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注音、标点、注解及今译(下)
(2011-09-28 15:35:52)
标签:
杂谈 |
玄孫:紘,通義尉,沒於蠻1。泉明,孝義有吏道,父開土門佐其郑碇菟抉R。威明,邛州司馬。季明、子幹、沛、詡、頗、泉明男誕2,及君外曾孫沈盈、盧逖,並為逆偎Γ忝少浳迤肪┕佟F,好属文3。翹、華、正、𩓥(岳頁 ),並早夭。熲,好五言,校書郎。頲,仁孝方正,明經,大理司直,充張萬頃嶺南營田判官4。顗,鳳翔參軍。頍,通悟,頗善隸書,太子洗馬、鄭王府司馬,並不幸短命。通明,好屬文,項城尉。翽,溫江丞。覿,綿州參軍。靚,鹽亭尉。顥,仁和有政理,蓬州長史5。慈明,仁順幹蠱,都水使者6。穎,介直,河南府法曹。頔,奉禮郎。頎,江陵參軍。頡,當陽主簿。頌,河中參軍。頂,衛尉主簿。(員頁 ),左千牛。頥、頮,並京兆參軍。頩、須、䪻(弁頁 ),並童稚未仕7。
自黃門、御正至君父叔兄弟臮子侄揚庭、益期、昭甫、強學十三人,四世為學士、侍讀,事見柳芳《續卓絕》、殷寅著《姓略》8。小監、少保9,以德行、詞翰為天下所推。春卿、杲卿、曜卿、允南而下,臮君之羣從10 光庭、千里、康成、希莊、日損、隱朝、匡朝、升庠、恭敏、鄰幾、元淑、溫之、舒、說、順、勝、怡、渾、允濟、挺、式宣、韶等,多以名德著述,學業文翰,交映儒林,故當代謂之學家。非夫君之積德累仁,貽钟性11,則何以流光末裔,錫羨盛時12?小子真卿,聿修是忝13。嬰孩集蓼,不及過庭之訓14;晚暮論撰,莫追長老之口15。故君之德美,多恨闕遺16。
銘曰:(銘闕)17
[注解]
1、通义,唐时县名,治今四川眉山东坡镇。没于蛮,即死于荒蛮之地。唐时的剑南道为西南边陲,多族杂居,故曰蛮。
2、季明,杲卿之子,常山陷落后,为叛军所害。叛乱平息后,颜真卿派人寻得季明首骨,悲愤交集,作文祭悼,此即《祭侄文稿》。泉明男誕,即颜泉明的儿子颜诞。
3、濬,音jùn,同“浚”。
4、𩓥,音yuè。熲,音jiǒng,同“炯”。颋,音tǐng。明经,即举明经科,参见上文注释。大理司直,唐官职,待查。剑南,指剑南道,唐贞观元年,废州郡制,益州改剑南道。营田,即屯田,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
5、顗,音yǐ。凤翔,唐之风翔府,今陕西凤翔县。頍,音kuǐ。項城,县名,在今河南。翽,音huì。温江,唐县名,今为成都温江区。覿,音dí。靚,音jìng。该字的liàng音仅系方言音。顥,音hào。
6、幹蠱,语出《易·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 王弼注:“以柔巽之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 后称儿子能担任父亲所不能担任的事业为“干蛊”,亦指干练有才能。都水使者,主理河渠水运事务的官职。
7、頔,音dí。奉禮郎,原作治礼郎,因避唐高宗讳而改,系掌管朝会、祭祀大礼的官员。頎,音qí。頡,音jié。䫟,音hùn。頥,音yí,同“颐”。頮,音huì。頩,音pīng。䪻,音biàn。老颜家人丁兴旺,带页字旁的汉字几乎被用光了!
