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揍红
黑揍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4,696
  • 关注人气:5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旅行记忆|在深圳乘出租车有感

(2021-04-23 20:30:52)
标签:

广东

旅游

人文

深圳

游记

分类: 游记攻略

这一次的深圳旅行我发现:这个位列中国“四大一线城市”的沿海“窗口”城市,有一个重要事物,正在悄悄地“消失”。

出了深圳北站,叫了个出租车。不到十分钟,一辆贴有某网约平台标识的白色小轿车“嘎吱”一声停在我面前,司机从驾驶室下来帮我装好行李,上车、安全带,稳稳当当,一路蓝天白云。司机专心地开着车,我就看窗外的风景。

就在这会儿,我突然间发现,深圳马路上的很多车,都变成了“绿牌”。

出租车是绿牌,公交车是绿牌,道路清洁车是绿牌,就连货拉拉的搬家车都是绿牌。

司机说,深圳的公共车辆已经“基本都换成这种电动车专用的牌子了,充一次电可以开300-500公里”,汽油出租车在全深圳也仅剩几百辆了。

下之车后,我特意驻足于路口处观察了几分钟,真的,深圳的街头,几乎是看不到使用汽油的那种“蓝牌”出租车的存在了。

我忽然意识到,这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儿:深圳是第一批“汽(油)车”消失的城市。

【深圳:一个新旧事物更迭极快的城市】

开出租车的司机始终坐得笔直,一条丝光顺滑的领带直“勒”到嗓子眼儿,干净的白衬衫绷得紧紧的,连一条褶皱都没有,衬得脸色平和安静。

我问他:你们一定要穿成这样吗?

他笑了笑,张张嘴想说什么,忽然间又收住,大概是想到了车上有随程录音:对呀,公司规定的,现在的服务行业都要求统一服装,必须这么穿,习惯就好。

4月的深圳已是夏季,路边的植物发起了新绿。绿荫下,穿着短袖连衣裙的姑娘们露着光滑的小腿踩在人行道上,两侧的车辆鱼贯穿梭,一切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你会发现,深圳是一个特别“规矩”的城市。

至少在我走过的这么多城市里,要论对“规则”之重视和遵守之严苛,深圳的执行力超前。

坐地铁,大家会安安静静地列在两侧等待,即便高峰时段也较少跟下车的乘客抢“上”;买东西,大家会自觉排队——也遇到过有人插队,立即遭到“全员抵制”,大家在那一刻会同力协契团结起来把插队的人“塞”到队尾去;马路上,各种车辆在“八丈远”的距离开外,就已准备好了礼让行人;哪怕是一个郊区的冷冷清清的电影院,都不允许把味道很“冲”的食物带进放映厅里……

这个城市崭新纯净,没有历史也没有“包袱”,人文干净得如同一张白纸,画什么它就是什么。几十年来,几代年轻人在这里身体力行地“完整”着这些规矩。它让人觉得舒服,便利。

在深圳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换了别的城市居住,会觉得很不习惯。

一对比才发现,深圳很多东西都是“超前”的,各种新生事物往往会在这里做“试点”推行。

比如说,我曾深圳的地铁里见到两节独一无二的“女性专用车厢”,虽然目前看来未必实用,人流量大的高峰时段形同虚设,但至少动了人性化的心思——

好像也只有深圳才“敢”动这样的心思。

此外,我曾在某一个滂沱的雨夜,发现了放在站牌旁边的“共享雨伞”——那种随手都有可能被“顺”走的日常用具,在深圳却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个城市里的面孔大都很年轻,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深圳才有了坂上走丸的今天。

一些通常意义上“不可能做到”的事,在深圳却可以如鱼得水;即便一种新生事物从出现到被人们接受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深圳,从不缺乏勇于尝试的精神。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