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熊雄《赠黄埔学员》
仗剑扶桑削不平,
旅欧祈火秉光明。
文经武纬凌云志,
青史长留振聩声。
附注:扶桑,本指神木,转义为东方极远处或日出的地方,代指日本、太阳。语出屈原《楚辞·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晋代陶渊明《闲情赋》:“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唐代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序》:“扶桑若荠,郁岛如萍。”
文经武纬,经世的文才,安邦的武略,比喻文武兼备,才能出众。语出唐代颜真卿《郭公庙碑铭》:“文经武纬,训徒陟空。”《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
振聩,成语振聋发聩之省略,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语出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附录:熊雄《赠黄埔学员》
人世斗争几日平,漫漫也应到黎明。
听潮夜半黄埔客,充耳哭声和笑声。
熊盛荣《七绝 步韵熊雄》
少有雄心除不平,遍求海外觅光明。
舍身为党殒黄埔,千古长留金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