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行之三我心中最美的徒步线路清江古河床

(2018-08-31 08:39:07)
标签:

旅游


2018619

 

    为方便古河床的游览,我们住进了深山里的一个小山村——交椅台村。

    这个村子的进山路和出山路都是在陡峭山坡面上S形的一条公路上进进出出的。

    这样的山路,我们的大巴车根本没有办法进,只得山里人家出小车,把我们接进山。

    接我们的师傅也是这个村的,今年45岁,已经是4岁外孙女的姥爷了。

    他家在村头有两家客栈,一家新建的,一家是旧楼。两家客栈的名字都是叫做“古河床客栈”。

    我们是住在龙门客栈。

    四层小楼房,房间走廊是通透的。背靠在山上。一侧和左前方是有楼房高的竹子和其他高大的树木。

    夜里各种虫鸣此起彼伏,像一场盛大的交响音乐会。

    山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夜里竟然不用空调,非常舒适。

    早起朝走廊上看了一眼,喜人了:满走廊绿色的小蚂蚱。

    公路对面也是山。

    这个山村就是被四面的高山包围在其中的。

    公路斜对面有条向山里去的小路。侠客行BOOS说,我们的徒步就是从这条小路上出发的。

    清晨,我在那条小路上走了个来回,来感受一下山里原始野性的美。

    8.00准时出发。

    这次徒步清江古河床,我们走的是小环绕。起点:一龙门——草坪——二龙门——三龙门——独家寨——银河洞——古河床(走一部分)——原路返回独家寨——从独家寨左手边方向返回住处。时间整4个小时。

    这条线路没有人烟,只有蜿蜒的小路和一个个通透的可穿行的溶洞。

    穿过一龙门后,宽敞的空间让人豁然开朗。四面是陡峭的崖壁,像天坑一样的中间位置就是一个天然的大草场,绿草茵茵,野花点点。一头半大的牛犊子悠闲的吃着草,对着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大呼小叫的一群人头不抬眼不睁神不乱,淡定如泰山。

    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让我想到了陶渊明对桃花源的描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从一龙洞返回要从直立一样的梯子上爬过,上山来又是另一种景象。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身处绿草与野花中,聆听着鸟啼虫鸣,嗅着淡淡的花香,感觉如同神仙一般的享受。这种原始和古朴的要素,都神秘的符合了我们这一群户外人的探险情怀。

    就这样,我们过了二龙门、三龙门到了独家寨。

    体力真的不如以前了。

    按以往无论如何也要到独家寨上去看一看,可是现在只剩下了气喘吁吁,就坐在那儿望寨兴叹了。

    听那儿的人讲,寨上现在住的是老两口,生活很艰难,但却坚决不出山。

    绝世美景和艰难的人生都浓缩在了这里。古河床浓缩的是一个地区的地貌景象,独家寨浓缩的则是一个群体的苦难。我想,独家寨如果会说话,它会说:除了关注,你什么都不用说。这也是一种自尊。

    翻过独家寨身边的山,就下到了古河床的河道了。

    这就是古时候清江留下来的一条河床了。

    这是一条早已没有了明流的河床。标识牌有介绍说:早期的地表河道,因为造山运动,地壳上升,地表河进入了地下伏流段,原来的河床干枯了,就形成了我们眼前的古河床了。

    看着宽敞空旷的河床,我能想象出当年清江的浩瀚、浩荡和汹涌的气势。

    时过境迁,那份气势在地球的变迁过程中戾气消尽,只剩下了一段温柔气息浓郁的生活载体。

    之所以说它温柔,是因为虽然河床干枯岩石裸露,但是残留的植被像是一条绿茸茸的毯子覆盖在节理分明的岩石上。那些横条状的纹理一层一层的,绿毯子也就一层一层的凹凸不平的铺展着。站在这条绿毯子上,听空山鸟语,闻草木幽香,真是山风徐来,我自成仙了。

    我们几个就这样摇摆着在古河床中穿越。不时就有几个幽深不见底的落水洞出现在必经的路上。近前探望,深不见底。小心的绕过它们。

    走了也就是千米左右,没有再往前走。这一段我理解为应该是古河床的核心地段。

    坐在这儿,享受着峡谷般该有的凉意很是感慨:这儿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历史的痕迹,这痕迹告诉我们,清江从远古走来,留下了一段佳话后消声匿迹,又以另一种方式欢快的向未来走去,去完成另一种佳话。这就是它那豪放不羁与我心灵自由的完美和谐的体现。

    前面的古河床到底还有多远不去探讨了,返回后走进了银水洞去享受沁心的凉意。

    坐在洞里的石块上,静静的看着洞顶渗出来的水滴,叮咚叮咚的滴在洞里的水潭中 ,那种声音在空旷的洞厅里轻声回响,我想到了一个词——天籁。

    真的是很奇妙。坐在这里,心里是那样的平静。看着这地球变迁留下来的各种符号——比整个中国文明都要遥远很多的遗迹,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幸福。我在人生匆匆的一瞬间,能有幸与这古老亲密接触,并呢喃对话,心灵旷然。

