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KIA半导体
KIA半导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665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2018-12-29 16:02:28)
标签:

cmos管

mos管

分类: MOS管
CMOS器件设计要求

1、CMOS器件在上下电过程中,应保证I/O电平不高于VDD+0.5V ,不低于VSS-0.5V,否则CMOS可能触发闩锁烧毁。

2、CMOS器件信号口输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沿不可过缓,否则可能导致器件工作异常。

原理分析
1、闩锁原理分析
闩锁效应(Latch up)最易产生在易受外部干扰的I/O电路处,也偶尔发生在内部电路。闩锁效应是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工艺所特有的寄生效应,严重会导致电路的失效,甚至烧毁芯片。

CMOS电路的基本单元是由一个NMOS管和一个PMOS管互补构成。CMOS电路一旦被触发闩锁,电源与地之间形成低阻大电流通道,此时,即使除去触发信号,闩锁现象将维持,只有电源关断或不能满足闩锁的维持电压和电流要求时,才能解除。闩锁状态时,电源与地之间几乎短路,电流很大,极有可能烧毁器件。

CMOS工艺在数字逻辑中大量应用,图1为数字器件CMOS输入、输出,及输出传输门电路,三者均包含NMOS和PMOS互补相连结构。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图1  输入、输出与输出传输门电路图


CMOS闩锁效应是由于在电源和地之间寄生的PNP和NPN双极性BJT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低阻抗通路引起,它的存在会使电源和地之间产生大电流。

图2为输出口结构。如图所示,在该结构中,有两种寄生晶体管,纵向寄生NPN和横向基区PNP管。每个晶体管的基极和另一晶体管的集电极相连,形成PNPN四层结构的可控硅结构。由于存在阱寄生电阻Rw和衬底寄生电阻Rs,使寄生晶体管进入导通状态的条件与普通可控硅不同。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图 2  CMOS电路产生PNPN效应

电路正常工作时,VT1管的基极与发射极均接电源,VT2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均接地,两寄生晶体管发射结均零偏截止,对CMOS电路的工作无影响。当CMOS电路的输入、输出、电源端,甚至地出现正和负浪涌电压和电流时,就有可能使两寄生晶体管正向导通,类似于可控硅受触发开通,使CMOS电路进入闩锁状态。

闩锁发生过程,当器件由于某种外部条件产生触发电流时,该电流流过衬底寄生电阻Rs产生压降,当Rs上产生的压降达到VT1发射结正向导通电压时,则VT1正向导通;VT1集电极电流IC1经电阻Rw流进Vss,在Rw上产生压降。此时,若Rw上压降也超过VT2的正向导通电压时,VT2导通;VT2的集电极电流IC2增加流过Rs的电流,IC1进一步增加,如此反复,电流不断增大,当电流超过维持电流时,CMOS就发生闩锁,闩锁时间较长时,就会烧毁电路。同理,当外部信号条件,在Rw上产生较大压降时,也会触发VT1和VT2间的正反馈,产生大电流。

由以上分析可见,CMOS寄生双极晶体管构成的可控硅电路被触发后,形成正反馈回路,当闩锁发生后,即使触发信号消除,寄生可控硅将仍然保持导通。

闩锁发生的条件:寄生NPN、PNP晶体管的发射结均处于正偏,β1×β2>1(分别为两寄生管的放大倍数);电源电压大于闩锁后的维持电压,电源提供电流大于维持电流。

闩锁产生的外部条件:

1) I/O电平下降到低于Vss电平,或上升到高于VDD电平;

2) 电源有异常的浪涌电压或噪声干扰侵入;

3) 电源电压瞬间跳变,引起反偏的p阱-衬底结电容出现较大充放电电流;电源变化速度越快,则该电流越大。

4) 另外,实践表明,在高温环境下器件更容易触发闩锁。

2、输入信号不可太缓原理分析
如图3所示,CMOS单元由一个NMOS和一个PMOS管互补构成。当输入信号的上升、下降沿太缓时,在阈值电平维持的时间可能较长,使得两管同时导通的时间过长,在Vcc与Vss间形成大电流通路,导致器件功能异常。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图3  CMOS电路

现代单片机主要是采用CMOS工艺制成的。

CMOS管

MOS管又分为两种类型:N型和P型。如下图所示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以N型管为例,2端为控制端,称为“栅极”;3端通常接地,称为“源极”;源极电压记作Vss,1端接正电压,称为“漏极”,漏极电压记作VDD。要使1端与3端导通,栅极2上要加高电平。

对P型管,栅极、源极、漏极分别为5端、4端、6端。要使4端与6端导通,栅极5要加低电平。

在CMOS工艺制成的逻辑器件或单片机中,N型管与P型管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同时出现的这两个CMOS管,任何时候,只要一只导通,另一只则不导通(即“截止”或“关断”),所以称为“互补型CMOS管”。

2、CMOS逻辑电平

高速CMOS电路的电源电压VDD通常为+5V;Vss接地,是0V。

高电平视为逻辑“1”,电平值的范围为:VDD的65%~VDD(或者VDD-1.5V~VDD)

