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气一元论告诉我们,万物都是由统一的一种东西(气)组成的,空间是统一物质(气)的无序状态(阳),实体是统一物质的有序状态(阴),两者是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存在的。显然,既然物质是彻底统一的,那么统一的物质之间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吸引力。可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解释吸引现象的存在呢?
其实,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理学说,就知道它用一种物质(气)的有序(阴)和无序(阳)的变换规律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这其实是一个标准的系统学规律,因为物质从无序到有序就是物质系统的产生,从有序到无序就是物质系统的灭亡,阴阳学说真正要说明的就是物质系统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成系统的,因此,阴阳学说揭示了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
气一元论告诉我们,万物并不象普遍人所想像的那样是死寂不变的,而是充满着紧张和生命力。因为连续在空间中的统一物质就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组织现象才无所不在。西方科学为什么无法解释引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物质在空间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没有连续,生命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因为生命是在连续物质紧张地相互压迫与反抗中体现出来的,没有物质彻底的统一,普遍联系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因为普遍联系是通过连续的物质有序和无序周期变换传递的。
认识到了物质本性上生命力,引力的本质就呼之欲出了。我们只要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生命系统,那么它一定就有组织功能,而引力正是由组织现象引起的。
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类比吸引力的产生。把宇宙比喻成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而地球就是大海中一台压缩机,它可以不断把一立方米的水压缩成半立方米,这里的水少了,周围的水就会不断流过来补充,而漂在水中的东西都向这里涌来,如果水是看不见的,那么这里就象具有了“吸引”力一样,周围的东西都被“吸引”了过来。
当然,单调的压缩机是不存在的,但物质却存在一种功能,那就是组织。当地球能够不断把空间中的混沌物质组织起来成为自身有序一部分的时候,原来混沌物质占有的空间就缩小了,这就象那台压缩机一样,在局部形成了一个低势点,使连续在周围空间的混沌物质不断向这里涌来,而吸引现象正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表象。
地球是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在不断发展中存在的,存在着物质在量上的不断增加,而这正是由空间中混沌物质向它的不对称流动造成的。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很好地揭示了自然界所有物质系统中不同的五种运动形式。
第一种运动就是组织,即从无序到有序,它对应五行中的木,地球正是有了这种功能,才能够不断把空间中的混沌物质组织成有序的原子,使地球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运动就是离散,即从有序到无序,它对应五行中的金,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这是因为物质是统一的,它们之间只有排斥力,所以,走向物质分布的平均化和运动的平均化是一种必然。
第三种运动就是扩张,即系统的成长,它对应五行中的火。随着要素不断地系统空间产生,它们彼此之间的竞争力变大,就会造成它们不断向周围空间扩散。如地球表面的浮力就是地心的原子不断向周围空间扩散形成的。
第四种运动就是压缩,即引力现象,它对应五行中的水。有序的物质密度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因此,等量的物质在有序状态下占有空间小,在无序状态下占有空间大,当混沌物质不断在地球内部空间被组织起来形成原子之后,原来混沌物质占有的空间缩小了,这就会造成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流动,引力其实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表象。用水来描述这种不对称运动很形象吧!
第五种运动就是控制,即普遍联系。它应对五行中的土。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中心,它通过要素之间的竞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所有要素身上,顺应自己的要素就得到了整体能量的优先支持,使它们不断在系统空间中产生并发展,违背自己的要素就受到了整体能量的抑制,使它们不断在系统空间衰退并灭亡,在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之中,普遍联系方式产生了,它体现了中心要素的意志,通过连续在系统空间某一层次的物质有序(要素的产生)和无序(要素的灭亡)变换在空间中流动,控制着每一个要素的生死存亡。显然,引力波正是对这种不对称运动的一种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很神奇吧!如果真正地认识了它,自然界就没有秘密可言了。用这个标准的系统学规律,不仅可以解释吸引现象,而且还可以解释其它所有物质系统的运动规律。如原子内部,生物内部,国家内部等等。
对吸引现象的科学解释也告诉人们,人与人本性上是不存在吸引力的,吸引力的产生是以满足对方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为前提的,只有你不断组织发展了,给别人提供了满足自己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空间,你才是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想一想,我满足了别人些什么?就知道你的吸引力有多大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