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钱塘岸上春如织
钱塘岸上春如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3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塘怀古】钱唐山水接苏台——白居易治苏期间提到杭州的8首诗

(2020-03-05 11:44:56)
标签:

杭州历史

唐朝

         钱唐山水接苏台——白居易治苏期间提到杭州的8首诗

长庆四年,白居易任杭州期满调回洛阳,次年又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任期2年。白居易治苏期间也写了不少诗作,其中部分诗句里有杭州的影子,笔者摘录了其中8首,供大家欣赏,也可作为之前“白居易咏杭诗作选讲”系列的补充阅读资料。

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

为问三丞相,如何秉国钧。那将最剧郡,付与苦慵人。

岂有吟诗客,堪为持节臣。不才空饱暖,无惠及饥贫

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铅刀磨欲尽,银印换何频。

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虚迎复虚送,惭见两州民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初到苏州之际。诗句里的“南城”就是杭州,“北境”就是苏州,因为苏州在杭州的北面。这一点和白居易与元稹唱和时称杭州为“西州”是类似的(杭州在越州的西面)。诗中提到“杭老遮车辙,吴童扫路尘”,表明苏杭两地百姓对白居易的欢迎。“杭老遮车辙”与《别州民》的“耆老遮归路”这一场景十分相似。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苏州刺史任上,当时苏州有一位客人准备去杭州,这位客人在酒席上向白居易打听杭州的情况。白居易在席间向客人描绘了天竺山、钱塘湖与杭城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自己也想重游杭州的意愿。

 

东城桂三首(其一)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诗人自注:旧説杭州天竺寺每岁秋中,有月桂子堕。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在苏州城东赏桂之时。开篇说到“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在这里用到了天竺寺月中落桂子的典故。诗人觉得苏杭两地的桂花都是自月宫中落下,生长在人间的。

 

酬刘和州戏赠

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政事素无争学得,风情旧有且将来。

双蛾解珮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不似刘郎无景行,长抛春恨在天台。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写给刘禹锡的。“刘和州”、“刘郎”均为刘禹锡,因刘禹锡曾任和州刺史。诗人开篇说到“钱唐山水接苏台,两地褰帷愧不才”,“褰帷”就是地方官视察民情的意思。诗人这句话是自谦之词,说之前在杭州任职,现在来到了苏州,两地山水十分相似,但是自己却没有什么才能。

 

岁暮寄微之三首(其一)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

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

这首诗写于宝历元年年末,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人主要感叹自己年过半百,玩兴不如从前。尾联提到“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意思是说在苏州任上的兴致已经不如两年前在杭州那么强了。

 

咏怀

苏杭自昔称名郡,牧守当今当好官。两地江山蹋得遍,五年风月咏将残

几时酒醆曾抛却,何处花枝不把看。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这首诗写于宝历二年,诗人已在苏州任职2年即将期满。诗人说苏杭两地自古以来就是名郡,在苏杭的5年游遍了两地山山水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诗情酒兴逐渐衰减。

 

喜罢郡

五年两郡亦堪嗟,偷出游山走看花。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

樽前免被催迎使,枕上休闻报坐衙。睡到午时欢到夜,回看官职是泥沙。

这首诗写于诗人卸任苏州刺史之际。诗人说五年时间十分短暂,从前的时间都在为朝廷工作,只能忙里偷闲去游山玩水,现在开始终于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1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2

中序擘騞3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4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5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6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7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8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9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10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11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12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13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14越艳西施化为土。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15

1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竹次第发声霓裳序初亦复如此

2散序六遍无拍故不舞也

3霍虢切

4中序始有拍亦名拍序

5四句皆霓裳舞之初态

6许飞琼萼绿华皆女仙也

7霓裳曲十二遍而终

8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惟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

9予自江州司马转忠州刺史

10自玲珑以下皆杭之妓名

11长恨歌云

12钱塘诗云

13开元中西凉府节度杨敬述造

14夫差女小玉死后形见于王其母抱之霏微若烟雾散空

15姢态苏妓之名

这首诗十分著名,作于宝历元年苏州刺史任上。诗的中间有一段提到了在杭州的时光。说到杭州的第二年才有心情欣赏歌舞,这是为什么?因为诗人来杭之前在京城任职,但是郁郁不得志,自请外放才到了杭州,所以开始时心情不会很好。随后提到了杭州的几位歌妓,她们善于演奏箜篌、筝、觱栗、笙等乐器,诗人亲自指导他们学习霓裳羽衣舞,之后常在虚白亭欣赏歌妓表演。这里的虚白亭就是《冷泉亭记》里提到的那座虚白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