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稀罕的晚清绝版《北洋33年·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珍赏

(2018-11-30 17:16:46)
标签:

此版

历史

文化

图片

http://s11/mw690/0060oebqzy7puN9iynM2a&690

   此币雕模深峻,架构平衡,书法流畅。银币正面珠圈内镌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缘环镌满文(光绪元宝)四字,下缘环镌“库平一两”四字;左右分别镌铸“北·洋”二字。二字上方各镌一园点。币背面中镌一“坐龙图”,“龙图”四周环镌“祥云纹”;上下缘环镌英文及阿拉伯数字“33RD YEAR OF KUANG HSü  PEI YANG,(中译为:北洋·光绪第33年)”。下缘英文“PEI YANG(北洋)”左右上两側各镌一园点。

背景:

“北洋”在历史上,有几种解说。

   一说“北洋”是泛指我国“河北”及“山东”等沿海各省。

  二说“北洋”是现在的“河北省”。 其因是由于历届“北洋大臣”驻地都在“天津”,加之历届“北洋大臣”又兼任“直隶总督”之职,故实际上的“北洋”,亦即是现在的“河北省”。  

   三说“北洋”是现在“天津市”的旧称,在清代被称为“直隶省”,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

  “北洋机器局”历经多次更名。先是“北洋机器局”又称(军火制造总局)或(天津军火机器制造局),是清代早期的现代化兵工厂,由“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等人于1867年创办,1870年由“李鸿章”接办。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附属于(北洋机器局)的铸钱局(宝津局)。初始铸钱设备部分由“北洋机器局(军火制造总局)”提供,一部分从英国进口,致此开始铸造机制钱币(铜币)。1903年至1908年“北洋铸钱局”又先后更名为“(北洋直隶户部造币北分厂);(北洋铸造银元总局);(天津机器铸钱局);(度支部造币津厂);(天津造币总厂)”等。

   当时,清政府在西方先进工业的影响下,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准许各省仿铸西式银币。当时,广东省(1889年))率先行之。而时任北洋大臣的“王文韶”也不甘落后,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令其(北洋机器局)试铸银币。(北洋机器局)接令后,于当年(1896年)七月铸造了一套以“圆”为单位的银币。面额有“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半角”等五种面值。此套银币系(北洋机器局)的首铸银币。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清政府决定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所有,于同年六月在“北平(今北京)”筹办了(京局造币厂)。(京局造币厂)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式铸造了“京局制造(光绪元宝)”系例银币。后因“庚子”之乱,(京局造币厂)被焚毁而停铸。

    经“庚子”之乱后,在督造官吏“李鸿章,王文韶,周学熙,荣禄”等重臣上奏朝廷后,“北洋机器局”又得以获准继续铸造钱币权。后“北洋机器局”更名为(北洋铸造银元总局),其后所铸钱币都镌为“北洋造”。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造币津厂·原(北洋铸造银元总局)”按清政府制定的《银币分量成色章程》试铸了(库平一两)的“光绪元宝“”银币。此版币分“龙珠火球有点”和“龙珠火球无点”版式。谁料此(一两)币刚一问世,却不为世人所接受,朝廷即刻令其停铸,已铸成的被查封库存,并令其不得发行流通。故此版“一两”就成了晚清“度支部造币津厂”的绝版(一两)银币。

   清末的机铸银币,历来都极受泉界藏者的追捧。特别是其中的《光绪元宝(库品一两)》一直都有着崇高的声誉。也是泉界朋友梦寐以求的追逐对象。

       

http://s3/mw690/0060oebqzy7puNteWjgd2&690
                                        43.3mm**2.5mm**37.21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