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设想的南湖周边:有梅村(梅墟)、竹垞、柳堤、桃园
(2020-11-21 10:49:42)
标签:
周履靖
鸳湖曲
当天晚上
征集评审
勺园兴衰
|
|
11月20日。威剑微信:“上次说起的南湖梅(吴梅村、梅颠周履靖)、竹(朱竹垞)、柳(柳如是)、桃(陈仲权)?”吴梅村有《南湖春雨图》和《鸳湖曲》,记叙鸳湖之滨的勺园兴衰,可以种一片梅林,取名“梅村”,立《鸳湖曲》手迹诗碑,还有明代周履靖,李日华的表叔,有号“梅墟”,《檇李诗系》云:逸之(周履靖),万历中布衣,筑舍鸳湖之滨,种梅百馀株,人呼为梅颠道人。周履靖的养生专著,近年多有出版,影响广泛。周履靖与桑贞白的爱情故事,很励志。朱彝尊有《鸳鸯湖棹歌》,可以种一片竹林,建竹垞,取名“竹垞”。柳如是,嘉兴人,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使柳如是成为具有当代影响的明星
,可以种一排柳,成“柳堤”,建一座“如是亭”,将柳如是的《月堤烟柳图》陈列亭中。陶元镛《鸳鸯湖小志》载:‘烈士陈仲权墓,在东南湖滨天字圩。墓上植桃多树,船家呼为革命坟。’陈仲权,辛亥革命烈士,凤桥新篁人,革命故事和情感故事都很感人,可以种一片桃林,叫桃园(与凤桥“桃花”暗合),恢复纪念碑。民国二十五年出版的《陈仲权烈士纪念集》,有当年纪念碑的照片。”“梅村(梅墟)、竹垞、柳堤、桃园,都属于园林范畴,与环境没有冲突。”当天晚上,威剑在博文《某景点名称征集评审》中写到:“下午参加南湖片区及西南湖片区节点名称征集评审,邹、于、朱、顾、董为专家,另外还有业主方几家单位负责人,前几天我仔细看了通过公开征集来名单,量是不少,质是不高。想到前几年经常在听吅楼提及建议在南湖周围围绕‘柳’(如是)‘竹’(垞)‘梅’(村)等名人,设置相关纪念性构筑物,微信与范师联系确认,范师还提到仲权(桃)、履靖(梅)等,并详细提出了建议方案。会上转达了这个建议,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