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谁与争锋
谁与争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2,351
  • 关注人气:2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百崎回族郭氏家庙和陈埭丁氏宗祠

(2007-08-27 00:41:04)
标签:

福建

百崎回族

郭氏家庙

陈埭

丁氏宗祠

分类: 一面镜子
 

百崎回族郭氏家庙

  世称“宣慰府”(现正厅前上方尚悬挂着一块题有“宣慰府”的匾额,此乃缘于其入泉始祖郭德广主政宣慰使司而得名,故族人也称郭德广为“宣慰公”),位于在泉州湾北岸、与后渚港隔海相望的惠安县百崎回族乡白奇村。1992年被惠安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郭氏家庙创建于明·宣德七年(壬子,1432年)。时百崎二世郭仕初诸昆仲购地于本村李氏而经始,殚精竭虑,筚路蓝缕,爰得大功告成,初建时为三间张式大厝。自此云蒸霞蔚,地灵人杰,素有“东北凤麟钟甲弟;西南龙马壮江山”之雅称。赖族人悉心照护,刻意维修,历经五百春秋,祠宇风范不减当年。清·乾隆年间重修时,再向两侧拓展成为五间张;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再度修葺。迨及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遭回禄之灾,宗祠毁于一旦。先后于宣统年间、民国初年及1992年三度重建,得以恢复原貌。现存的厅前木柱础石,中间两礅雕有简洁明快的方框图案乃明代风格,而两侧阳雕动物图案的则为清代风格。

  郭氏家庙依山面海,构筑典丽、崇宏壮观,凸显明代建筑风格。全座长37.6米,宽17.6米,屋脊高达9米,为皇宫式木石结构。距围墙六十余步之西南隅,迄今尚存“午门”遗迹,门前两侧竖立雕有云月图案之花岗岩石礅。

  宗祠砖埕围墙之西侧水沟涵口处置有一盘形“分水石”,寓意宗支派衍,脉旺流长,且寄望远支族裔溯本追源,万水朝宗。

  去祠宇一里之遥,码头石崖上曩有石塔一座,据传旨在为宗祠锁龙而造,毁于70年代堵港围堤。

  百崎回族的先人,乃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定居于杭州富阳的郭家村。经数代繁衍,至混血后裔的伊本·库斯·德广贡,因罹于元朝“反色目”的排外风波,遂附胄于汾阳郭氏望族,改名郭德广,以求生存的空间及仕途上的发展。至今宗祠中尚题有一副楹联:“祖汾阳派富阳族螺阳三阳开泰,原晋水分法水聚奇水万水朝宗”为证。郭德广于“元季宣差微禄,奉命督糈来泉供应,于是时干戈扰攘,弗克还朝,即纳室于泉,卜居行春门外,后改迁法石,依例占籍”(《百崎郭氏族谱序》)。明·洪武九年(1376年)郭德广的次孙郭仲远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来惠,“择于惠邑海滨百崎山下筑室居焉”(《百崎郭氏族谱序》)。从此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宗祠围墙大门镌勒“支分法石源流远,地卜奇山甲第兴”的阴雕楹联,则点明了百崎回族的渊源。

  百崎回族自郭仲远肇基本地以来,600多年已传二十三世,现有13000多人,遍布于白奇、里春、田吟、斗门头、后塘、后海、加坑、山兜、埭上、大山、岙厝、下埭、克圃等十三自然村,素称“九乡郭”,1989年省批准组建回族乡。百崎回族继承并发扬了阿拉伯先人的航海、经商的潜能,除农业外,海上贸易、运输和渔业是百崎回族的传统产业,清代是其全盛时期,航线通往国内外,人们纷纷出海经商,至今尚有2万多百崎回族裔胄,遍布于东南亚、台湾、香港及闽、浙各地沿海。

 

陈埭丁氏宗祠
  坐落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之东南。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氏回族

  岸兜是丁氏迁居陈埭的肇基之地。目前丁氏回族集中分布于晋江陈埭镇的江头、岸兜、溪边、四境、花厅口、坪头、西坂7个行政村,有回族17000人。

  据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份,他们是由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从宋、元时代由苏州、杭州来到泉州市,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陈埭回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数百年来,陈埭丁氏回族与汉族人民一起生活在陈埭这片土地上,共建家园。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陈埭回族和汉族人民在文化上互相渗透。丁氏回族祠堂就是回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祠堂规格宏大,呈“回”字形,既有当地汉族祠堂的特色,又有回族文化的特征泉州“海交馆”宗教石刻陈列馆中,有一块高大的墓碑。上面一行波斯文是“著名的库斯·德广贡之子”,中文写刻着“郭氏世祖坟茔”。

据查考,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于元代远涉重洋到泉州经商,他最终定居下来并取了中国姓氏……郭。即郭氏先祖郭广德(波斯语译汉姓“郭”音为“贡”,且顺序是名在前,姓在后,故郭广德译后为“德广贡”)。

泉州东南海滨,有一个叫“浔埔”的渔村。在这里人们用巨大的海蛎壳磊砌起了一大片已经历百年风雨的老屋。 “浔埔女”不论年长年少,总喜欢在发髻上插满清香四溢的时令鲜花。这里的老妇人也总习惯在头上包扎着阿拉伯式的“番巾”。鲜花和头巾数百年来成了这里永不落伍的时尚,民俗专家们也从这里看到了明显的西亚民族遗风

 

---------------------------------------------------------    我的家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