8、柳芳,唐著名史官,唐肃宗时掌管官修国史,编订国史130 卷,并有编年体《唐历》
40 卷,为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编撰提供了宝贵史料。《颜勤礼碑》中“事具唐史”大约就指柳芳及其前任韦述所撰“国史”。
9、此处指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因颜惟贞身后被追封秘书少监(《颜勤礼碑》遗漏此职,颜氏族谱资料及《颜氏家庙碑》有记载。)、国子祭酒、太子少保,此处简称“小监、少保”。《颜氏家庙碑》铭曰:“小秘監,盛名鴻。”
10、群从,堂兄弟及诸子侄。
11、《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以“诒谋”、“贻谋”指父祖对子孙的训诲。按,古经传中,诒、贻二字互通。电影名导张艺谋本名为张诒谋,因常被人误读为台谋而改今名。
12、末裔,即后辈子孙。锡,音cì,同“赐”。羡,富足。锡羨,即先人神明赐福之意。
13、颜元孙字聿修,不过此处非指颜元孙,而另有义。聿,本义为毛笔,又用作句首助词,无义,如《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修,即修撰本神道碑文。忝,本义为愧,用作谦辞,如“忝为人师”、“忝列门墙”。是,助词,无义,把宾语提前,用作强调,多见于“惟命是从(从命)”、“马首是瞻(瞻马首)”、 “唯利是图(图利)”等句式。聿修是忝,原本句式是“忝修”,意即有幸愧而为曾祖修撰神道碑文。
14、蓼,音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亦称水蓼,茎叶味辛辣,可入药。集蓼,谓遭遇苦难,语出《诗·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颜真卿幼而失祜,由舅、叔抚养成人,故曰“嬰孩集蓼”。過庭之訓,指父亲的教导,语出《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此句的意思是,真卿在孩童时遭遇丧父之难,来不及接受父亲的教导,未曾从父亲那里获知曾祖的事迹。《全唐文》作“集慕”,讹。
15、长老,即年老的长辈。此句意思是,真卿到了晚年,才为曾祖树碑立传,而此时长辈都已故去,再也不能从长辈口中听到曾祖的事迹了。
16、闕,同“缺”。闕遺,即散失未流传。此句意思是,虽然曾祖有显赫的美德,但遗憾的是很多都散佚了,没有流传下来。
17、根据北宋末赵明诚《金石录》:“右《唐颜勤礼碑》,鲁公撰并书。元祐(按:公元1086~1094)间有守长安者,后圃建亭榭,多辇取境内古石刻以为基址,此原先几毁而存,然已摩去其铭文,可惜也!”可知此碑就是在元祐间被摩去了铭文及立碑年月,并被埋入了地下,直至1922 年在西安出土。由此可以推断,清朝董诰编篡《全唐文》收录《颜勤礼碑》时,其文本乃依据北宋元祐年间铭文被损以后的拓本,且有衍文讹字。可惜元祐年间之前的拓本,早已荡然无存了。
[今译]
勤礼君的玄孙:颜紘,通义县尉,死于荒蛮之地。泉明,孝顺,仁义,有做官为政之道,他父亲杲卿攻克土门关,便是泉明辅助谋划,后任彭州司马。威明,邛州司马。季明、子干、沛、诩、颇、泉明的儿子诞,以及勤礼君的外曾孙沈盈、卢逖,都被逆贼杀害,均被追封为五品京官。濬,喜欢写文章。翘、华、正、𩓥(岳頁),均早年夭亡。熲,喜作好五言诗,任校書郎。頲,仁厚,孝道,方正,举明經科,任大理司直,后任岭南道张万顷营田判官。顗,任凤翔参军。頍,通达了悟,很擅长楷书,任太子洗马、郑王府司马,不幸短命早亡。通明,喜好写文章,任项城县尉。翽,溫江县丞。覿,绵州参军。靚,盐亭县尉。顥,仁厚平和,有为政之道,任彭州长史。慈明,仁厚和順,干练有才能,任都水使者。穎,耿介率直,任河南府法曹。頔,任奉礼郎。颀,任江陵参军。颉,当阳主簿。颂,河中参军。顶,卫尉主簿。䫟(员页),任左千牛。頥、颒,均为京兆参军。頩、须、䪻(弁页),均为孩童,尚未出仕做官。自从黄门侍郎之推、御正中大夫殷英童,直到勤礼君的父亲、叔父、兄弟,以及众子侄扬庭、益期、昭甫、强学共十三人,四代任学士、侍读,这些事迹参见柳芳的《續卓絕》、殷寅所著《姓略》。秘书少监、太子少保惟貞,以其道德品行、文辞翰墨而为天下人所推重。春卿、杲卿、曜卿、允南以下,以及勤礼君的兄弟子侄孙辈光庭、千里、康成、希莊、日損、隱朝、匡朝、升庠、恭敏、鄰幾、元淑、溫之、舒、說、順、勝、怡、渾、允濟、挺、式宣、韶等,大多凭名声道德著作,学业文章,在儒林中交相辉映,所以同代人都称他们为学家。若非勤礼君道德仁爱累积,训诲丰裕,怎么会光照后辈,赐福于盛世呢?晚辈真卿,现有幸为曾祖立传。可惜我孩童时遭受丧父之难,无缘接受父亲教导勤礼君的事迹;而今我于暮年为曾祖立传,长辈均已故去,再也无缘为我讲述勤礼君的事迹。所以,勤礼君虽有显赫美德,但遗憾的是很多都散佚,没有流传下来。
銘曰:(銘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