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亭藏砚:赏砚犹胜读诗书,嗅出的是墨翰负笈的缕缕书香
(2020-11-22 07:41:27)
标签:
物我两忘
收藏故事
嘉惠士林
洛阳纸贵
读古会心
|
|
11月22日。沈道生在《读古会心,情深不远》一文中写到:庚子秋,《春秋亭藏砚集》付梓发行,让众人暨《竹深处》个人藏品展之后又一次看到了这位年轻的资深收藏家独到的眼光。其自云:“余取砚非不重古而爱明清,奈吾邦无此出土资源,余玩砚又晚,不欲步人后尘,乃特另辟蹊径、弃短扬长,专此明清铭文一项,自得怡乐尔。”九十九方铭文砚,仿佛穿越时空而来的九十九封文人书简,令人读之动容。是书的出版填补了古铭文砚书籍的空白,其在《会心处》序中写道:“昔人谓‘砚贵有铭’。诚然。其无铭者,质不过石,用无非器……”,一方砚台的前世今生加诸其上的来历、故事、情感,通过铭文传递至今,才真正焕发出超越了本身实体与现实空间的精神意趣。更进一步,俞星伟还撰文将每方藏砚的来龙去脉抽丝剥茧一一道来,成为本书有别与其它砚书的一大特色。“匪以玩物,维以养德。”恭逢盛世,古玩大热,然此道清浊交错,讳莫如深,新人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春秋亭主人作为享誉业内的行家早年就曾作私人古玩笔记《故泥斋杂缀》将鉴古心得,收藏故事嘉惠士林,一时洛阳纸贵。如今又以铭文砚为线索,孜孜探寻其中蕴藏的文人心迹。赏砚犹胜读诗书,其中嗅出的是墨翰负笈的缕缕书香。项子京,朱彝尊,张廷济,六舟,阮元,戴熙……文心所系,字字千金。砚铭虽短,却无一不是砚主人的真心流露与情怀所寄。其文多以纪年、题名、赞颂、箴戒、述志、抒怀、鉴赏、馈赠等为内容,乃文学艺术美美与共之典范。匠心传承与文脉延续在一方砚石上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永恒。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