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位产妇生产,生出的小宝宝白白胖胖的,经过身体检查后,医生说:这是一个大于适龄儿。
产妇听了,起了好奇心:“医生,什么是大于适龄儿呀,我们孩子不正常吗,不都足月了吗?”
说到大于适龄儿,这个词是和适于胎龄儿联系到一起的。
新生儿是足月出生的,且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应视为正常新生儿,其实新生儿除了有适于胎龄儿这种情况外,还有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两种情况的。
小于胎龄儿是胎儿出生后所测出的体重处于该胎龄段平均体重范围水平以下,即低于平均体重至少有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小于胎龄儿容易引发并发症,如呼吸窘迫、青紫、低血糖、惊厥等,所以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状况。
有关研究部门做过一项调查,大于胎龄儿在活产婴儿中发生率为3.95%,北京妇产医院报道为3.5%,国外报道正常妊娠母亲中的大于胎龄儿发生率约8%到14%,但在妊娠糖尿病母亲中大于胎龄儿发生率高达25%或者是40%
生出一个大于适龄儿,家长们都很高兴,其实,大于适龄儿并非一种好现象。
一方面,有可能孩子有问题,另外一方面,会增加妈妈难产的机会。
国外的孕妇为什么顺产率高,生孩子那么容易?就是因为,国外孕妇很懂得控制饮食,生下的小宝宝体重都控制在8斤以下,符合顺产的条件。
国内的孕妇就不同了,总认为孩子越大越好养活,在孕期不加节制,放开了肚皮吃,造成胎儿过大,生孩子过程中如果妈妈的产道不好,很容易出现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