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比年轻人更喜欢听好消息
一条有关谋杀的报道往往比一条有关婚礼的报道更吸引眼球,人们往往对坏消息比对好消息更关注,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负面偏好”。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随着人的年龄变大,“负面偏好”将减弱,人脑对负面信息的反应将渐渐变得迟钝,而对正面的信息更感兴趣。
心理学家让51位年龄从18岁到81岁的参与者观看各种图片,包括小动物、车祸场面、举杯祝贺者等等,每次看1秒钟,随后让他们按键把图片分为正面、负面、中性三类,过程中对他们进行脑电图扫描。数据显示,年龄越大者其负面偏好越低,对负面信息图片的反应越弱。
近年来已经有一系列研究指出,以前流行的所谓“老人往往乖戾消极”的成见,其实是虚构的。研究揭示,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对正面信息更敏感,也就是说,老人可能比年轻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正面更积极。
找到一个决定身高的基因
虽然人的身高90%以上的差异,被认为与基因有关,但确认与身高有关的基因却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可能有数百个基因都与身高有关,而其中某一个基因的单独作用往往微小而难以察觉。
一个国际合作的研究小组最近终于取得突破,他们通过对3.4万余人的基因调查,找到了一个对身高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基因。研究者首先对近5000名志愿者的全部基因组进行全盘梳理,搜寻与身高差异相应的基因多态性,终于发现一个称为HMGA2的基因扮演重要角色。HMGA2基因分为高型和矮型两种,两者仅有一个字母之差,那些基因组中含有两份高型HMGA2的人身高要比含有两份矮型HMGA2的人平均高1厘米,而那些只有一份HMGA2的人身高往往在二者之间。随后,对约29000人的检测证实了HMGA2的确影响身高。
科学家现在还不清楚HMGA2具体如何影响身高。这一基因与染色质的拆开过程有关,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需要拆开以进行DNA复制,研究者推测,HMGA2可能影响染色质的拆开速度,从而影响细胞分裂过程乃至整个身体的生长。
干细胞修复心脏术数年内将实现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第一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5年便有1750万人因此丧命。因为心脏组织不会再生,所以即使轻微的心脏损伤也无法自行修复,随着年龄增大,人的心脏便无可挽回地“折旧”老化。每年还有近1%的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畸形,最需要进行心脏组织修补,但以前无论使用人造瓣膜或来自动物、捐献者的心脏材料,这种手术都很痛苦,也存在各种风险。
现在我们看到了新的曙光。英国心脏病学专家表示,用病人自己的干细胞培养的活组织来修补畸形或受伤的心脏,这种手术在3~5年之内可望成为常规手术。整个过程包括从骨髓中获取干细胞、培养组织、通过外科手术植入心脏等,可能仅需6周时间。因为使用的是病人自己的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心脏组织,所以不存在排斥反应问题。目前该手术在羊身上已进行广泛试验。
污染使北极熊阴茎发育不良
据丹麦奥尔胡斯(Aarhus)大学科学家的研究,生活在东格陵兰岛的北极熊阴茎骨正在缩小。该地区北极熊的发育状况不如生活在斯挪威瓦尔巴特群岛及加拿大北极群岛的同类,这可能与东格陵兰的环境污染有关,该地区的污染物如PCBs和DDT的水平普遍较高。
2004年加拿大Manitoba大学的研究人员便发现,生活在接近极地的更清洁的雪地环境中的食肉动物,往往阴茎骨更长。
丹麦科学家认为,人类的污染,加上因气候变暖导致的食物缺乏,可能给东格陵兰的北极熊带来灾难性后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