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单胞分离琼脂培养基的实验原理和使用方法及主要应用!

(2025-09-03 15:39:59)
标签:

知识

技术

方法

分类: 培养基

假单胞分离琼脂培养基的实验原理和使用方法及主要应用!

 


假单胞分离琼脂Pseudomonas Isolation Agar, PIA)是一种选择性培养基,专门设计用于从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样本(如临床样本、环境样本、食品等)中分离和初步鉴定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尤其是临床上重要的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

 

一、原理

 

PIA 的选择性和鉴别性主要基于以下关键成分: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作用:这是培养基的核心选择性成分。CTAB 是一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消毒剂。

 

机制:CTAB 能有效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和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它对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

 

选择性:假单胞菌属,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对 CTAB 具有天然耐受性(主要是由于其外膜结构和主动外排泵机制),能够在含有 CTAB 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其他许多细菌则被抑制或杀死。

 

明胶:

 

作用:提供氮源和碳源,同时也是鉴别性成分。

 

机制:某些假单胞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能产生明胶酶(一种蛋白酶)。

 

鉴别性:在培养后,将平板(或取出部分菌落)浸入酸性汞试剂中。如果细菌水解了明胶,培养基中原本不溶性的明胶被分解,导致培养基在试剂作用下出现清晰的透明晕圈(水解区)围绕在菌落周围。未水解明胶的区域则呈现浑浊或不透明。这是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阳性)。

 

甘油:

 

作用:主要作为可发酵的碳源。

 

机制:假单胞菌属通常不能发酵糖类产酸,但它们可以利用甘油进行氧化代谢。虽然PIA不直接用于观察酸产生(不像一些含指示剂的培养基),但甘油提供能量支持其生长。

 

氯化钾:

 

作用:提供钾离子,可能有助于增强CTAB的抑制效果或优化渗透压。

 

硫酸镁:

 

作用:提供镁离子,是许多酶促反应必需的辅助因子,促进假单胞菌生长和色素的产生。

 

琼脂:固化剂。

 

总结原理:CTAB 抑制了绝大多数非假单胞菌的细菌,允许耐受的假单胞菌生长。明胶水解试验(需要额外试剂处理)可用于初步区分能产生明胶酶的假单胞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可能耐受CTAB但明胶酶阴性的细菌。此外,铜绿假单胞菌在PIA上通常会产生特征性的色素(蓝绿色的绿脓菌素和/或黄绿色的荧光素,在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更明显),这也是重要的鉴定线索。

 

二、使用方法

 

培养基制备:

 

根据制造商说明称取规定量的PIA干粉。

 

加入适量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搅拌混匀。

 

加热煮沸使其完全溶解。

 

分装到适当的容器(如试管或三角瓶)。

 

高压灭菌:121°C (15 psi) 灭菌15分钟。

 

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约45-50°C(不烫手但尚未凝固),在无菌条件下将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通常每皿约15-20ml)。

 

凝固与干燥:让平板在室温下完全凝固。使用前最好将盖子微开,在生物安全柜或烘箱中(约35-37°C)放置短时间(15-30分钟)以去除表面冷凝水(但避免过度干燥)。

 

样本接种:

 

根据样本类型(如痰液、脓液、伤口拭子、水样、食品匀液等)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均质化、稀释)。

 

划线分离:使用标准的平板划线分离技术(如四区划线法)将样本接种到PIA平板上。目的是获得单个分离的菌落。

 

点种:如果已有纯培养或可疑菌落,也可点种到PIA上进行验证。

 

培养:

 

温度:将接种好的平板倒置(防止冷凝水滴落)放入培养箱。

 

主要温度:35-37°C(用于一般分离)。

 

关键温度(提高选择性):对于特别要求高选择性(如抑制其他耐CTAB的非假单胞菌)或针对铜绿假单胞菌,42°C培养是强烈推荐甚至必需的。铜绿假单胞菌能在42°C生长良好,而许多其他细菌(包括一些假单胞菌)则不能。

 

时间:培养 18-24小时通常足够观察结果。如果24小时后生长稀少或未观察到特征色素,可延长培养至48小时(铜绿假单胞菌的色素产生有时需要更长时间)。

 

结果判读:

 

生长观察:检查平板上是否有细菌生长。在CTAB存在下生长的菌落高度提示假单胞菌属。

 

色素观察:

 

在白光下观察菌落颜色。铜绿假单胞菌常产生蓝绿色(绿脓菌素) /或黄绿色(荧光素) 的扩散性色素。色素可能渗入培养基中。有些菌株可能只产生一种色素或不产生。

 

在紫外灯(长波,~366nm) 下观察。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荧光素会发出黄绿色荧光。这是非常有价值的鉴定特征。

 

明胶水解试验(需要额外步骤):

 

方法一(平板直接法):向培养好的平板表面倾注足量的Frazier’s明胶水解试剂(含HgCl的酸性溶液),覆盖整个表面,静置约10-20分钟。倒掉多余试剂(按生物危害废物处理),观察平板。

 

方法二(菌落挑取法):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涂抹或穿刺接种到营养明胶培养基(如试管装)中,在35-37°C培养最多7天。每天观察或培养后将试管置4°C冰箱30分钟,检查明胶是否液化(不凝固)。

 

结果判读:菌落周围或下方出现清晰的透明区(水解圈),而培养基其他区域呈浑浊或不透明,即为明胶水解阳性。无透明区则为阴性。铜绿假单胞菌通常为阳性。

 

菌落形态:假单胞菌PIA上的菌落通常较大、扁平、边缘不规则、扩散状、表面有光泽、湿润,有时呈粘液状。色素是其最显著特征。

 

三、应用与局限性

 

主要应用:

 

从混合菌群中选择性分离假单胞菌属。

 

初步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基于CTAB耐受、42°C生长、色素产生、明胶水解阳性)。

 

环境、食品、水及临床样本(特别是囊性纤维化患者呼吸道样本)中假单胞菌的检测。

 

局限性:

 

并非所有假单胞菌都对CTAB耐受(尽管主要致病种耐受)。

 

极少数非假单胞菌(如某些鞘氨醇单胞菌、伯克霍尔德菌、寡养单胞菌等)也可能耐受CTAB并在PIA上生长,尤其是在35-37°C时。42°C培养能显著减少这类假阳性。

 

色素产生不稳定:并非所有铜绿假单胞菌菌株都产生色素(尤其是临床分离株)。

 

明胶水解试验需要额外操作和试剂。

 

最终鉴定仍需结合革兰氏染色、氧化酶试验、生化试验或分子方法进行确认。

 

四、重要注意事项

 

CTAB具有刺激性,操作干粉和配制培养基时需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明胶水解试剂(含汞)有剧毒,操作需极其小心,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按规定处理废液。

 

42°C培养是提高选择性和特异性(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关键步骤。

 

培养后应尽快观察色素(特别是荧光),因为色素可能随时间扩散或降解。

 

菌落形态和色素是初步线索,必须通过进一步的鉴定试验来确认菌种。

 

总而言之,假单胞分离琼脂通过CTAB的强选择性抑制和明胶水解的鉴别性,结合色素观察和温度控制(42°C),是实验室分离和初步鉴定假单胞菌属,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有力工具。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