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上海十六台火车头⑫--驶往老上海滩的怀旧列车

标签:
杂谈车墩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 |
▼车墩影视基地又名上海影视乐园,是上海影视(集团)公司花费了逾15亿人民币,建造在上海松江区的车墩镇,一期工程在1998年竣工。这里是一个微缩版的老上海,除了为上海滩主题的影视剧提供了拍摄场景,也让人们重睹了旧上海五光十色的风情。

▼上海是中国第2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由英商经营的自静安寺至上海总会(今外滩东风饭店)的有轨电车线路于1908年正式通车营业。这是上海的第一条公共交通线路,比大连早一年,比天津晚两年。到1927年底,市区已有有轨电车线路22条,日均运客达48.6万人次。由市中心向四周延伸的有轨电车,不仅给上海人带来了行路之便,也传递着都市生活快速的节奏。
▼1975年12月1日,运营了近70年的有轨电车,上海最后一条线路3路(虹口公园至五角场)被拆除,传统有轨电车身上散发着那种经典怀旧的气质,就此告别了上海滩。
▼原以为从此后只能在人民广场地下的1930风情街,才能看到它模拟的身影。不曾想,到2009年底,阔别上海34年的有轨电车就又重现上海街头,但是开通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它,除了上下班时间之外,客流稀少。加之车辆来自法国劳尔公司(3000万元/辆),后续维护用大部分零件需进口,高昂的配件价格(一把小钥匙就要100欧元)令经营方难以承受。几年下来,经营已入不敷出。而在松江,依然规划着总长约90公里的6条线路。作为上海市首条国产现代化有轨电车(拟用明黄色的蚕宝宝造型)的T1、T2线,预计2017年就能建成运营。
▼下图摘自网络,为19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外滩。一战结束后,1924年为纪念上海的英、法、俄、意等国侨民赴欧从戎的阵亡者而建的宏大欧战纪念碑,曾在黄浦江边勾画出了一个庄严而生动的空中轮廓。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公共租界,作为敌对国标志性的建筑物,被日本占领当局拆毁。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日军虽将拆下后尚保留着的女神像归还给了英国领事馆,但时过境迁,外国租界已经收回,而重建又需巨额经费,已难以考虑和实施恢复这个纪念碑。于是它成了历史记忆中的一个旧上海名迹。
▼外形有点像外白渡桥的浙江路桥,老上海人也叫它“垃圾桥”。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河上已建有33座桥,这是仅存的第二座钢结构老桥,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这座桥是苏州河从外白渡桥过来的第七座桥,远离观光景点,不太为外来游客所熟知。
▼但车墩影视基地的这座浙江路桥,却曾在《飞虎神鹰》《新上海滩》《五号特工组》《上海王》《新上海滩》《飘帅》等多个电视剧中出现,其中,琼瑶的《情深深雨濛濛》中有个场景,赵薇扮演的陆依萍,就是从浙江路桥上跳下的。

▼典型的香浓馥郁的生活,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以广告居多的。

▼影视基地的街道虽是按旧上海的布局做的,但其实很多只是个空壳子,也就看看外表而已。那个浪漫又有异国情调的老上海旧法租界还是得去徐汇区一带寻觅的为好。

▼说到底,投影的美丽还是来源其个体。

▼即便投射到古旧的位面,也不掩其魅力的,可称之为本色。

▼这里虽然没有其他影城的宏大,但80元的价格还是相对地便宜许多。在园内逛闲着、拍一些穿越的片子,感觉好就行了。这影视乐园论好不好玩,还真的是因人而异,很难界定呢.....

▼虽然地方偏远,周围荒凉了一些,管理也不是特别完善,但过来看到了这些还是颇有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