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长城#_禾子涧-老峪沟

标签:
长城禾子涧老峪沟杂谈 |
分类: 长城 |
时间:2017年7月1日。
人数:3(深海的鱼、Jeff、me)。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嗯,现在不是清秋节,更没有杨柳岸,为啥放这个奇怪的词在这里呢----周五那啥多了,加上有某心事,所以周五晚上其实并没有怎么休息好,又被空调吹了一晚上,周六早上起来是头痛难受,几乎是挣扎着赶到集合地点的。
是日,阳历7月1日,阴历六月初九,距小暑尚有一周,气象台本年度第二次发出高温黄色预警!http://s10/bmiddle/005zTsgYzy7ckjX9mitd9&690
这高温预警可真不是玩的,刚开始迈腿上山,汗水就浃背直淌,俺这样的怕热大户一下子就给蔫掉了,行走在只有一道残长城石墙的光秃秃山脊之上,我真是生怕这大日头会不会把我晒成热反射了!!又几乎没有什么风,放眼四顾都是热烘烘、心茫然啊!心沉甸甸脚丫更沉甸甸,只能咬牙切齿埋头向前,下坡好说,一碰到爬升的地段就歇菜,走上二十步就得停下来,伸长大舌头,洞开浑身汗毛孔,呼哧呼哧喘上半天,衣服从上山到下山就没有干过。全天几乎一直都落在宝舅和鱼哥的后面,一度都想躺在树荫底下睡一觉才好。下撤到老峪沟之后,煞不住车的汗水还足足又流了一个小时。哎,酷暑到了,热成狗了,只能呆在空调房里吃冰块了!
这高温预警可真不是玩的,刚开始迈腿上山,汗水就浃背直淌,俺这样的怕热大户一下子就给蔫掉了,行走在只有一道残长城石墙的光秃秃山脊之上,我真是生怕这大日头会不会把我晒成热反射了!!又几乎没有什么风,放眼四顾都是热烘烘、心茫然啊!心沉甸甸脚丫更沉甸甸,只能咬牙切齿埋头向前,下坡好说,一碰到爬升的地段就歇菜,走上二十步就得停下来,伸长大舌头,洞开浑身汗毛孔,呼哧呼哧喘上半天,衣服从上山到下山就没有干过。全天几乎一直都落在宝舅和鱼哥的后面,一度都想躺在树荫底下睡一觉才好。下撤到老峪沟之后,煞不住车的汗水还足足又流了一个小时。哎,酷暑到了,热成狗了,只能呆在空调房里吃冰块了!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今日所走这段古长城,乃是接龙两周前(6月11日)走的“马刨泉-老峪沟”和三周前(6月2日)走的“禾子涧东-锅顶山”,两次游记(请猛击观看)(请猛击观看),因这段长城的背景情况在前两篇游记中记述的自认为还算比较详细,所以本文从简。
今日行程相对帝都位置信息如下:
全天行程轨迹,路过两个疑似小城遗迹,没有看到明显的烽燧遗迹,因为天热导致心不在焉,我没有做跟多的标注。
http://s10/mw690/005zTsgYzy7ck2C3wmde9&690
GPS高程信息,可看到全天共有三个上下,虽然海拔起伏不能算大,但是架不住天气炎热如蒸锅,可把俺三个给整惨了。
http://s4/mw690/005zTsgYzy7ck2C6M5Z23&690
GPS高程信息,可看到全天共有三个上下,虽然海拔起伏不能算大,但是架不住天气炎热如蒸锅,可把俺三个给整惨了。
http://s4/mw690/005zTsgYzy7ck2C6M5Z23&690
开头简要总结一下:
1、楼院起向南直到门头沟,有一道已存在2300多年的燕朝古长城。我们今天走的是从禾子涧村东到老峪沟村东,是这段古长城的一部分。2、全程7.1公里,海拔总爬升大约620米。虽然有三上三下,加上天气炎热,体感很辛苦。但实际上全程有碎石城墙,基本不用钻林子,故综合起来活动强度系数可定为0.8。中间段有数处垭口可供提前下撤。3、本段古长城遗迹基本上就是一道石垄,仅适合铁杆墙友前来拜访。
今天走完,从马刨泉到锅顶山算是接龙完毕,这也是本段古长城的主体和我判断的“精华”部分,从锅顶山继续向北还有两天的活,从马刨泉向南也有一段,但这三段都不太好走,最起码是长城不太清晰,估计只能放秋末冬初、路好找的时候再来继续了。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早上起来脑袋疼,但是还是挣扎着开车到昌平西关,休息一会儿等到鱼哥和宝舅,我就上了宝舅的大本----后座宽敞正好睡觉,还真是倒头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再醒来已经到了山沟哩,咦,兴许是鱼哥的清凉油起了作用,竟然不那么头痛了。
先放一车到老峪沟,随后在早上08:30抵达禾子涧村。略作收拾完毕,埋头向登山垭口进发,这段路上次感觉好远,这次怎么说说笑笑之间就到了,轻车熟路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上次去锅顶山是从垭口向左,这次行程则是垭口向右。昨天这里似乎刚刚下过雨,不怎么明显小路上的灌木把裤腿全给打湿了。到右侧平缓处,远望一下锅顶山,话说今天雾气或者说是灰霾好重!
