,不离不弃对我的支持!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我也深感歉意。在未来的日子,我会继续努力,也多谢大家的关心,也谢谢一直在支持我的歌迷!”阿娇此话无异于默认了“艳照门”事件的真实性。
 
    子陵之所以说此事对阿娇的影响最大,是因为Twins一贯以“玉女”形象示人,阿娇的外形尤为清纯,正因为如此,之前发生的换装被偷拍事件,阿娇的眼泪才能够广泛地引起娱乐圈和公众的同情,但这次“艳照门”事件无疑给阿娇清纯洁净的形象蒙上了一个极大的污点。这次事件的真实度导致的诸多结果中,子陵几乎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阿娇的“玉女”演艺生涯彻底被划上了“休止符”。
 
    那么,Twins就是靠着清纯可爱“打天下”的,如此巨变,为何阿娇能够如此坦然面对?
 
    由阿娇私人方面看来,一段时间的称病蛰伏,想必是她的“阵痛期”,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一个女孩子,阿娇必然痛苦、挣扎过,正如她在发言中说到的,“我以前太天真太傻”。如今能够坦然面对,子陵觉得阿娇的的确确是“已经长大了”。世间男女,谁不曾年轻无知?谁没有些许过去?子陵基于旁人的善意,总希望当事人能够坚强面对,毕竟对于阿娇个人而言,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了,每个人都有重新争取未来的权利,阿娇亦然。
 

阿娇亮相默认艳照意味着单飞转型?(图)

 
    但阿娇本身是一个艺人,如此高调出席记者见面会,子陵想她应该是不会选择退出娱乐圈,如果继续在娱乐圈混下去,结束了“玉女”演艺身涯的阿娇必然要面对转型的挑战。不是公众人物,可以隐藏过去,阿娇作为演艺明星,却没有、这个权力,以后必然不能再接清纯类的影视角色,甚至其歌路也面临巨变。
 
    阿娇的粉丝们,你们能面对荧幕上花枝招展,唱着成熟性感歌曲的阿娇吗?至少眼下来说,子陵是无法一下子接受的。
 
    另外,子陵猜测,阿娇被迫转型的首要冲击,是Twins组合可能分崩离析,因为阿撒蔡卓妍受到Q版外形限制,依然在坚持走可爱路线,阿娇的性感转型,会使Twins组合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玉女”路线虽然让Twins一度红透半边天,但再美的容颜也终会老去,“玉女”饭不可能吃一辈子,对于青春偶像女星来说,到了一定的年龄,终究要面对转型,抑或是消失。Twins在世纪初大红之后,随着年龄渐长,一度遇到瓶颈,想转型是一定的,只恐怕是苦于一直没有契机,如今“艳照门”好比一味猛药,逼迫阿娇不得不转型,一旦此举成功,对阿娇今后长远的演艺道路而言,反而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阿娇亮相默认艳照意味着单飞转型?(图)

 
    子陵这么写,并不是说“艳照门”是好事,相反,这是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一个极大的污点曝光,让公众看清了香港娱乐圈“肮脏”的一面。子陵希望娱乐圈的艺人们能够引以为戒,洁身自好,择正途而行;而这次事件的受害者们,包括男主角陈冠希在内,子陵倡议大家都能像阿娇一样,勇敢地站起来,坦然面对,也许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听到记者会散场时候阿娇粉丝们的呼喊声了吗?相信所有诚实并勇敢的孩子,最终都是会被谅解的。
 
秦子陵
2008.2.11
 
[申明]
1、本文仅代表博主秦子陵个人观点,图片源自网讯;
2、文字原创,版权所有,未经博主本人许可不得以任意形式转载,违者必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3、博主联络方式:QQ 270523061(注明来意);
4、约稿、合作事宜请特别注明;
5、子陵博友交流群:54514311;
6、多提意见,愿广交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