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计划总结 |
附件:
温州市龙湾区中小学校本研训项目方案(计划)
(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
龙湾区第二外国语小学
联系人及手机号码:
方银飞
校本研训项目方案(计划)名称: |
项目标准学时: |
一、研训目标和研训重点 |
根据区科研训工作会议精神和《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2019 年科研训工作计划》的文件精神,基于学本课堂变革和核心素养的指向,结合我校实际,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凝聚力量,集中精力,依托校本,结合教学新常规达标活动,通过理论培训、教学实践、同伴交流、自主研修等培训方式,积极开展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设计精而细作业的能力和意识,积极探索“生学师导”学本课堂教学新方式。 1.策划校本研训特色活动。通过具体项目引领教师践行学本课堂理念,以专题式、研讨式、体验式为主,探索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形成“生学师导”学本课堂教学新方式。 2.持续开展教研组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校本研训,立足课堂教学;以“优化作业设计”为着力点,定时定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主题研讨活动等,丰富学习方式,促进统整学习,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努力优化学习方式。 3.学习新常规,践行新理念。各学科围绕“新常规新设计”“新常规新作业”等主题,组织学科、学校、教研组等多层面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理解教学变革背景下教学新常规新作业的内涵和要求,丰富优秀教学资源,规范教学行为。 4.继续建设学校校本研训博客网站,各学科负责人及时将活动内容与材料上传博客,供老师们分享。 5.丰富研训形式,听取一线教师的心声,学习一线教师最实用的经验,以优化作业设计主题式课例、作业设计评比等活动为依托,促成全体教师提高作业设计能力素养。
|
二、 |
(一)以理论为先导,开展专题研修 1.本学期主要围绕优化作业设计和新常规达标校建设开展活动,学校各教研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重点解读“学本”课堂建设中的“优化学本作业”,阅读有关作业主题的文集。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提高作业设计效率。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收集作业改革的背景资料,开展优化学本作业设计交流会,同时要求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作业设计,从而提高教师们对这个主题的认识,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二)以课堂为阵地,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基于优化作业设计和新常规达标校的建设开展活动。在优化课堂方面,拟通过以下活动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1.青蓝工程:建立“合作伙伴”结对活动,教科室组织安排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通过制定计划、跟踪指导、理论提升、同课异构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3.微教研活动:全体教师根据年段、学科,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周一中午简短的半小时,对教学中的真问题进行研讨,及时解决教学困惑。 4.各教研组以学本作业设计为主题,组织教学观摩、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活动形式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探讨如何实现作业设计的最优化,在听课、评课中和教师一起发现问题、反思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教师有效学本作业设计的能力。 5.规范新常规工作: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备课。重点围绕学情、核心任务、教材,精心编制导学指南,设计课堂活动方案,设计学习反馈与评价等。强化以“教学新常规”工作为重点的日常教学的规范管理。 三、以作业为抓手,优化设计反馈 1.集体备课,结合课例谈作业设计 开展教研活动,根据专题,先由个人进行钻研教材与备课,然后通过教研组讨论,特别针对课堂中的作业设计交流各自的看法,确定合适的作业形式、作业层次、作业量等。再由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教研组成员带着目标,带着问题研讨。课堂展示后又进行集体反思,反思讨论作业设计的实效性,进一步改进的方法。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集体设计,把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作业设计中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以区六年级导学指南设计和新常规新设计评比为契机,教师根据已有理论,以减负高效的理念为指导,在案例设计中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等融入到学本作业设计中。 3.搭建平台,展示优秀作业。为了交流作业设计经验,学校定期为教师与学生搭建平台,进行优秀作业展示活动。活动中各任课教师,从平时常规作业中精心筛选参展作业,参展活动能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让全校师生通过学习身边的榜样获得进步。 四、加强督促教师个人研修 1.每人每学年至少开一节以“高效课堂、高效作业”为主题的公开课; 2.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或案例; 3.每人每学期读后感1篇; 4.每人每学期听课至少15节; 5.每位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5次。
|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
1.建立以校长亲自领导的研训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确保校本研训质量。 根据龙湾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学校的有关制度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训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监督校本研训的开展落实情况。学校将制定好学校的实施方案以及提升行动的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努力为教师参加研训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保证研训时间,保证研训效果。 2.加强教研纪律管理,确保研训实效。 以各教研组为核心,重点展开以“优化作业设计”主题式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减负提质,同时加强教研纪律管理。认真记载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出勤情况,并放入个人研训档案,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3.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等文字材料和参加研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校本研训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 4.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培训的规划、记录,研训组活动材料,自主培训活动材料,教师个人档案认定材料等。 5.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施过程监控、结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
|
2018学年第二学期各校校本研训活动行事历
周次 |
日期 |
研训内容 |
1 |
2.18-2.24 |
校级教科研工作会议;教师第一轮选课;校教研组长会议; 参加区科研训工作会议;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2 |
2.25-3.3 |
学校平台选课审核;青蓝结对;班主任信息登记上报;参加区教研组长会议;各教研组上交学期计划; 参加区相关学科备课会;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3 |
3.4-3.10 |
校微教研活动;上传校本研训项目方案;教师第二轮选课 相关学科负责人参加区级会议; 相关学科参加新教材备课会暨教学质量分析会; 上交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4 |
3.11-3.17 |
校微教研活动;学校对教师第二轮选课审核; 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5 |
3.18-3.24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参加区相关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会暨六年级备课研讨活动; |
6 |
3.25-3.31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3月份校本研训博客自查;校团队赛课暨骨干教师引领活动(科学组) |
7 |
4.1-4.7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学校教科研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评选; |
8 |
4.8-4.14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9 |
4.15-4.21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校团队赛课活动(英语组) |
10 |
4.22-4.28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11 |
4.29-5.5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4月份校本研训博客自查; |
12 |
5.6-5.12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主题班会优质课评选;校团队赛课活动(语文组) |
13 |
5.13-5.19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综合各学科“新常规 .新设计”评比; |
14 |
5.20-5.26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课堂教学新常规——命题与评价学习; |
15 |
5.27-6.2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各学科“新常规 .新设计”评比;校团队赛课活动(数学组);5月份校本研训博客自查; |
16 |
6.3-6.9 |
上交教师读书征文;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17 |
6.10-6.16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地方课程“新常规 .新设计”评比;校读书交流活动 |
18 |
6.17-6.23 |
校微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参加区课堂变革项目成果交流暨STEAM教育成果展示会; 整理材料,迎区校本研训结果考核 |
19 |
6.24-6.30 |
6月份校本研训博客检查汇总;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学期先进教师经验交流;教师个人校本研训考核 本学期工作总结与下学期工作计划 |
|
|
|
20 |
7.1-7.7 |
参加区各学科24学时主题培训;各教研组开展活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