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黎香榭丽舍凯旋门卢浮宫协和广场旅游 |
分类: 浪漫法国 |
——追寻历史的香榭丽舍大街
小漂回来
凯旋门始建于1806年,出自拿破仑的想法,但是直到拿破仑死后19年此门才完工,时间已是1840年。滑稽的是,拿破仑在世没有看见他的铁军从此门凯旋而归,倒是他的遗体后来从此门运回巴黎。

其实巴黎的高层建筑很少,特别是在其中心城区。原来数百年来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循“最大高度限制法”,而且道路的宽度与建筑高度也遵循1:2的比例关系,城市的和谐由此产生。
除了香榭丽舍大街边有两排著名的规整的法桐行道树外,在其人行道边还有乔木绿地。人们可以徜徉其间。
凯旋门是香榭丽舍轴线上最重要的节点,向西则是欧洲最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拉得方斯新区,该区于1958年建设开发,由水泥钢架玻璃形成的几何形体的框架结构显示出现代的气息。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这里具有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RER高速地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在此交汇。(我们常常是毁掉老的建新的)
从凯旋门向东,则走进了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远处协和广场的方尖塔与卢浮宫已是遥遥可及。从东到西,法国的历史从古代(卢浮宫)演进到现代(拉得方斯),凯旋门正是连接古今的重要支点。一个门,也意味着无论走进现代还是历史,就从此开始吧。道路两边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法桐绿带把这些历史建筑联结成了一个整体,并注入一片生机。
我从凯旋门开始走向历史深处。从第一个十字路口回头看,凯旋门威严的守卫着历史的出口,似乎害怕被轰隆的现代车轮辗碎了法国那历史的记忆。
向前看,在庄严肃穆的法桐行道树簇拥之中,协和广场的方尖塔与深处的卢浮宫已近在眼前了。
从十字路口右转,一头撞见分居路两边著名的大小皇宫。这组建筑建于1900年万国博览会。这里还常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上面巨幅的广告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当视线从大小皇宫越过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对岸的荣军院似乎伸手可及。荣军院是路易十四为法国的士兵建的医院,目前已是军事博物馆,拿破仑的地下墓室也在此建筑之内。桥边拔地而起的建筑顶端的金色飞马与远处荣军院的金色圆屋顶,体现了法国19世纪华丽的建筑风格。
从亚历山大三世桥回望大小皇宫。
路边锲地。修剪整齐的欧洲七叶树与绿色草坪衬托着内元帅(1769-1814)骑马扬刀奔驰的雕像。内元帅虽是拿破仑的著名战将,但是拿破仑退位后,他投奔了路易十八;拿破仑举行百日政变时,他又叛变回归了拿破仑;滑铁卢一役,拿破仑战败,内元帅被路易十八处决。1850年在法国民众的要求下,政府竖起了这座雕像。这也体现了法国人民博大的包容精神。
沿着香榭丽舍大街继续前行,方尖塔已经赫然耸立于眼前。据说,方尖塔是从古埃及运过来的,不知在那没有机械的古代,这么个大家伙是怎么运过来的。从埃及来的方尖塔在宗教上具有特殊的意义,罗马的圣彼得广场中心也耸立着这么一个大家伙。
从方尖塔回望凯旋门,视线还是那么通透,方尖塔、凯旋门、远处朦朦胧胧的拉得方斯形成了这条轴线上的重要支点。周边飞腾的奔马雕塑似乎也在守卫着这个巴黎最大的协和广场(但与我们阔大的天安门广场相比,则只能算是迷你型了)!
协和广场周边的人物雕像。
协和广场的喷泉与方尖塔及远处的古建筑形成了横轴。据说炎热的夏天游人喜欢在这里戏水。
在协和广场正好遇见法国某电视台拍广告,如此广告美女,不拍就等于漠视!不知道旅居海外的同胞们是否看见此美女的广告?看看远处的凯旋门与拉得方斯还是清晰可见。
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双层观光巴士,正在驶向凯旋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