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
文:海燕
他一直和蔼可亲地在我的梦境中对我微笑,即便他已经离开了那么多年,我却从未意识到他已离我远去。
我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到来为生活在困苦中的家庭成员带来了不少难得的欢声笑语,自然也得到了以后几个弟弟妹妹们所未能尝到的“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待遇。最宠我的自然是爷爷,由于奶奶眼睛看不到,我儿时的大多时光是跟随爷爷,成了他身后的小铃铛。好在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据大人们说,爷爷领着我到队里干活,他在坑底挖土,在坑边上画个圈,让我蹲在里面,得不到他的允许是不让走出来的,我便乖乖地待在里面。
这些虽已记不得,但有一件事我却记得非常清晰。邻居一位我叫二哥的,在我从他家门口经过时,总是画上一个圈,让我站在里面,我便老老实实地待在里面,怕得要命。只有他让我走或有大人来解围时,我才敢从那个圈里迈出来。一直到上学,这种局面才被打破,那天我无意间从圈里走了出来,并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心里便释然,再不去怕二哥的圈了。
爷爷有时会说一些故事给我听,都是一些古书里的故事,像包公如何神奇地断无头案、聊斋中的狐仙如何报恩一类的。因家境的原因,爷爷从未进过私塾,但他却通过自学认识了许多字,能读整本的古书。我能识字后,曾在他的房间里找出过许多本,《包公案》、《施公案》、《聊斋志异》等,虽读不太懂,但知道了爷爷的故事来自于书本上,便对书本有了很大的兴趣。养成了只要有书看,便会忘记许多事情的习惯,一直到现在。
爷爷还会唱一些戏曲,忙碌的空闲中也能找些乐子。有人说那是不务正业,因为当时吃饭都成问题,不知他又如何有闲情唱戏。我却不这么认为,生活既然给了我们苦难,我们为何还要苦着脸面对生活?能在苦中作乐,那才真的需要勇气。可惜的是我未能继承爷爷的秉性。
后来爷爷进城做小本生意,每次回来都会买些东西送给家里的每个孩子,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无疑像过节一样。最高兴的是能跟大人进城,不仅能看看爷爷,还能吃上爷爷买的好吃的。记得这层意思被我写进了小学四年级的一篇作文,爷爷对我们如何好倒还描述的细致,可结尾写道:我真希望能多去看看爷爷。老师让我站起来读这篇作文,听到结尾处给了我一句评价:去看看爷爷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吗?羞得我很长一段时间在班里抬不起头来,一直以来也无法忘记。成人后想想如果当时我的结尾能换句话,可能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可小孩子怎么会想那么周全,只不过有什么写什么罢了,作文不就是让我们写真情实感的吗?或许因了这次的写作经历让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惧怕写作了吧。现在做了语文老师,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对学生不满意而讽刺他们。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长成大孩子,一次和弟弟去看看爷爷时,竟发觉他骤然间显得那么苍老,白霜已爬满鬓发,坚实的脊梁也不再挺拔,推车(独轮车)时的步履已略显蹒跚。真不忍再多看一眼。其实,父亲和叔叔已多次提议让他回家,他却说不习惯清闲的日子,在外面活动着舒服。不久,父亲和叔叔还是把他接回了家。现在想来他应该是怕寂寞吧,大人们忙于各种活计,无法陪伴他,小辈们又都在外上学、工作,只有周末时有空回家,回家后却也未能在他身边好好陪陪他,像我们小时候,他陪我们一样,那么有耐心。想来真的惭愧。
人越老越像小孩子,心灵是脆弱的,需要更多的呵护。可我们往往重视小孩的需求,却忽略了老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