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有媒体报道,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我国计划把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规划。
这就导致第三代半导体又双叒叕火了,受到此消息的影响,次日,第三代半导体概念逆势上涨,多家个股涨幅居前。
我们都知道,因为一些原因,半导体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那么这个第三代半导体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这么受关注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
一、什么是第三代半导体?
首先半导体一代一代的更替是主要半导体衬底材料的不断推进,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段是以硅 (Si)、锗 (Ge) 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原料,主要是硅;构成了一切逻辑器件的基础,我们的CPU、GPU的算力,都离不开Si的功劳;
第二代是以砷化镓 (GaAs)、磷化铟 (InP) 等化合物为代表;其中GaAs在射频功放器件中扮演重要角色,InP在光通信器件中应用广泛;
第三代则是以氮化镓
(GaN)、碳化硅
(SiC)、硒化锌
(ZnSe) 等宽带半导体原料为主。其中氮化镓
(GaN)、碳化硅
(SiC)是相对而言技术比较成熟的两种,当然只是相对而言,量产难度还是很大,成本高居不下,第三代半导体主要的应用微波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器件。
这么看,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都是随着技术迭代,最新一代技术最先进,而半导体衬底材料在整个半导体材料中占比很大,那么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潜力是不是就特别大呀?
当然不全是,发展潜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整个市场空间并不是很大。
因为一代、二代、三代半导体之间,并非简单的取代关系,它实质上可以说是一种互补关系;第一代半导体材料走大尺寸路线;第二代半导体材料走高速度路线;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走高功率路线。
行业足够大、需求足够多样,每一种材料都会找到适合的需求空间。
但由于制备工艺、后续加工及原料来源等因素影响,硅材料依然是主流半导体材料,占比95%以上的市场。所以第三代半导体相对而言市场比较小。
根据Omdia的《2020年SiC和GaN功率半导体报告》,到2020年底,全球SiC和GaN功率半导体的销售收入预计8.54亿美元。未来十年的年均两位数增长率,到2029年将超过50亿美元。
根据Yole数据,到2024年SiC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亿美元,其中,汽车市场占SiC功率半导体市场比重到2024年预计将达50%。
二、为什么说第三代半导体是我国半导体的希望?
为什么说第三代半导体潜力大,尤其在国内,第三代半导体被认为是中国大陆半导体赶超国外的希望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第三代半导体相比较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处于发展初期,国内和国际巨头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
第二,随着国内的5G、新能源等产业迅速发展,中国有第三代半导体的应用市场,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定义产品,而不是像以前跟着国际巨头做国产化替代。
第三,第三代半导体难点不在设备、不在逻辑电路设计,而在于工艺,工艺开发具有偶然性,相比较逻辑芯片难度降低。
第四,对设备要求相对较低,投资额小,国内可以有很多玩家。在资本的推动下,可以全国遍地开花,最终走出来几家第三代半导体公司的概率很大。
所以在这个第一代半导体和国外差距巨大,技术跟不上,设备买不到……的时刻,和国外处于差不多起跑线、对投资和设备要求不是很高、关键是还有市场潜力的第三代半导体,就成了我们全村的希望,必须搞起来呀。
必须搞起来,是大势!目前大盘承压,第三代半导体本周再底调整,节前的机会再度来临,注意下周盘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