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槐里园丁N
槐里园丁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00,123
  • 关注人气:3,2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择主为何选择了实力最弱的刘备?

(2018-11-16 07:01:41)
标签:

诸葛亮择主

不甘心一辈子躬耕垄亩

本人非出山不可

诸葛亮择主为何选择了实力最弱的刘备?



建安二年(197年),年仅17岁的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由豫章来到荆州。但没过多久诸葛玄就因病去世,诸葛亮便在离襄阳不远的隆中隐居下来。

一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才出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也就是说,诸葛亮在隆中前后隐居了十年之久。

公元200年,在经过官渡之战后,兵强马壮的曹操基本上牢牢控制了北方。孙策、孙权兄弟也趁曹操忙于平定北方之机,占据了江东。襄阳在长江以北,离曹操军事活动的中心很近,顺长江而下可直达孙权的割据地,因而襄阳一带消息很灵通。

诸葛亮虽躬耕垄亩,但广结流落在襄阳避难的天下名士,讨论天下形势,对天下时局有精辟的见解。以后向刘备提出的《隆中对》,就是他多年苦心深研的结果。

然而,从197到207年间,诸葛亮为什么不出山投靠北方军阀曹操、袁绍,或南方军阀孙策、孙权呢?

诸葛亮真的打算做一名隐士吗?

史家一般根据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段表白,解释诸葛亮这时不出山的个人动机,以为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主要是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他有浓厚的非刘氏不能称帝的传统忠君思想。老王以为不然。

诸葛亮躬耕垄亩时,并非打算做一个真正的隐士,他常常以《梁父吟》激励自己并自比管仲、乐毅,而管、乐是春秋战国时期为名相名将,这表示他有雄心壮志,决不甘心一辈子躬耕垄亩。

诸葛亮不仅不甘心一辈子躬耕垄亩,而且不屑顾于刺史郡守,其抱负和志向是远大的。可见,不论刘备是否三顾茅庐,诸葛亮本人非出山不可,这是绝对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靠曹操?

先看时下曹操的形势。早在建安初年,曹操身边已形成了强大而有力的政治、军事集团,一时人才济济。比如文士,他就先后网罗了荀彧、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等当世名士。

而此时诸葛亮年仅十七岁,生活上还得依靠其叔父支持,政治上更谈不上独立了。所以,即使诸葛亮投奔曹操,受到曹操的重用,但也不会有管仲、乐毅之尊。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靠孙权?

再看孙权。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死后,孙权领其众,曹操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政权内部关系比较复杂。在孙权占领江东之前,江东各郡县已被一些地方豪强大族垄断。掌握江东地方大权的,主要是吴郡的顾、陆、朱、张。以后的吴国政权,不仅承认以顾、陆、朱、张为首的地方豪强权力,还得让他们在中央政治集团中占据很高的权力位置,如垂相、重要的地方驻军首领等。据统计,孙吴时期顾、陆、朱、张做郡吏的有千余人,陆氏一家就出了二相、五侯、十多个将军。

张昭曾经向孙权举荐诸葛亮,但诸葛亮不肯留在东吴,有人问他为什么,诸葛亮说:“孙将军确实是一方雄主,然而观察他的度量,虽然可以任用我,但不会最大化发挥我的作用。因此我不想留在东吴。”

其实,诸葛亮留在孙吴,有他有利条件的一面:

1、孙吴地域辽阔,远远超过蜀一州之地,又有长江之险,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江东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兵源充足,为政治家施展才能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

2、由于吴姓地方势力强大,在孙吴中央政权中,孙权尽力排斥江东大族的力量,重用北方籍的将领、谋士,凭这股北方派政治力量与江东大族势力抗衡。这种用人路线在孙权统治前期尤为明显。象诸葛亮这样文武之才兼备、享有“卧龙”声誉的北方籍人物,一定会得到孙权重用的。

3、诸葛亮之兄诸葛瑾是孙吴重臣,诸葛亮到孙吴后,可以利用诸葛瑾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

但诸葛亮没有投靠孙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能重用诸葛亮,但不能使他尽其才。另外,孙权自己的权力受到江东大族的掣肘,重要的军国大事都得征询江东大族的意见,不能随心所欲。因此,葛诸亮若到了孙吴,无论孙权如何重用他,他的权力也必然要受到强大的地方势力左右,不可能象管仲、乐毅那样施展宏大的政治抱负。

诸葛亮为何最终选择了刘备?

刘备是当时北方军阀势力中最弱小的一支,诸葛亮投靠他时,刘备手下只有数千人马。况且这支力量被曹操追得东奔西逃,几有被消灭的可能,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身边只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缺乏运筹帷幄、策划方略的帅才人物。

当刘备由于屡败,连自己也得依靠别人故很难搜罗大批文武之才,有志之士也多不愿投奔他。但刘备有他独有的特点:

1、刘备是西汉高祖的后裔,比曹操这种“阉类遗丑”的名声要好得多。在刘氏王朝四百多年的统治中,刘家天下的正统思想久久存在着。因此,在社会动乱、人心惶惶的情况下,具有抚慰人心的号召力。

2、刘备不是袁绍、刘表那样的庸才,连曹操都称赞刘备是当世英雄 。也只有这种胸怀统一天下之志的英雄,才可能有识才、用才、尽才的胸襟。

3、刘备的性格特征是“宽厚”、“仁义”。北方大军阀袁绍评价刘备“弘雅有信义”。刘备这种宽仁大度的胸怀,使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为当时的士人所重。

在这个君臣、主从之间互相选择的过程中,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其原因有四:

1、就是上文所述的刘备那种宽宏大量、忠厚仁义、以诚待士的性格。

2、时下刘备的处境对于诸葛亮而言,正是使他立即获得信任、掌握重权的有利时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