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相对于巍山古城或者蒙化茶马古道重镇,我更倾向于叫它南诏古镇,因为看到南诏二字,更容易让人的思绪陷入到古南诏王国中去,特别是地处边陲荒蛮之地,也孕育出那样灿烂而绚丽的文化和风情来,对于昔日鼎盛的繁荣,更因南诏二字而怀古。
可能是光芒被大理古城所掩盖或者是自身的条件不够。总之,在我所经历的两天,黄昏与黎明中,古镇中人虽然多,几乎都是本地居住民,店子中多数是用它们本地语言或聊天或讨价还价。没有满街胸挂相机、各摆姿态的游客,更绝少手持喇叭、大声吆喝的导游。
宁静而悠闲的清晨,我推着自行车,悠然的在古镇中闲逛。一丝丝清爽的风间歇的吹拂着,也送来隐约的晨练者练太极的悠扬曲调。行至转角处,传来一阵阵馋人的香味,就坐下来,点份洱丝,就着热乎的豆浆,慢慢的嚼着焦黄的油条。隔壁街道有了清脆的马铃声、与踢踏的马蹄声混杂在一起,间或响起驾马人响亮的吆喝声。打着哈欠、汲着拖鞋,晃悠着开店门的年轻老板、早已起来,边喝早茶边聊旧闻的老人们、吸着豆浆,拿着馒头的学生们、沿街叫卖的小贩们。这许多的种种,构成了一副宁静而悠闲的画面。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不显商业化而又古朴的古镇环境。但我深深知道,就如张国荣在《上海滩》中讲的那句话一样:对于上海滩来说,我只不过是个过客。对于南诏古镇来说,我也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我的梦想不仅仅只是在这里,还有梦想在别处。
当彩霞中的一缕阳光透射过来,洒在路边散漫觅食的小鸡身上,也洒在白族姑娘漂亮的脸庞上,更给信仰穆斯林的回族姑娘一个曼妙剪影的时候。我知道,我该离开了。当我轻轻的走在这经历几百年风霜雨雪的青石路上时,心情和几百年前羁旅天涯的旅者或许是相同的吧。清风中,我不挥衣袖,也不带走一丝云彩。
倾城之光

早上,清幽的色彩笼罩着古镇,泛出宁静的味道

阳光下的古镇

艾滋发现不过才20多年,就可以祖传,民间真是藏龙卧虎之地

骑行在这样的道路上,心情自然不会太差的

斜晖古塔

古镇中心

清晨、人、狗,当然还有宁静

不是酒旗,上面大打开发标语,估计以后很难有这么宁静的环境了

古老而略现破旧的小巷,也是多少人的梦想

有些房墙是用土夯实而成的,真实而古朴

衰草残阁,或许曾为光鲜的歌舞场吧

对于此称呼,我更喜欢:南诏古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