低电平视作逻辑“0”,要求不超过VDD的35%或0~1.5V。

+1.5V~+3.5V应看作不确定电平。在硬件设计中要避免出现不确定电平。

近年来,随着亚微米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电源呈下降趋势。
低电源电压有助于降低功耗。VDD为3.3V的CMOS器件已大量使用。在便携式应用中,VDD为2.7V,甚至1.8V的单片机也已经出现。将来电源电压还会继续下降,降到0.9V,但低于VDD的35%的电平视为逻辑“0”,高于VDD的65%的电平视为逻辑“1”的规律仍然是适用的。

3、非门

非门(反向器)是最简单的门电路,由一对CMOS管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A端为高电平时,P型管截止,N型管导通,输出端C的电平与Vss保持一致,输出低电平;A端为低电平时,P型管导通,N型管截止,输出端C的电平与VDD一致,输出高电平。

4、与非门

与非门工作原理: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A、B输入均为低电平时,1、2管导通,3、4管截止,C端电压与VDD一致,输出高电平。

、A输入高电平,B输入低电平时,1、3管导通,2、4管截止,C端电位与1管的漏极保持一致,输出高电平。

、A输入低电平,B输入高电平时,情况与类似,亦输出高电平。

、A、B输入均为高电平时,1、2管截止,3、4管导通,C端电压与地一致,输出低电平。

5、或非门

或非门工作原理: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A、B输入均为低电平时,1、2管导通,3、4管截止,C端电压与VDD一致,输出高电平。

、A输入高电平,B输入低电平时,1、4管导通,2、3管截止,C端输出低电平。

、A输入低电平,B输入高电平时,情况与类似,亦输出低电平。

、A、B输入均为高电平时,1、2管截止,3、4管导通,C端电压与地一致,输出低电平。

注:将上述“与非”门、“或非”门逻辑符号的输出端的小圆圈去掉,就成了“与”门、“或”门的逻辑符号。而实现“与”、“或”功能的电路图则必须在输出端加上一个反向器,即加上一对CMOS管,因此,“与”门实际上比“与非”门复杂,延迟时间也长些,这一点在电路设计中要注意。

6、三态门

三态门的工作原理: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当控制端C为“1”时,N型管3导通,同时,C端电平通过反向器后成为低电平,使P型管4导通,输入端A的电平状况可以通过3、4管到达输出端B。

当控制端C为“0”时,3、4管都截止,输入端A的电平状况无法到达输出端B,输出端B呈现高电阻的状态,称为“高阻态”。
这个器件也称作“带控制端的传输门”。带有一定驱动能力的三态门也称作“缓冲器”,逻辑符号是一样的。

注:从CMOS等效电路或者真值表、逻辑表达式上都可以看出,把“0”和“1”换个位置,“与非”门就变成了“或非”门。对于“1”有效的信号是“与非”关系,对于“0”有效的信号是“或非”关系。

上述图中画的逻辑器件符号均是正逻辑下的输入、输出关系,即对“1”(高电平)有效而言。而单片机中的多数控制信号是按照负有效(低电平有效)定义的。例如片选信号CS(Chip Select),指该信号为“0”时具有字符标明的意义,即该信号为“0”表示该芯片被选中。因此,“或非”门的逻辑符号也可以画成下图。

7、组合逻辑电路
cmos管原理-cmos器件设计要求原理分析-cmos器件注意事项

“与非”门、“或非”门等逻辑电路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各种组合逻辑电路,如译码器、解码器、多路开关等。 

组合逻辑电路的实现可以使用现成的集成电路,也可以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如PAL、GAL等实现。

CMOS器件上下电要求

有分析表明导致器件功能异常或烧毁的主要原因之一:上下电过程中,供电不稳定,电路中各电气参数为不可控,使得器件处于非正常状态;另外,上电瞬间电压突变产生冲击电流;以及器件本身工艺和结构特点决定其上电对部分参数有特殊要求等,当处理不当时都有可能导致器件上电异常。本文针对CMOS器件,从器件的功能和结构特点出发,针对上下电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原理分析。

CMOS器件注意事项
使用CMOS器件时,应避免存在产生闩锁效应的条件,一般有如下要求:

上下电过程中,为保证器件I/O电压不高于电源电压或低于地电压,要求信号后于电源和地上。

在上电过程中,电源电压不能有较大过冲或浪涌。

多电源器件,应该按照器件手册要求上下电,如果器件手册没有明确指出器件上下电顺序,则尽量保证各电源同时上电。

电源上电速率不能太快,不能有瞬间跳变,按器件手册要求设计。

新器件认证要关注器件的抗闩锁能力,特别关注高温下的抗闩锁能力。

器件输入信号上升、下降沿不可太缓,应满足手册要求。

设计时应注意保证上电过程中,CMOS器件的输入、输出管脚信号不得先于电源和地上,并保证GND-电源-I/O信号的上电顺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