    古老给我的箴言: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快乐的每一天才是硬道理。

     一个小环绕的古河床,我们经过了峡谷、草地、溶洞、山间客栈、民居和小路。历经了远古和今朝,也给了户外爱好者一个响亮的口号——徒步远方,只要自由。



我们就住在这个小山村。凌晨,莱西摄影大咖封江南爬到山上拍下的朝霞

http://s4/mw690/005Nm8h9zy7nfLqyWj173&690

早餐在这儿吃的

http://s2/mw690/005Nm8h9zy7nfL3V8gV01&690



还没有出发前,在这儿走走,吸收一下新鲜空气
http://s12/mw690/005Nm8h9zy7nfLkfWtl2b&690


前面建筑处,离一龙洞的洞口就很近了
http://s14/mw690/005Nm8h9zy7nfL3ZXsN8d&690


随处可见的石灰岩溶洞
http://s1/mw690/005Nm8h9zy7nfL4h9Fm40&690


一龙洞入口
http://s4/mw690/005Nm8h9zy7nfL4nTV193&690


一龙洞出口
http://s12/mw690/005Nm8h9zy7nfL4rJTteb&690


一龙洞出口后就是一片大草坪
http://s5/mw690/005Nm8h9zy7nfL4Hcnq24&690


对面的山坡是好汉坡。今天我们的小环绕就不走那儿了。

http://s6/mw690/005Nm8h9zy7nfL4zcr345&690


和谐漂亮的田园风景
http://s15/mw690/005Nm8h9zy7nfLzo6S2fe&690


好汉坡前留影
http://s14/mw690/005Nm8h9zy7nfLBqXtred&690


背对一龙洞出口留影
http://s7/mw690/005Nm8h9zy7nfLDqVZId6&690


从这儿爬上去,去二龙洞


http://s2/mw690/005Nm8h9zy7nfL4DP2Ne1&690


还要爬这竹杆搭建的天梯
http://s3/mw690/005Nm8h9zy7nfLIpUmma2&690


上山来是一间客栈。很简陋
http://s13/mw690/005Nm8h9zy7nfLKOK5eac&690


再走不多远,就来到一农户。是一位民歌爱好者,曾上过星光大道栏目

http://s15/mw690/005Nm8h9zy7nfL4I0lU8e&690


从歌手家继续下山
http://s5/mw690/005Nm8h9zy7nfLOkcokf4&690


二龙洞的入口
http://s4/mw690/005Nm8h9zy7nfL4NhTRe3&690


二龙洞的出口
http://s6/mw690/005Nm8h9zy7nfL550Wha5&690


二龙洞外面的景色
http://s10/mw690/005Nm8h9zy7nfL4YOPnf9&690


三龙洞洞前的石灰岩溶洞
http://s10/mw690/005Nm8h9zy7nfL533zr39&690


三龙洞的出口
http://s6/mw690/005Nm8h9zy7nfL5i2mFa5&690


三龙洞出来后远处的是独家寨
http://s9/mw690/005Nm8h9zy7nfL5b6ti88&690


http://s12/mw690/005Nm8h9zy7nfL5fvK3db&690


回望三龙洞出口

http://s9/mw690/005Nm8h9zy7nfLcTiGce8&690


从独家寨爬上山来后的一段山路
http://s6/mw690/005Nm8h9zy7nfLTtXCJ35&690


银水洞
http://s2/mw690/005Nm8h9zy7nfLcZ7BT81&690


古河床河沿的植被
http://s8/mw690/005Nm8h9zy7nfLdeJoP77&690


http://s15/mw690/005Nm8h9zy7nfLViS862e&690


古河床上的落水洞
http://s3/mw690/005Nm8h9zy7nfLd8hiia2&690


坑坑洼洼的古河床
http://s4/mw690/005Nm8h9zy7nfLdnQNJ53&690



坐在银水洞里看外面的风景
http://s7/mw690/005Nm8h9zy7nfLdhfEOc6&690


大家看一看,像不像一位伟人的头像
http://s5/mw690/005Nm8h9zy7nfLYC4WE34&690


在银水洞拍的倒影
http://s2/mw690/005Nm8h9zy7nfLYt1Qde1&690


返回的路上看到的观彩峡

http://s8/mw690/005Nm8h9zy7nfLdlIph57&690

,就从这条小路上返回
http://s14/mw690/005Nm8h9zy7nfLdBWOx2d&690

从返回的路上回望独家寨前的景致
http://s4/mw690/005Nm8h9zy7nfLduPcv1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