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幽兰逢春-赟
幽兰逢春-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90
  • 关注人气:3,6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师调研报告的欺骗性

(2013-01-09 09:45:33)
标签:

实地调研

第一手资料

自导自演

散户的知情权

股票

分类: 调研/打假/黑幕

    分析师能够去实地调研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个还是不错的,但是他们的推断与建议还是很欠火候的,原因是修炼远远不够和水准问题。当然,也有个别的资深分析员的推断不错,但是这个不错的推论往往被利用了,是别有用心的,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中金公司的调研报告,貌似相对好点,客观一点,别有用心少点】

 

券商研报为何会成为一场大忽悠?到底是谁在干预他们的言论自由?他们是被机构绑架了还是根本就是合谋者?在卖方研究身后,有着一条看不见的利益链。

 

第一条利益链连接着券商自营盘

由于经纪业务本身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一些券商在没有调研的前提下发布利好的报告,引起股价大幅变动,往往是受利益驱使。以2011年上半年被吹嘘而大炒的宁波联合为例,在发布研报的同时,日信证券公司总部连续三个交易日位列该股名列买入的第五位,累计买入1994.8万元,由此被指前几日早已潜伏进宁波联合,恰与2011年4月27日发布报告的时机颇为配合,有自导自演大肆渔利之嫌。

 

第二条利益链连接着基金公司。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分析师即使在调研时发现上市公司问题,在报告中却不对公众披露,而是要看基金脸色。一方面,分析师最渴望获得的年度最佳分析师头衔的投票者正是基金公司,而这一殊荣与分析师的收入和名气直接挂钩;另一方面,交易分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析师的言论自由。因此,券商与基金公司之间普遍存在默契,对基金公司持有的重仓股不但很难给出偏空的评级,而且还要进行适当推荐,在业内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第三条利益链连接着上市公司。

分析师要想成名就必须得到第一手资料,就必定跟行业的龙头股关系非同一般,甚至与该公司管理层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然而,如果分析师调研某公司,即使给出“中性”评级,该公司下次也很难再接受他的调研,这种无异于“封杀”的威胁,在业内颇为常见,也使得上市公司同样成为券商分析师“不敢得罪”的角色。

 

在庞大的利益链条中,券商越接近上市公司核心,消息越准确;而消息越灵通、平时越“听话”,则越能获得基金经理的信任,基金的介入也就能让上市公司股价更好看。对于三方来说,这都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可惜的是,俺们一般散户的知情权却被排除在外。(综合)

相关阅读:《上市公司职员谈调研者被忽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