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寒儒的2020年
(2020-12-31 07:13:07)
标签:
档案档案学法律史历史文化 |
分类: 寒儒原创 |
年终岁尾,按照规定,得写个年度的个人总结,似乎已经写了16次了,本次显得格外与前不同。一年下来,似乎干的事情很多,又似乎没有成效,但一直是马不停蹄、永无休止的忙碌......
1.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自评上教授以来,一直是历史学院给本科生授课最多的教授,这是骄傲!具体在教学方面,讲授《中国档案史》(本)、《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硕)、《档案学概论》(本,与王毅老师合上)课程,指导4名硕士生毕业(3名档案学硕士研究生、1名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1名法律史博士研究生,新招收5名硕士研究生,指导2名同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此外,9月10日在“辽海讲坛”开讲《盛京瑰宝<黑图档>记载中的清代盛京记忆》1次,在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做线上下线的学术讲座。下半年开通了“档案学家的日常”的微信公众号,组建了“《黑图档》整理与研究工作坊”并顺利持续地开展活动,初见成效。
2.除了教学,就是研究了,永远绕不开的话题。(1)在科研项目方面,获得2020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嘉道咸三朝<黑图档>研究》;获得2021年辽宁省社科联立项项目《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与清代东北史研究》;获得2020年辽宁省档案局科技项目《<黑图档>所见文溯阁保护与修缮研究》;获批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时代<中国档案史>课程中的思政教学》1项;获批辽宁大学学科建设项目1《<黑图档·咸丰朝>整理与研究》项。(2)科研论著方面,出版教材《档案学论著结题》(中国档案学会资助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出版《中国档案志研究》(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在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中国档案研究》辑刊第八辑、第九辑(因受疫情影响,出版社将其推迟到2021年出版)并在《档案学研究》《北京档案》《辽宁大学学报》《浙江档案》《档案管理》《兰台世界》《山西档案》《档案》《满族研究》《四川档案》等学术期刊等发表24篇论文,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全文转载,其中校A两篇,校C两篇,北核5篇。最大的成就是推荐12名同学(3名本科9名硕士)在《兰台世界》开设“辽宁大学学生优秀论文专栏”发表12篇学术论文,有力的支持了学科评估,以后还会继续下去!
3.参加会议方面,2020年10月24日在云南大学参加“第三届全国民族档案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回顾与前瞻—档案学视域下的清代少数民族档案整理与研究》;2020年10月31-11月2日参加在贵州师范学院参加全国高校档案系主任会议暨中国档案学会基础理论委员会工作会议;11月6日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档案学者学术论坛”并作大会主题发言《多元视角下清代档案整理与研究的思考》;11月7日参加“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人才培养高端论坛”,11月28日参加“第二届东北地区档案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数字时代清代档案整理与研究的几点思考》;12月3-4日参加中国档案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12月12日参加南开大学举办的“第九届青年法史论坛”,因小区突然停电,由博士生姜珊代为宣读论文《伦理与法制——<黑图档·嘉庆朝>内盛京地区服制案例的考察》。2021年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在辽宁大学召开,2021年也是辽宁大学档案学专业创办40周年,我们也会举办专门的系列活动。
4.在教学科研奖励方面,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三等奖,获得辽宁省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获得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中国档案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辽宁省档案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5.当选为中国档案学会理事,当选辽宁省图书馆理事,入选辽宁省档案专家库(辽大档案学系共7位老师入选,这算是团队建设的一个成就吧)。
以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除此之外,其实还做了好多好多,比如一流课程申报、一流专业建设,比如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估、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评估,比如人才引进、教师转岗......其实,想做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因疫情影响不得不推迟或者取消,好在也都能理解。
2020年即将远去,未来的2021年,将继续奋斗!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