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青林知青
青林知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29,125
  • 关注人气:2,5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邓通:因皇帝一个梦而成为汉朝首富

(2022-06-02 19:29:45)
分类: 历史杂谈

邓通:西汉列首富,饿死人谁怜

黄头郎君忽有钱,王侯公卿皆比肩。

尔钱来何路,乃敢凌豪贤。

古无不崩之铜山。

日中有钱人所羡,日夕饿死人谁怜。

这是清代诗人屈复写的一首咏《邓通钱》的古诗,简洁地叙述了西汉富甲天下的邓通,最后三句的警世之言,让人们在认识这位暴发户的同时,以一句“古无不崩之铜山”,道出了一个很浅显,而很多人又不以为是的哲理。

邓通按说实在是个小人物,如很多骤然发迹的人一样,后来的他也是福从天降,一个很偶然的机遇,让他成为富可敌国的首富,但是,所谓祝福相依,白云苍狗,又在不经意间,一切化为乌有,最后竟“终死饥”,被活活地饿死了。

他的知名度还算是很高的,有一句撩妹的经典语言叫做“潘驴邓小闲”,是《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大名鼎鼎的拉皮条高人,唆使西门庆和潘金莲苟合的王婆总结出来的,这其中的“邓”便是指这邓通,至于其他的意思,事关风化,就不作解释了,网上一查便知。

在收藏界的泉友中,他的名声亦颇为响亮,因为有一种汉代钱币叫做“邓通钱”,以成色好又寻觅难而大受青睐,如果没有这枚钱币,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钱币玩家。

邓通是汉文帝时期的人,生于蜀郡南安,也就是我们四川乐山人,出生时,因为村北的官道刚修好,看着驿骑飞驰、四方辐辏,让一直只有三个女儿,总盼着能有个儿子的邓大老爷很是开心,故而为其取名为通,亦有通达发迹的期冀之意。

乐山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及大渡河的三江交汇处,邓通从小便在江边嬉戏,故而水性特好,书没读通,却弄通了水上的技艺,成为一个弄水撑船的行家里手,直让邓老太爷哭笑不得。

为了出人头地,所以,他北越剑阁,翻秦岭,下汉中,来到长安,但是,在当时,要想混个一官半职,光有钱还不行的,毕竟不是如汉末灵桓之际,用钱能买官的,必须要有官府的征召,或郡县以上级的举荐才行,而他一个来自偏僻之地的人,举目无亲,那是想也不要想的。

好在,他有一身的力气,又有极好的水上功夫,于是便去宫中做了一名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说穿了,与船把式无甚区别,连个弼马温的边都不沾。

汉文帝在守成的帝王中肯定是排在第一线的君主了,他行“黄老之治”,与民生息,开“文景之治”,但是,他本人却很迷信,曾半夜召来大才子贾谊谈论此道,以至于李商隐有诗曰:“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日,他突然做了个梦,他自己成仙飞天,在最后关头却费尽力气,怎么也上不去,紧急时刻,一位腰间系着一根黄带子,而且是身后打了个结花的人推了他一把,使他得以登临天界,为此,他就让手下去找这样的人,正好,在湖边看见一样打扮俊美的后生,与他梦中之人一般无二,这人就是邓通。

而且,邓通的名字也很讨巧,“邓犹登也”,通即通天,邓通者,“登通也”,此岂非天意;于是,这驾船的老大,瞬间便来到了文帝的身边,成为他须臾不离的宠臣,得封上大夫。

官是当了,但这也就是个名誉,享受其待遇,仅此而已,因为没有任何资料说邓通仗势欺人,或残害忠良一类的事,而且他有何作为亦无一字记载,《史记》中只是说,“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看来,他也就是一个陪皇帝玩耍之人。

“游戏”这个词看似简单,但说来也很复杂,有很多的意思,大概是玩耍、游玩,或者嬉戏等诸多的解释,而后来有些人便说这邓通和文帝是“出柜”,而且更进一步地推论,刘氏皇帝一家几乎都有这一倾向,这个我觉得就有点牵强了。

司马迁对邓通的评价有二,一是“通亦愿谨,不好外交。”就是说,邓通很谨慎,不交结官员,这是对他的肯定,不张扬,不结党营私,一般的宠臣能做到这点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再一个就是“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这其实同上一句的意思有共通之处,说的是邓通不像很多佞臣一样,揽权作势,也从不推荐官员以作羽翼,只知道让皇帝吃好喝好地开心,舒服,这就是邓通的基本形象。

“荐士”,为国家推荐治国人才也,邓通应该知道自己的斤两,他也知道自己这官职的来历是被人所侧目,所以,他很是收敛,这肯定是有自知之明的行事原则。

至于“媚上”,这个就有些不好说了,对于臣子来说,让皇帝开心肯定是有其目的,一是自保,二是升官,而这两者同邓通的关系不大,总不能指望邓通能同包拯或张居正一样,黑着脸去劝诫皇帝,他没这能力,也不是他的职责。

