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小世界 |
分类: 短小说 |
对了,还有牛奶。
想到这,我突然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夕阳的余辉正从西边的天幕上、从那高耸入云的楼顶、从天空旋噪的鸽子的羽毛、以及老人那失神的目光之上,慢慢隐退。我想,在黑暗露出魔鬼的诡笑之前,在卖牛奶的汉子离开小区之前,我得为孩子打半公斤牛奶。
他是一个身高一米八五左右的维吾尔汉子,浓密的头发,黧黑的脸膛,冷峻的表情,坚硬的髭须,那相貌让我想起了斯大林。他的面前是三只白色的约有半米高的塑料桶,一个三十公分高的小红塑料桶,里面放着两把白色的提子,一只是一公斤的,一只是半公斤的,还有一个红色的漏子。汉子的身后是一堵褚色的砖墙,像一个油画的背景框。每天下午五六点的时候,他会按时运来牛奶,在小区门前待售。他打牛奶的动作熟练极了,一次可以准备三四个人的塑料袋。每次,他拿出一个小塑料袋,轻轻一拈,再一吹,就开了,接着再吹开一个套在里面,用右手小拇指勾住一边,左手拿起漏子,塞进塑料袋,又用大拇指勾住塑料袋的另一角,快速地打一提牛奶倒进去,一滴也不外溢。他准备了好多的零钱,我很少见他找不开钱的时候。有时,他会同时收几个人的钱,按照先来后到一个个打牛奶,很少乱了顺序。三大桶牛奶,常常两三个小时就卖光了。相反,在小区内,也有两家商店在卖牛奶,每家只一小桶,都很少卖完,那仿佛专门是为下班晚归者或早晨晚起者准备的。一家是多一个塑料袋子也不会套,另一家每次打奶子时都要将桶里的牛奶搅一下,显然是加了水的,质量上很难与门口的牛奶相比较。
看看天色,我感到双脚不由自主地在加速向前,几乎要奔跑了起来。车流如织的街道上各色杂陈,异常喧嚣。行色匆匆的路人,像雨前的奔跑的蚂蚁,挤满了人行道上,或侧肩而过,或点头致意,在交替亮起的红绿灯下,在此起彼伏的汽笛声中,在烤肉与打馕的烟火与香味中,在街边店铺的流行乐中,世俗的忙碌让人疲惫不堪,像陷在淤泥之中而不能自拔,进而忘却生而为人诸种精神朝向。
等我走到小区的门口时,卖牛奶的汉子正他靠在墙上,抱着双臂,一条腿弯曲着搭在着另一条小腿上,一动不动,像一具雕塑。夕阳下,他那棱角分明的脸上有一抹温暖的金黄,一双眼睛,略显忧郁的目光,正望着高楼之上那黑夜即将到来的天空,表情似若有所思。
“打一公斤!”我轻声地喊了一句。
他迅速地回到了现实。显然,桶里已剩不多了,这让我感到幸运。
看着他那熟练的动作,我突然忆起,第一次在他这儿打牛奶时,他用那半公斤的提子打了一提,接着又伸进桶中,给我添了小半提。那动作几乎只象征性的,可是,这足以让我忘却我们是不同的民族,操着不同的语言,忘却了我们之间进行的只是一次生意上小小的交易,进而让我坚信普通人之间这种足以温暖整个世界的信任与慰藉。
是呵,这也是我们的需要,除了水、阳光、空气、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