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投机占比及盈亏与投机交易王西蒙斯、王亚伟

(2012-05-09 16:27:31)
标签:

杂谈

分类: 理性投机/投资

俺用的是“投机”,非“投资”,强调是A股市场目前以投机为主体。

 

1.近日看到一个A股市场投机统计数据:

70%人做短线,97%亏损,3%赢利,后者一年交易120多次,比前者频繁;

20%人玩中线,75%亏损,25%赢利, 后者一年交易三次,比前者交易少;    

7%人玩长线,92%赢利, 8%亏损,盈亏反过来了

1%的人玩超级短线,换手率极高;

例外,网上看到三年盈利一百多倍的有不少,真假?

短线还有一个身体成本,长期高强度的紧张状态还是对健康不利的

 

   2.短线投机,取得特别好收益的也有例外,那就是投机交易王-美国的数学家西蒙斯,1989年到2009年间,他操盘的大奖章基金年均回报复利率高达35,较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率20多个百分点,比“金融大鳄”索罗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盘表现都高出10多个百分点。即便是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该基金的回报率仍高达85%。。凭借优异的操盘表现,西蒙斯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美最赚钱的对冲基金经理,在华尔街笑傲群雄。他在投机时进行短线方向性预测,依靠交易很多品种、在短期做出大量的交易来获利。用西蒙斯的话说,“我们随时都在卖出和买入,依靠活跃赚钱”,交易“要像壁虎一样,平时趴在墙上一动不动,蚊子一旦出现就迅速将其吃掉,然后恢复平静,等待下一个机会。”

  2007年“华尔街最会赚钱的基金经理”排行榜中,这位70岁的数学大师以年收入13亿美元

 

有人分析他成功的原因,本人是个数学家,是个绝顶聪明的家伙,另外他有一个专业团队来研究计算过往的历史数据,并且对模型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修补,才取得这样不菲的成绩。他本人就是个天才级人物,还有团队支持,非俺们普通投资者能比的

 

3.在中国,也有一个很有名的靠投机赚大钱的,那就是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基金几年时间取得10多倍的收益率。

 

 早日在网上看到一个名人对王亚伟投机的质疑:王亚伟不愿意投资蓝筹股,他仍旧迷恋于他所称的重组股投资三原则--公开信息、合理推测、组合投资。但是,当比较负责人/有承担的/有体会的新任证监会主席经常高调喊价值投资后(今年的走势貌似正朝这方面走,俺的几个指数基金/尤其低估的金融地产基金远远跑赢大盘也说明问题),说王亚伟的压力随之而来,他只有以离职休息来解脱这种压力。而王亚伟在离职记者会上说自己目前所承受基金经理的压力太大,所以离职。这个压力却是巴菲特所不曾领教过的。因为没有这种压力,巴菲特可以越活越年轻,而王亚伟却在压力之下显得老气横秋。正是这种压力的区别,使王亚伟不可能成为中国的巴菲特。其实,不管是巴菲特所提倡的价值投资理念,还是王亚伟实践的对重组股的潜伏投资,都是他们针对特定的市场摸索出被证明为成功的操作经验。

 

有人暴王亚伟投机取得好收益的原因,说他背后有一个投研团队,特别是华夏基金这样的大公司,投研团队和实力更是难以企及,王亚伟在华夏基金有着一个强大的投研团队作为支撑,一旦离开,则充满了无数的不确定性。

此之外,一券商知情人士告诉媒体:"我们公司有一个专门的团队为王亚伟服务。王亚伟对研究相当苛刻,王亚伟看好的公司,我们会先派专业人士去公司实地调研,再给他做出专门的研究报告"

 

 王亚伟喜欢买ST重组股并且经常“中奖”(看到他基金有一报告,就买了28只ST),确实有内幕,据说他每年要参加2次的100人左右的高级私会(一般是资本市场中可以调动几十亿元资金的风云人物),会议各人都要推荐、交流一些上市公司重要内幕,会议期间手机全部关闭,笔记本电脑禁止开启无线上网功能,不许录音,中途不可离场…


  有市场人士不禁如此发问:脱离了公募土壤,脱离了华夏基金,王亚伟还会继续书写往日的辉煌吗?

 

说公转私基金明星,六成产品亏损

上海隆圣投资王贵文为最早一批从公募转战私募的试水者,2011年年底,他的中投信托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隆圣系列产品的主动清盘信息

另外一位大佬吕俊曾经一度是公募基金界的翘楚。20044月至20078月,吕俊掌舵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累计收益550%,远远超过同期同类基金321%的复合收益率。20078月吕俊创立了上海从容投资。然而,和其带队公募基金产品时的辉煌相差甚远。

 

 同年"私奔"的大佬级人物还包括江晖 、魏上云、赵军、张英飚、田荣华 、龙小波、石波 、程义全等,然而日后大部分都归于平淡。其中深圳柏恩投资龙小波管理阳光私募自 20071116日成立以来,亏损幅度一度逼近60%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76名公募派转私募基金经理掌舵的信托产品数量为284只,有
超过六成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13只公募派背景的阳光私募产品强制清盘,强制清算的原因包括产品净值触发清盘红线、客户赎回量过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