汉文帝对邓通的好那是没得说的,“赏赐通巨万以十数。”作为历史上仅有的几位穿补丁衣服的皇帝来说,汉文帝的节俭是出了名的,能对邓通如此地大方,也是很罕见了。

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汉文帝对邓通的喜爱,是大大超乎正常范围了,所以才有了“男宠”一说,如后来汉哀帝的“断袖之癖”一样。

不过,这点赏赐对后来的邓通来说,实在是如同几滴毛毛雨,他的巨富,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汉文帝的赌气,这是缘自于一次相面的游戏。

史载:“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这段文言文很好理解,说的是皇帝赐其可以自铸钱而通行天下,何能不富,至于有人说,这是一种制衡朝臣之术,也是为后来的太子上位立威埋下的伏笔,如同后世乾隆之和珅一样,我只能说,你想多了,用我们四川话说,叫做“假老练”。

钱币的发行乃国之命脉,历来都是由国家掌控,但是在西汉初年却是个特例,因为当时实行的是郡县制和诸侯国双轨并行,各诸侯都在铸钱,所以钱制混乱,其中以当时据江左,后来发动“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发行最多,也是他军力鼎盛的经济后盾。

赐给一座铜山并允许其铸钱,这就相当于给了邓通一台印钞机,想要印多少就印多少,可以说邓通是代西汉中央政府发行货币了,为了保证钱币的成色,他可以说是谨小慎微,确保在中央控制的范围内能认可和流通。

邓通钱在泉界极好辨识,它币制规整,虽然是常见的外圆内方半两钱,但却有个极为独特之处,即在正面的上下两端均有一个突出平面的凸形,这是邓通在正常的成色和重量之外,另外加附的“红利”。

《史记》中有载,“邓氏钱,遍天下”,就是说,这钱是比普通正常的钱要更重一些,当然百姓们更愿意使用,也保证和促进了国家银行的正常运行;就这点来说,邓通做得是很到位的,难怪乎汉文帝对他宠爱有加。

而邓通对汉文帝也是竭尽全力地关爱,当然,也可以说投桃报李,或者如不齿他的人言,是恶心的巴结,这是来自于正史记载的一件事,让人看着很有些恶心的感觉。

据《史记》载“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

“痈”,中医是指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肿、脓、溃,很是疼痛,汉文帝得了这病,当然是痛苦不堪,于是,邓通便为之吸吮,文帝很感动。

后来太子来了,文帝不知是想试探还是什么原因,让太子来吸,太子自是感觉好恶心,面有难色;当他听说邓通的所为后,心中一方面感到惭愧,但却也由此对邓通产生了怨恨。

司马迁并没有说文帝的“痈”是长在哪个位置,但后世很多人说是痣疮,我是不知依据何来,不敢乱说,反正太子从此是同邓通结下了梁子。

可惜,汉文帝短命,四十多岁便去世了,后来的太子刘启成了汉景帝,上位伊始,立即着手清算邓通,不但免了人的官职,还抄没了他所有的家产,邓通竟流落街头。

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看他可怜,施给他一些衣食,但马上便会被监管邓通的小吏没收,“一簪不得著身”,“竟不得名一钱”,后来便“寄死人家”,果然应验了当年相面之人的谶言。

邓通是被司马迁列入《佞幸列传》的,所谓“佞幸”,指的是那些无才无德,专以谄媚事主而受到宠幸的臣子,当然是被人所不齿,在这个列传中,司马迁共列了十个人,邓通自在其。

后人依据这些人来对应其主子,得出了“汉朝10个皇帝9个弯”的结论;于是,刘邦,文、景帝等等,一个个都“弯”了过去,甚至包括历史上“最具男人味”的汉武帝,也不幸中枪,都成了喜好男色的君王。

我认为这是一种曲解,司马迁只是瞧不起那些靠“不正当”途径的上位之人,他所的史记虽然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却也是带着浓重的个人喜好之色彩。

他的经历和人生的不幸,使得他喜欢的悲情英雄,如乌江自刎的项羽,刺秦失败的荆轲,不得封侯的李广等等,对依靠偶然机遇而骤富的邓通一流,当然没有多少好言语的,但是要知道,在这《佞幸列传》中,还有两位名气更大之人,他们是卫青和霍去病。

我并不是喜欢邓通,我只是觉得他有些冤枉,因为我实在看不出他有何恶行,反而还是一位颇知进退之人,汉景帝对邓通的报复,也有心胸狭隘之嫌。

现在的人,可以允许勾践尝粪的虚伪,赞其为卧薪尝胆,成为历史上最励志的事例;却看不惯邓通吮痈的真诚,谓之是谄谀媚上,成为后世“佞幸之臣”的投机分子,这是不是很有些不公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