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2022-04-10 11:15:08)
标签:

朱自清故居

扬州安乐巷

背影

荷塘月色

现代散文家

分类: 旅游美食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去年4月,笔者闲着无聊遂赴扬州老城区的皮市街转了转,计划着要去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故居走一走。
  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在皮市街、广陵路和湾子街转了一圈,还吃一碗扬州人喜欢的干拌面却没像扬州那样要碗腰花汤。
  从文昌中路进的皮市街后又从皮市街出来,沿着文昌中路东关小学东侧拐进了居民小区,按着路牌提示走进在扬州老城里还算比较“宽畅”的安乐巷。小巷两侧保留不少青砖黛瓦的民居老建筑。朱自清故居位于小巷中段,门牌27号。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故居建于清末,正门朝东紧邻小巷,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天井一方,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故居有点类似北方的四合院,却属扬州传统民居“三合院”的一种变体。
  朱家自1903年迁居扬州,曾先后在扬州的天宁门街、弥陀巷、皮市街、琼花观、安乐巷等地居住。安乐巷27号是朱家居住时间最久,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
  1992年,修缮、复原27号故居并对外开放。2002年,收回29号原房东住宅予以修缮用作朱自清生平展厅,同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82年市保单位,2006年国保单位。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朱自清之名是他入北大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入故居,右手为磨砖贴面八角小门,有南向客座两间和小院,朱自清当年于此居住。书房和卧室保持了当年的原始原貌,西墙上的画像是朱自清身前遗物。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入二道门是第一进,堂屋为客厅,两侧是朱自清父母及儿女的住处。室外薄砖铺地,条石镶边,砖墙细瓦,雕花屏门;室内案几、条桌、字画、家具等,房间里的陈设均依当年进行复原,许多物件由朱氏后人捐赠。
  朱自清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小官,家境还算优渥。岂料家中生变,祖母去逝、父亲卸任、变卖家产,生活陷落窘境。《背影》一文中有所提及。祖孙三代人租屋度日并不宽裕,朱自清提前毕业做了教师挣钱补贴家用。故居所现可以感知一二。
  第二进是朱自清生平展。这个院落是安乐巷29号,非朱家当年居住之所。院内数株挺拔的翠竹,竹自青,人自正。庭院西侧一座朱自清坐姿雕像,荷塘月色的场景。由于时间关系,笔者未能细细观看陈列的内容,勿勿而过。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身影依然可见,访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一代文学巨匠。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背影》《荷塘月色》等,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朱自清的散文国文课本的必选之作。笔者也记不清当年读的徐中玉的《大学语文》(淡黄带竹子的封面)中好像有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民主战士和爱国主义者。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气节、风骨和精神长久以来被人们所尊崇,与当今的文人相比他那清癯儒雅的身影依然傲骨挺拔、清晰可见。

文/图:无翅之鹰
2022年4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