http://s8/mw690/005zTsgYzy7ck2GWq7Ze7&690
08:54,海拔925米,在随后山头平整处,疑似是一不规则形状小城遗址。
http://s16/mw690/005zTsgYzy7ck2GZCELef&690
这道古长城的修筑原则自然也是凭险而据,但和明朝时期的长城防线走向相比较,似乎太过于靠近帝都平原地带,一旦敌军突破口子,京畿重地就再无屏障。有明一朝的长城防线向北方伸进很远,而且前后多层设防,就大大增强了京城防御能力。
http://s5/mw690/005zTsgYzy7ck2HcsOEc4&690
http://s5/mw690/005zTsgYzy7ck2HcsOEc4&690
吭吭哧哧走得精疲力尽,抬眼间,前面又是一个大上坡,好崩溃啊!实际走的时候,我落在鱼哥和宝舅后面至少十分钟,他们两个到山顶好好休息一阵子后,我才吐着舌头哈着腰爬将上来。
http://s1/mw690/005zTsgYzy7ck2Hfi3m10&690
http://s1/mw690/005zTsgYzy7ck2Hfi3m10&690
从我们今天所走情况看----特别是沿途没有垃圾----此处绝对是人迹罕至,但是山脊上的小道又是谁踩出来的呢?----嗯,似乎是前面传闻的附近驻军所为,而且,上次在锅顶山上看到的神秘黑色电缆这次也再度出现,一直沿着碎石墙前行。
http://s15/mw690/005zTsgYzy7ck2Hqlciee&690
http://s15/mw690/005zTsgYzy7ck2Hqlciee&690
12:05,海拔1051米,经过一个废弃哨所。这次我们注意到,哨所的瞭望孔是开向西侧的----其他的也都如此,证明要防护的目标是在东侧,从卫星图上看,东侧是一片大山和深深沟壑,至少面上是啥也看不出来,咱也就不探秘了。
http://s15/mw690/005zTsgYzy7ck2HDNQGbe&690
前文说过,汗水那是止不住的流,还没有风,然后我就说:幸亏这个时候还没有太阳当头照,否则烈日下的行走更要要了老命哎!
http://s15/mw690/005zTsgYzy7ck2HDNQGbe&690
前文说过,汗水那是止不住的流,还没有风,然后我就说:幸亏这个时候还没有太阳当头照,否则烈日下的行走更要要了老命哎!
http://s8/mw690/005zTsgYzy7ck2HVRD9f7&690
可话还真不能乱说,就过了上图这段后,太阳慢慢地从灰蒙蒙的云层厚露出了狰狞的面容,虽然不能用毒辣辣来形容,可以大大加剧了灼热的体感,走得是更加难受了。
可话还真不能乱说,就过了上图这段后,太阳慢慢地从灰蒙蒙的云层厚露出了狰狞的面容,虽然不能用毒辣辣来形容,可以大大加剧了灼热的体感,走得是更加难受了。
眼前的这个馒头包好突兀啊,不过其上有盘旋小路,可顺利跨越。就在馒头包这侧的一个由崖壁遮挡行成、不过1平方的阴凉处,鱼哥我们两个还躲着休息了一会。
http://s14/mw690/005zTsgYzy7ck2KWpKl6d&690
http://s14/mw690/005zTsgYzy7ck2KWpKl6d&690
最后这个山峰前的最后一段爬升感觉真是要了亲命,太阳当头照,小鸟都不叫,气喘吁吁地往上爬,总想找个树荫躲着休息一会,偏偏还就找不到,快到山顶的后总算看到一棵枝叶还算繁茂的灌木丛,如沙漠中的旅人看到绿洲一样,我是赶紧摔下背包钻在其下美滋滋喘了好一阵大气。
随后没有多远就到了山顶,山顶却也没有什么可遮蔽烈日的地方,可令人高兴的是下撤垭口已经近在咫尺!
14:25,海拔981,抵达下撤垭口。本来想在这里歇一会的,可是实在没有什么可躲太阳的地方,无奈就干脆直接下撤吧。
http://s16/mw690/005zTsgYzy7ck2L3zEHff&690
接下来就是沿着上次下撤走过的路线一路欢歌下行,郊区连续多日的雨水滋润了山间林木,小路给灌木糊的严严实实,需要小心翼翼用俺的六道木拐杖探路。
顺利抵达老峪沟后取车返程,又到卖蜂蜜老头处转了转,宝舅买了一瓶杂花蜜(槐花蜜没有了)。
其后一路无话,安全返京。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对应开头,放一句古诗来结尾: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衬托一下我周末里有点苦逼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