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优秀历史建筑(4)·徐家汇天主堂

标签:
教堂徐家汇天主堂上海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
分类: 走遍上海 |
近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徐汇天主教堂耗时四年半时间修缮竣工,已于2017年12月16日重新开堂,并向市民开放参观。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修旧如旧的工艺重塑了大教堂哥特式的历史风貌,再现了这座保护建筑的壮美。今天我们就聊聊它的故事。
http://s14/mw690/0017qv0Nzy7i77EO8K91d&690
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座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该堂区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座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该堂区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
http://s12/mw690/0017qv0Nzy7i77NWrLdfb&690
教堂主会堂建筑为砖木结构,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57米,塔尖高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
教堂主会堂建筑为砖木结构,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57米,塔尖高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
http://s6/mw690/0017qv0Nzy7i78acRyB35&690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位于蒲西路158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宣统二年(1910)告成,1980年重修。当年因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它是上海天主教发源地,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Ignace Catholic Church),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位于蒲西路158号,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宣统二年(1910)告成,1980年重修。当年因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它是上海天主教发源地,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Ignace Catholic Church),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
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详。
走进徐家汇天主教堂,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彩绘玻璃和玫瑰花窗。会堂山墙与南北两翼墙上有圆形玫瑰花窗。山墙主窗为辐射式玫瑰花窗,中花四叶,周围12朵五叶玫瑰花。南北翼耳堂侧墙上为轮式玫瑰窗,中花八叶。
堂内则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支撑起呈下宽上窄结构的整个内部空间,此次在修缮中也保护了石柱原来的面貌,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板上的花砖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此次在修缮中保留,并且恢复室内方砖地坪,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
http://s7/mw690/0017qv0Nzy7i78Lokaqc6&690
教堂高79米,宽28米,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教堂内部现能够容纳3000人,座椅可以容纳1000余人。
http://s9/mw690/0017qv0Nzy7i79ymuikf8&690
教堂有祭台19座,正祭台处宽44米,是民国八年(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横轴由南北耳堂组成,十字交叉点上方曾有一座钟楼,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
教堂有祭台19座,正祭台处宽44米,是民国八年(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祭台正中安置有圣依纳爵及八位圣人雕像,雕刻精美,色彩鲜明。横轴由南北耳堂组成,十字交叉点上方曾有一座钟楼,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
http://s7/mw690/0017qv0Nzy7i79yuGSqa6&690
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
http://s5/mw690/0017qv0Nzy7i7axFbFi74&690
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花窗,其上镶嵌彩色玻璃,建筑造型挺拔庄严。这些玻璃图画题材多以宗教性的故事为主,也夹杂少量现实生活的题材,每扇玻璃都有不同的故事。此次修缮工程中最大的功夫就是恢复了教堂的彩色玻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玻璃并不是通过进口,而是由上海制作的。
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主体墙上有巨大圆形花窗,其上镶嵌彩色玻璃,建筑造型挺拔庄严。这些玻璃图画题材多以宗教性的故事为主,也夹杂少量现实生活的题材,每扇玻璃都有不同的故事。此次修缮工程中最大的功夫就是恢复了教堂的彩色玻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玻璃并不是通过进口,而是由上海制作的。
窗户上镶嵌彩色铅玻璃,光影美轮美奂。在中间的横廊的窗上有据说是修女自制的贴上去的窗花,很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代表着圣心和圣母心的故事。
历史建筑的价值不因城市的膨胀而消亡,这里现在依旧是上海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曾成为很多电影的拍摄场地,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1987年的作品《太阳帝国》就曾在此取景。
http://s10/mw690/0017qv0Nzy7idcWwpMB89&690
http://s13/mw690/0017qv0Nzy7idcWZh3C9c&690
http://s8/mw690/0017qv0Nzy7idcXeBHV37&690
http://s12/mw690/0017qv0Nzy7i7aNYE1Jbb&690
http://s14/mw690/0017qv0Nzy7idcXhEXHfd&690
http://s15/mw690/0017qv0Nzy7idcXNx7M4e&690
http://s13/mw690/0017qv0Nzy7idcXK6K03c&690
http://s4/mw690/0017qv0Nzy7idcYhTzB73&690
天主堂的历史变迁
http://s13/mw690/0017qv0Nzy7idcWZh3C9c&690
http://s8/mw690/0017qv0Nzy7idcXeBHV37&690
http://s12/mw690/0017qv0Nzy7i7aNYE1Jbb&690
http://s14/mw690/0017qv0Nzy7idcXhEXHfd&690
http://s15/mw690/0017qv0Nzy7idcXNx7M4e&690
http://s13/mw690/0017qv0Nzy7idcXK6K03c&690
http://s4/mw690/0017qv0Nzy7idcYhTzB73&690
天主堂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