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这样的隋史 |
前面说到阿波的大本营遭到沙钵略的洗劫,就连老母也遭到沙钵略的惨忍杀害。复仇心切的阿波联合了达头向东进攻沙钵略,阿波作为大隋的盟友自然也得到了杨坚的大力支持。
双方一交战,沙钵略就节节败退,还记得牧野之战时纣王的七十万军队纷纷倒戈时的场景吗?沙钵略此时也遇到了这种尴尬的情形,昔日的部下纷纷转而投向阿波的麾下,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败退而归的沙钵略没有了往日的风光,实力也大不如前了。墙倒众人推,这时曾经的盟友们也都起来造反。
从此突厥分裂成两派,一派是以沙钵略为首的东突厥,另一派是以阿波为首的西突厥。
开皇四年(公元584年),沙钵略被迫向隋朝求和。教唆沙钵略入侵大隋的千金公主也主动上表要求改姓杨,做大隋的公主。
出于对东西突厥制衡问题的考虑,杨坚同意了沙钵略的求和,并给千金公主改了一个新的封号叫大义公主。何为大义?深明大义也,不知是赞扬还是嘲讽。
随后沙钵略也上书称:“皇帝,妇父,乃是翁比。此为女夫,乃是儿例。”虽自称是杨坚的女婿,但接着又说:“此国羊马,皆皇帝之畜。彼之缯彩,皆此国之物。”这显示不是臣服,而是权宜之计。
真正的臣服不是俯首称臣,而是心悦诚服。
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阿波和达头再次联军进攻沙钵略,沙钵略接连败退,从东边一直退到了南边,也就是内蒙古草原。
据《北史.列传》记载:“阿拔国部落乘虚掠其妻子。”在沙钵略和阿波打的难舍难分时,不知从哪冒出了一个叫阿拔的部落趁机偷袭了沙钵略的老巢,劫走了他的妻儿。悲痛欲绝的沙钵略只好向隋朝求援,杨坚派儿子杨广领兵去增援沙钵略,不仅帮他打败了阿拔,还帮他夺回了妻儿。
这不禁让沙钵略感激涕零啊,上书给隋文帝说:“伏惟大隋皇帝真皇帝也,岂敢阻兵恃险,偷窃名号。”
这才叫心悦诚服。
解决了外敌之患的大隋又该走向何方呢?毫无疑问南下灭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