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卖瓜的老王
卖瓜的老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3,251
  • 关注人气: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未都先生对《卖炭翁》的错误解读应该纠正

(2018-10-16 10:45:59)
标签:

杂谈

马未都先生对《卖炭翁》的错误解读应该纠正

        马未都先生是博物大家,博学多闻,见多识广,文笔和讲述都有独特的风格。我也很爱看马先生讲文物鉴赏和收藏的节目。但最近看到网上播出的马先生的一个短视频,其中说“历来对白居易的诗《卖炭翁》的解释都错了”。  不免有点儿吃惊。

        马先生可能是随机发挥,或许没有太当回事,然而,“不嫌事大”的小编做的标题实在有点儿耸人听闻:
        “我们所学的《卖炭翁》居然是错的”、
        “马未都批教科书,《卖炭翁》原来是这样的故事,我们都被骗了!”

        我大致查了一下,这个视频比较早的播出时间是2017年12月,但从网上我没有看到不同的意见。这就让人实在不能保持缄默了。因为涉及到教科书的“正”与“误”的问题,不是个很小的事儿。尤其在当今动辄“颠覆”的社会认知领域,如果出现明显错误的导向,其不良影响实在不可低估。夸张点儿说,可能会影响很多年轻人对历史的认知态度。因为其中大部分人已经没有耐心读书的习惯了,所以,由名人主导“颠覆”过去的结论,就很难再“颠覆”回来。然而这个必须颠覆回来的工作还是得有人做。

        我们还是从头说吧——

        白居易的《卖炭翁》曾经入选中学课本。很多伙伴很熟悉,甚至都能背诵,这首诗不长,原文是——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诗的特点是非常通俗易懂,因而也几乎不需要翻译。马先生虽说没有对这首诗提出异议,只是说历来对这首诗的解释错了。其实恕我直言,马先生还是不了解、也没有读懂这首诗。马先生的主要论点有两个:一是唐朝也是商品社会;二是:烧炭是低等级的劳动,丝织是高等级的劳动,因而,“半匹红绡一丈绫”,与一车炭的价值是等价的。因而不存在不平等交换的问题。马先生的推论是,如果是不等价交换,就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赔钱的话,明年就不来了...

        马先生并不是用史实作根据提出质疑,而是用简单的逻辑推论,乍一听似乎也有道理,但细究起来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里不讨论马先生所说的“唐朝也是商品社会”这个命题的严密程度。只从史实情况说,可以肯定,《卖炭翁》并没有写错,历来的解释也没有错,只是马先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白居易的这首诗所反映的,是唐朝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情况。也许马先生没有注意到,这首诗还有一个说明性的副标题——“苦宫市也”。

        “宫市”是什么?通俗点儿说,是唐朝中期一度实行的名义上的“皇家采购”,但实际情况是“只采不购”,或者可以叫做“采夺”才更恰当。所以,“宫市”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一种以皇权名义对人民实行残酷掠夺的方式。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二百三十五卷,就记载有唐德宗时期朝廷设立“宫市”的情况(见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治通鉴》第一千六百十六页):“先是宫中市外间物,令官吏主之,随给其直...其后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商贾有良货皆深匿之...”,这段话是说,开始还有点儿规矩,后来直接由采办的太监(白望)开启强买强卖模式...商人有了好的东西都深藏起来...为节省篇幅,我只针对马先生的论点,再摘引其中一句话:“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意思是说,动不动就用只值一百钱的物品买(换)人家值几千钱的物品。而且那些东西好多还是用红紫染料重新染的旧衣服和破烂的织品...

        如果说司马光毕竟是宋朝人,也许对唐朝的事儿还是“耳听为虚”,但这段记载却有实实在在的根据。仔细看这段文字,几乎完全是直接引用唐朝韩愈的原文。
       
        韩愈是与白居易同时代的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推崇为“一代文宗”,以敢于直言著称。与白居易一样,是宫市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应该对宫市的情况都是“眼见为实”的。他在《顺宗实录卷第二》中(见上海古籍出版社《韩愈全集》第369页,请注意是“实录”),有对宫市情况的详细描述。考虑篇幅和阅读简便,我也只摘引两句:“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而实夺之。”意思是,把货物拿到市上去卖,甚至有人干脆就是空手而归的。这名义上叫宫市,实际上就是抢。

        文中还实录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柴到城里去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就把柴拿过去,只给了几尺绢,还跟农夫要“门户费”,农夫无奈就用刚拿到的绢当门户费,宦官却不要,非得让农夫牵着驴送到宫里,农夫急的都哭了,说,我有父母妻子等着我卖了钱吃饭呢,现在我把柴白给你,不要钱都不行,我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忍不住就把那宦官打了一顿...这个故事,也被司马光收入《资治通鉴》。

        除此之外,史籍中关于宫市的记载还有很多,篇幅所限,难以一一列举。

        可以肯定,当时的情形并不是如马先生所想象的那样公平交易。而是赤裸裸的巧取豪夺。正如这首诗中所叙述的:“手把文书口称敕”——宦官手里拿着个貌似文件的东西,就可以“回车叱牛牵向北”——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宫使驱将惜不得”。而那“半匹红绡一丈绫”的成色怎么样,白居易没说,参照韩愈的记载,也可以想见是什么货色。退一步说,如果是公平交易,起码得是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吧?

        更直接的问题是,正如诗中所说的,这老翁从山中砍柴到烧炭,经历了十分艰苦的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全指望趁着天寒地冻,把这车炭卖个好价钱,用来吃饭穿衣。卖炭这天,从一大早到“日已高”,水米没打牙,已经是饥寒交迫,人饿牛乏,而这“绡”和“绫”究竟能不能变现还不得而知,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哪里还有什么“明年”?

        看来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有局限,博学如马先生者也不能例外。而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弥补,进而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对于马先生这样学者型的文化名人,也应该是有益的。当然,马先生现在上的节目很多,精力毕竟有限,对有些不太熟悉的知识来不及核实的情况也是有的。然而有个重要问题不容忽视,互联网传播的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像马先生这样有相当传播能量的人物,粉丝众多,哪怕只是出个小错儿,影响也可能是很大的。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其本意只是说不钻牛角尖的意思。并非对什么问题都不想弄出个所以然。所以他接着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君子耻于一事不知”,是一种学习的境界。遗憾的是在时下,“不求甚解”之风盛行。特别是无孔不入的“快餐文化”,把年轻人的人文历史知识弄的支离破碎,甚至无所适从。因此非常需要马先生这样影响广泛的文化人去做正本清源的工作。    

        出于以上考虑,尽管我对马先生十分崇敬,然而想想还是不能“为尊者讳”。我认为,指出马先生的小错误,而且是任何人都可能犯的小错误,并不会损害马先生的形象。相反,如果任凭谬种流传,反倒不是对马先生的真尊重。恳请马先生见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