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app博大华艺派宝会艺术品电商艺术品交易平台 |
我国使用金银货币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代已经有银两充当货币了。许慎注《淮南子》说:“铤者,金银铜等未成器铸作片,名曰铤。”铤是经过冶炼还没有形成器物之前的金属坯料,而且有一定的形状,大致为长条形。贵金属坯料因其自身的价值,在其形成器物之前,可以直接作为储藏和大宗支付之用,进而逐渐演变为贵金属称量货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的实物,现在所能发现的最早的考古实物资料是唐代的银锭。
银锭是指用白银按一定的形状和重量铸造的一种块状物,就其形制而言,银锭可以分为船形、条形、饼形以及其他的一些形状。不同形状的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银铤,饼形的称银饼。人们习惯上将银锭、银铤和银饼统称为银锭。
http://s6/mw690/006CuJ0hzy7dTjXCvbLb5&690网络配图
唐代船形伍拾两银铤
船形锭,应当系商贸用银。达津曾提出:“船型银铤是产生并主要行用于唐晚期,主要作用并非官府的贡银和库银,而是已被民间用作大额支付的白银货币。”从考古出土、博物馆收藏,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库存历史银锭等综合来看,船型银铤带官府铭文的只出现在北宋初年,尚未见确切的有唐代官府铭文的船型银铤。这一点,也印证了船型银铤的“民间出身”。唐代与外界的贸易活动频繁,不仅有陆路,还有海路。中西交往的丝绸之路,源远流长,而中亚、西亚等国皆用银币,难以与中国铜钱直接互换相通,要实现贸易交换,采用以份量讨值的银锭是最便利的。但是,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如何保证成色至为重要。作为初始使用的贸易银两,其成色信用缺少既成的模式,也往往缺乏现成的鉴定保证机构或其它形式手段。那么,人们在制作相关白银货币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呈现所用银两是没有人为搀杂的高纯度银。换言之,贸易用银的形状要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银两本身没有任何机械夹杂和合金混杂。于是,船形银锭便应运而生。就白银的金属特性来看,这种底部平而较薄,周边高沿,两头翘起的银铤,能让人便捷地作出判断。平而薄的底和周边,不可能有机械夹杂,延展的周边,很容易判断有无夹杂铜、铅之类的贱金属合金元索。根据我们的实验研究结果,纯银中加有2%的铜之后颜色就明显变灰。船形银铤为什么两头经常翘得非常夸张,原因就在于此。当然,具体取形时采用这一奇怪的、酷似舟船的铤形,也许与当时中外贸易要频繁使用水路舟船有某种程度的思想渊源。
唐代银锭(铤)最常见的用途之一,是进奉。唐代银铤还用于军费、税收、赏赐等。
出处:《中国古代银锭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