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瑟瑟
周瑟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67,638
  • 关注人气:27,2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周瑟瑟:从诗歌到诗歌节 我们要从拉丁美洲带回什么

(2017-09-09 06:33:06)
标签:

国际在线

拉美

从诗歌到诗歌节

万戴

周瑟瑟

分类: 新闻

  http://p2.cri.cn/M00/09/53/CqgNOlmT_z6AG9CbAAAAAAAAAAA663.550x412.jpg我们要从拉丁美洲带回什么" TITLE="诗人周瑟瑟:从诗歌到诗歌节 我们要从拉丁美洲带回什么" />

周瑟瑟在波哥大马尔克斯文化中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万戴):日前,中国诗人周瑟瑟、李成恩受邀赴哥伦比亚参加了第27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该诗歌节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诗歌活动,本届共有46个国家超过130位诗人受邀参加。在今年的诗歌节前,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与政府达成和解,哥伦比亚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这为此次诗歌活动赋予了和平的特殊意义。回国后,诗人周瑟瑟接受了国际在线记者专访,谈起他对拉美诗歌和拉美诗歌活动的感受和见解。

  “拉美的文化,拉美的文学,拉美整个社会的文明魅力的部分,精神的部分,我希望(将其)传到国内来。我这次回到湖南,要谈国内的诗歌节到底怎么做的问题。”

  和单纯从事创作的诗人不同,周瑟瑟同时还是诗歌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和诗歌出版物的编选者。所以这次能够受邀参加拉丁美洲最大的诗歌活动,他不仅看到了地球另一端的风物和热情,也通过感受麦德林诗歌节的活动组织方式以及诗歌在拉丁美洲民间的影响力中,对中国新诗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思考,“我们要什么?我们从拉美可以看到,首先是整个社会人的精神状态。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历史(等特殊原因),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这种文化的交融,在我看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比如说他们做诗歌活动的开放性,所有人都参与。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也一直在反思。一方面说是他们组织的形式,并不完全来源于他们的性格和文化。至少我在湖南做国际诗歌节的话,我会以他们的形式来做。这是我作为一个中国诗人,从拉美、从哥伦比亚麦德林诗歌节学到的东西。”

  在诗歌节中,周瑟瑟以《诗的怀抱》为主题发表演讲,朗诵了《林中鸟》、《妈妈》、《动物园》等代表诗作,同时也为拉美献上了他在来麦德林当天创作的诗歌《用你的双手抱住胸口》:“用你的双手抱住胸口/石头从科迪勒拉山脉滚落/波哥大的雨下到了麦德林/阳光照亮山坡/与我同机抵达的巴西诗人/她明天会演唱一首欢快的歌/用你的双手抱住胸口/运送鲜花的卡车盘山而上/破碎的心一路颤抖/今晚我睡在波尔塞河畔/阿布拉山谷发出隆隆的回声/用你的双手抱住胸口/穷人的教堂建在山下/罪恶的灵魂需要拯救/我看不到你痛苦的脸/你的头颅飞越了高山/用你的双手抱住胸口/沾满泥土的胸口/挺起的胸口/一个陌生兄弟的胸口”

  周瑟瑟告诉记者,对这首诗表达感动的并不只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作家,更多的是麦德林地区的普通民众。这是由于麦德林诗歌节独特的组织形式:组织诗人进入到麦德林地区的每个角落,让诗歌在每一个村镇上空回响。不同于诗歌创作群体的内部交流,这个诗歌节真正成为了大众的节日。这一点让周瑟瑟印象非常深刻:“麦德林国际诗歌节有46个国家130多位诗人受邀参加。那么多诗人,分成四个人、四个人的小组,由一、两个志愿者带领,带上一个横幅和大家的诗集坐上一个小小的中巴车,就这么简单。(我坐的这辆车)就开到一个叫做杜杜坎村的小村落,开到了镇(村)公所前面的广场上。因为是高原,从外面看没有什么人,一进去之后人山人海,整个广场全都是人。当地民间戏剧正在表演,我们诗人们就一个个上去朗诵。那么多人,老人、小孩都在下面听,听完了就上去拥抱你、亲吻你,甚至眼睛里闪着泪水。整个过程中我就感觉到:一个是拉美人的热情和精神需求,尤其是在那么多冲突之后;另外一个就是对中国诗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诗歌大众化层面,周瑟瑟也和其他中国诗人一道进行过种种尝试,也曾深入家乡湖南农村举办诗歌朗诵活动。他在亲身参与拉美的诗歌活动后,仍然觉得中国诗歌活动的组织者在观念上与拉美诗歌界有所差别:“我们原来也做过类似的、小的(诗歌活动),比如我在湖南岳阳的一个小山村麻布村(组织过类似的活动)。麻布村四周是群山,田野中间一块是个广场。晚上打上灯光,老人小孩围拢过来,效果也很不错。但是我总觉得我们的认识没有到他们(拉美诗歌节)那个地步。”

  这种观念上的差别,体现在中国新诗的社会形象使诗歌活动受到一定限度的拘束和限制。在拉丁美洲,诗歌和诗歌活动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让诗人的吟唱无处不在,也能够更加广泛地深入大众之中。而这一点,正是值得中国诗歌界学习的:“(麦德林诗歌节)开幕式选在一个叫做心愿公园的地方,公园连接着的就是一个商场。商场的人都可以到这里来听诗。他们推着购物车过来,这边就朗诵诗歌。中国诗歌活动能想象去一个商场朗诵么?(我们)觉得‘商场’和‘诗歌’是没有关系的,我们最多到一个学校去,到剧场还有可能。你会有那么多社区居民、老人、小孩甚至文盲来听么?不可能,但是他们(拉美人)就可能。但是其实中国人和他们有很大的差别么?没有。李成恩有一个观点特别好,‘诗歌是人类精神共同的语言’。”

  周瑟瑟对于这种“共同语言”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非常乐观。在他看来,既然已经亲身体验到了拉丁美洲诗歌大众化发展的独特魅力,自他开始的中国诗歌界,也应当重新把百年中国新诗重新带回民众之中,“有水井之处,皆有诗句回响”:“从精神上,我们(中国)没有完全认识到他们(拉美)这种诗歌的大众化,诗歌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精神的净化的作用。我觉得我们如果以他们这种形式来做的话,同样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国际在线链接:

http://news.cri.cn/20170816/c0f59401-bd30-cab9-80c2-803aaf7e12d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