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陶瓷刨花缸

(2018-02-14 08:37:10)
标签:

刨花缸

粉彩

古玩

分类: 带你去逛景德镇

http://s16/mw690/001a0IUGzy7i9WBnT67ef&690

  一次,笔者到一朋友店里喝茶,朋友是做锔瓷的,在他店里看到一个珊瑚红釉的椭圆形陶瓷小物件,有盖,盖上有孔。但大家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后请教外地的朋友,方知这个陶瓷小物件叫做――刨花缸。

  就是这个刨花缸了。http://s16/mw690/001a0IUGzy7i9WTGe3d1f&690


说起刨花缸,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刨花缸虽曰缸,但长却不过三寸(11厘米左右),典型的小物件。别看它小,却是旧时妇女梳妆台上一件不可缺少的用具。缸内用来存放刨花水,是妇女美发、护发时常用的“发水”。常见的器形有元宝形、鹅子形、椭圆形、海棠形、蝴蝶形、云叶形、圆形等等,以瓷质为主。

说到刨花缸,有必要介绍一下刨花水了。刨花水古称粘头树,上海人叫凝刨花,这粘头树凝刨花是何种树木呢?画家贺友直先生在“自说自画”中释道:“乃榆树是也”。榆树为落叶乔木,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根皮可制糊料。将榆树木刨成刨花,装入刨花缸,然后用热水浸泡便会渗出黏稠的液体。旧时女子头发不经常洗的,会隔几天用篦子来反复梳理头发,然后用小刷子沾上刨花水,刷在头发上,再梳理成型,顷刻便油光可鉴,有润泽和固发作用,且能散发出天然的淡淡清香,类似于现在使用的摩丝,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美发护发用品。

用刨花水进行梳妆,目前最早的文字记录为唐代。唐代女子先用细竹丝扎成各式各样发型轮廊,固定在头上,然后用“刨花水”把头发浸湿,盘绕其上,再用细梳梳抿得油光乌亮,待头发干后自然定型,制造出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发式,让万国来朝时的各国使臣惊叹不已。宋、元、明时期关于“刨花水”的文史资料不多,但在文学作品里刨花水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发展到清朝,“刨花水”达到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这主要和清代满族人独特的发式有关。民国时期,随着西洋化学发乳、发油的进入刨花水渐渐被冷落了,但仍然在广袤的中国大地市井乡里、寻常百姓家为万千个爱美的女子默默无闻地服务着,一直到更方便快捷的发胶出现。

旧时徐州民间曾流传婚嫁歌:“清早穿上新衣裳,我给姐姐送嫁妆。一送扑粉盒,二送刨花缸。”可见刨花缸是当年妇女必备的化妆用具。林海音女士所作《城南旧事》中,也有相关记载,如《惠安馆》第一章中有,宋妈说:“下回给带点刨花来……”

明清的刨花缸,前期大多以竹刻铜锡制作,缸壁上置有一立架,上插骨针毛刷等梳发用品。到清末民国就多为景德镇产的瓷器了,亦有少量宜兴紫砂的刨花缸。缸盖上开有古钱纹气孔,刨花缸以瓷制最为精美。

http://s8/mw690/001a0IUGzy7i9WDxvMza7&690

刨花缸现在虽然已失去了它当初的用途。但作为古瓷中的小件,现在也成了怀旧好古者又一搜罗领域,是一个不错的收藏专题。它是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生活的民俗生活用品,更是反映陶瓷生产历史的一个小篇章。

刨花缸的花面不多,且由于属生活用品,市场价格不是很高,用心收集的话,容易收集成套。目前市场上多以清代、民国的粉彩刨花缸为主,画面多为麒麟送子、三娘教子等,也有花开富贵、美人如玉等画面,珊瑚红釉描金或留白刨花缸也比较多,青花的少见。价格在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其中也不乏精品,但价格相对要高一点。

http://s1/mw690/001a0IUGzy7i9WGhRew70&690

http://s1/mw690/001a0IUGzy7i9WG3vAAe0&690

http://s10/mw690/001a0IUGzy7i9WGoE9bb9&690

http://s12/mw690/001a0IUGzy7i9WGahJh8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