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朝茶楼一伙计
宋朝茶楼一伙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5,937
  • 关注人气:3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曹公学文化高度和细节

(2018-11-07 08:07:12)
标签:

杂谈

分类: 跟曹公学文化
跟曹公学文化高度和细节

        最近迷上了无人机,自信想来,为什么这么多人痴迷玩这一个物件。除了对科学崇拜,更多就是一个问题,只有到达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
       于是,想起一首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特别具有唐朝那种宇宙观。
         诗中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那个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王之涣,字季凌,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生性豪放,常与高适、王昌龄唱和、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诗被乐工加工成歌曲后,名动一时。王之涣生活唐朝经历武则天、李显、李旦、李隆基,当时算是唐朝的盛世。王之涣和高适、岑参、王昌龄合称边塞四诗人,在当时是一个很有诗名的人。王之涣和他们不同的是他没有做过大官,公元742年去世,享年55岁。
        公元688年,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氏,是一个名门望族,从他往上五代都是当时为官之人。王之涣在家中排行第四,从小聪明好学,长到20岁,文章就写得很好了,少年时期的王之涣喜欢行侠仗义,常常击剑悲歌。一直到了中年他才开始虚心求教专心写诗,此后十几年诗名大振,不久后他在冀州衡水县主簿,但是遭人诬陷,王之涣愤而辞官回家。
         为什么王之涣有这么高人生境界,但是一辈子却只能做没有跟其他三个边塞诗人一样,当上一个大官呢?大家要知道,古代读书人最大梦想就是当官完成自己一种使命。其实,笔者以为正是王出身名门,所以可以通过补录直接进入官场,不想普通人通过科举,一步一步适应官场人情世故,那样才会适应官场的环境,做出一番伟业。
        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优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因此,人只有高度,而没有注重自己细节是在官场上很难混下去的。古代,这样人太多,唐朝的李白、杜甫都是跟他一样,境界不可谓不高,就是在官场上混得狼狈。
        有一个跟王之涣类似人,也出身名族,通过也是家族原因,几次出去当官,但是发现官场那种环境不合适他,最好归于山野,让后世敬仰。因为古代,作为名人旺族后代,当一个小官是一个简单事情,不想普通老百姓,除了科举就走途无路了。往往这些出身官员,都是眼高手低,所以文章写得一级棒,也能做一个清官,但是能否造福一方百姓,还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些空降官员,对于老百姓缺乏认同感,对同僚才情又多不屑,因为在官场上大多清高,真正干事实可能性极少。
        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个人极其可贵,可贵到活得可怜,但是对于官场,却有着高度自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也属于旺族一类,也没有参加过科举,他们属于官后代,只有想做官,当一个小官易如反掌,所以先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其实,陶渊明也应该有过远大抱负,只是他被荐都是一些小官,长期与这些官僚为伍,让他看到得都是官场黑暗的一面,于是写下许多田园诗歌,被后世特别是北宋文学产生深刻影响。陶渊明对官场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
        笔者觉得陶渊明之所以表现出这种品质,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一种人性弱点,有着高大一种人生境界,但是却缺乏磨练,于是在处事待人上缺乏一种入世妥协,即使他向往的田园,也是种得一塌糊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足可以看出他当时种田水平,其实他真正归隐是由于自己不能跟自己妥协,只是一种精神解脱。
        一个人,既要有跳出去看世界的高远,又要能够在生活中容纳自己,就跟苏轼一样,从不为生活蹉跎而折磨自己,这样人才能活出一种滋味。
         很喜欢一句名言,“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第一次在夷陵中学奥数实验班见到,就决得这是对人生一种精辟总结。后来知道这句名言是美国已故大演说家、“成功学家鼻祖”罗曼·文森特·皮尔演讲时说的,其实,人生不能仅仅只有高度,否则就是眼高手低 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磨砺自己,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寻找到自我,才能自我解放,从而让心灵与肉体同步,也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就是无人机一样,飞得越高,你就能拍得更遥远的美景,但是在操作任何一个细节忽视都可能让无人机之间从空中炸鸡,掉下来伤及无辜。所以往往在多人中,细节更能看出人一种品质,与其哀怨这个世界,不如走进这个世界,不是让你同流合污,而是独寻一种乐土,让自己活出一种风格。跟苏轼一样,没有官位,就当好一名厨师,至少还有一丝人间乐趣!
2018年11月6日于宜昌市夷陵区吾同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又见霜叶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