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十五节 需求曲线的错误推导方法

(2017-10-09 20:39:16)
标签:

需求曲线的推导方式

需求曲线

供求理论

四合图

需求理论

分类: 纯原理性的论证

第十五节 需求曲线的错误推导方法

  在很多教科书中,都能够看到用无差异曲线加消费者预算线的方式来推导马歇尔的需求曲线的分析图。如下图15-1所示。但实际上这种推导方式是不可能正确的,我觉得有必要为大家讲解一下这种推导方式的错误之处,以使大家在以后的分析中避免出现这种方法上的错误。

http://s1/mw690/006VC7FDzy7eSA9j9ug70&690需求曲线的错误推导方法" TITLE="第十五节 需求曲线的错误推导方法" />

上面这个图15-1,相信很多经济学学者都看到过。这个图中的消费者预算线是基于消费者的收入在两物品的不同价格下所产生。但“收入”这个词所表示的到底是指货币还是一般物品呢?所以为了分析起来更加简单,我将用“香蕉”这种确定的物品来替换“收入”,并用“面包”来替换上图中的X1物品,用“冰淇淋”来替换上图中的X2物品,我相信这样替换并不会影响这种推导方式的任何意义。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下面这个图15-2

http://s7/mw690/006VC7FDzy7eSAbvCjI16&690需求曲线的错误推导方法" TITLE="第十五节 需求曲线的错误推导方法" />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个图15-2是对香蕉这种物品同面包和冰淇淋两种物品的交换的研究。从图中可以看出面包同冰淇淋之间的替代关系,但却没有任何地方反映香蕉同面包之间的替代关系,以及香蕉同冰淇淋之间的替代关系。那么又如何能够判断失去的香蕉同得到的面包之间的效用谁更多呢?又如何判断失去的香蕉同得到的冰淇淋之间的效用谁更多呢?如果没法判断这两个问题,那么经济人参与交易的意义何在呢?说不定经济人会觉得失去的香蕉比得到的面包和冰淇淋还更有用处,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也许会有人说这个推导方式中是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但不变和没有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义。即便是假定不变,也同样存在无法验证“效用”得失的问题。

也许还会有人说这个图是为了论证“收入”在两种物品之间怎么样进行分配,才能够使得到的两种物品的效用最大化。如果真的是为了证明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这种论证方式就更加没有任何现实的经济学意义了,纯粹就成为了黑板上的经济学理论——只考虑得到的效用而不考虑失去的效用,请问这个世界有哪一个经济人会这样考虑经济问题呢?

由此可见,这种推导方法中根本就不涉及到交易结果中的效用“得失”问题,而仅仅是依照冰淇淋和面包的边际效用关系和同香蕉的交换价格关系来分配香蕉的数量。

所以用这种论证方式来推导需求曲线,即便也能在价格—数量坐标系中得出一条左高右低的曲线,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条曲线绝对不是马歇尔所阐述的需求曲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