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

(2007-09-18 07:04:36)
标签:

产经/公司

中国企业家

商务通

张征宇

李湘

濮存昕

李书福

叶龙

仰融

分类: 财经天下

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

(之二)

 

题记:一本书,一本杂志,能过让你一看就是十年,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现代资讯已经超前发到,许多信息,许多文章我们已经是通过网络就可以快速获取并浏览。电脑已经成为我工作、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份,网络成为我的重要伙伴,但是,我仍然喜欢纸质阅读,一本书,一本杂志,在旅行中,在睡觉前。写字已经除了签名或简单的批示是用硬笔了,钢笔已经成为纯粹的装饰。阅读的话,纸质的文字我认为还要与电子的文字并行N年。

 

2000年:八问商务通

“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是当年最知名的广告词,许多人因为这句话记住了谁是美女李湘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谁是绅士濮存昕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企业界是多了一个精英―――张征宇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一个善于制造神话的北航博士,一个在IT行业持续征战而永不知疲的斗士。商务通的推出是缘于张最熟悉的电子辞典产品,张曾经是这类产品中国最早的经销商,也是在那时候,我和张的搭档肖朝君、范坤芳结下深厚友谊,肖朝君、范坤芳曾是恒基伟业(商务通)仅次于张征宇之下执掌南北方的封疆大臣。1999年成为商务通登顶的一年,那一年商务通成就了一大批千万富豪的经销商。

 

也就是那一年之后,肖朝君、范坤芳、孙陶然纷纷离开恒基伟业,离开了张征宇。范重新捡拾原最擅长的电子办公礼品,之后以平治东方的名义推广他的智能商务电话。肖朝君与孙陶然自立门户(乾坤时尚),推出牛津宝典,销售平平。倒是在老肖出任太合传媒商务运营中心总经理之后在“奥运舵手”选拔活动中大出风头。

 

不干寂寞的张征宇依然坚持他的创新,近两年推出了他的杀手产品商务通“隐形手机”,还是聘请濮存昕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作为形象代言,只是营销渠道改为了橡果国际。据说,这个私密性很强的产品在一些官员、一些商务人士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只是,张的这款产品再也没能达到商务通的高峰!

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

(2000年)

2001年:生死李书福叶龙走了

杰出过温州商人,你就能够多少了解李书福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敢想敢干!商业感觉特好!但是,管理粗放。你从李书福的言行,从李书福的吉利汽车就能够很明显地体会出来。如果初闯江湖,我们应该学习李书福,一种执著,一种闯劲,特别是有助于冲出象牙之塔。尽管,李书福也想着绅士一把,聘请了洋博士,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可最终李书福的老板文化成为企业文化推进的障碍,职业经理人在李书福之类的温州企业沦为“花瓶”。

 

叶龙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是缘于他一手打造的福建实达。一个发家于福建的计算机企业,一个当年也曾跻身中国计算机行业前五名的地方计算机公司。叶龙的故事,在那些年是常见报道的。留意实达,一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情节,一是因为大学同学王继华供职于实达。多年之后,同学离开了实达,实达也苟延残喘了。

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

 (2001年)

2002年:颠覆仰融

仰融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在公众视线消失了。仰融的汽车与财富故事,人们也渐渐地淡忘。倒是,现在大街上跑的越来越多的中华牌“宝马”有些时会让我们想起那位曾经的仰融。仰融与他一手缔造的华晨汽车成为一个堪称中国汽车的里程碑。仰融与华晨的恩怨,在我看来是一个时代“权术”引发的闹剧,牺牲者只有一个,就是悲情仰融。

仰融是我认为值得敬重的学者、金融家、企业家。一个思考的企业家。一个因为时代而被迫提前谢幕的汽车财富故事,而很难有再次续演的机会。遗憾!尽管有预测,无奈的仰融一直在策划,在寻找机会复出,但是,中国的政治,中国政策,中国的竞争环境,已经不会给智者仰融机会了。用望洋兴叹来形容远在大洋彼岸的仰融此时的心情,是恰如其分的。也许,仰融早已习惯了北美的沙滩与阳光。

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二)

(2002年)

 1.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