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彻解《红楼梦》人文 |
《彻解红楼》〔125〕:红玉之恋
━━《第二十六回》解读之一
宝玉病时,贾芸带领家下小厮坐更看守,护理宝玉,小红自然也在护理人群之中。
其间,小红见賈芸手里的手帕像是自己的,待要问他,又不好问,待要放下,又放不下。犹豫不决,神魂不定。
“犹豫不决,神魂不定。”概括了康熙晚年为立哪一位“皇子”为太子,踌躇不定时的窘态。
这时佳蕙来了,借佳蕙之口,说出红玉有病:“又懒吃懒喝的,究竟怎么样?”
这是什么病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相思病。
红玉,根据脂砚斋提示:
显然,红玉,隐寓康熙。
晚年的康熙为立太子伤透了脑筋,成了一时的心病。
红玉对贾芸有意,暗透康熙对胤禛产生好感。
红玉在取笔路上遇到李嬷嬷。
李嬷嬤说:“好好的又看上了那个种树的什么芸哥儿雨哥儿的。”
脂砚在此批道:囫囵不解语。(甲·26F·ZⅡ1759)
这确实是一句囫囵不解语,似乎是说宝玉看上了“种树的”,不是的。
前边已写了,是红玉看上了。
红玉走到蜂腰桥,賈芸来了,真巧!
更巧的是:红玉、贾芸“四目恰相对”。
蜂腰桥,这个地名很怪,但此处却是红玉、贾芸“四目恰相对”的地方,回目中说“蜂腰桥设言传蜜意”,这是康熙对胤禛产生好感的一个地方。笔者认为“蜂腰桥”当在圆明园内。
当年,康熙常住在畅春园,离胤禛住的圆明园不远,胤禛韬光养晦,在圆明园大量种树种花,吸引康熙五次驾幸,就在这个过程中,康熙慢慢属意胤禛。
这个过程,曹頫很清楚,他用幻笔写出,用“囫囵不解语”来暗示。
贾芸、红玉故事,是作者仿《庄子》手法,通过这个故事暗喻康熙如何看上和选择了胤禛的?。
胤禛继位是《清史》中又一个大谜,胤禛到底是矫诏继位,还是正常继位?三百多年来人们说法不一,曹頫在他的《红楼梦》中公允地给出一个答案:即:康熙看上了胤禛。
贾芸、红玉故事就是详说此事。
高
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