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6-09-06 07:28)

                          始信人间报应灵

 

      这是德云社当家掌门郭德纲先生的一首“著名”的诗作里的一句。当然,有关这首诗的背景估计很多人都会知道,BTV前台长因病故去,老郭闻讯,喜不胜之,欣然作诗,其中一句就是“鸡肠曲曲今何在,始信人间报应灵”,为了配发这首诗,老郭还在微博上配了一个红双喜的图案。

 

       这在当时也算是轩然大波,人家走了,你不悼念也罢,用这种方式表达,未免太不厚道,故所以,有人直言:说别人鸡肠曲曲的时候,看看老郭你的所作所为,肯定也非光明君子。当然,这时代就这样,不当光明君子可以做磊落阴毒小人,倒也挺契合。

 

       所以翻腾出这首诗的这一句做题目,是因为这几天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又火的一塌糊涂。头条,头条,还是头条,劲头直逼G20峰会。

 

       不能不说的是文艺圈确实“有能量”,奥运期间王宝强的一个猝然婚变,占据了奥运头条,G20期间,德云社的内乱也当仁不让的要上榜。

 

       在切入正题之前,严肃声明:本人不“粉”任何一边,完全是就事论事。

 

      其实不管是老郭的德云社“清理门户”,还是师徒反目,这事儿毕竟是人家内部的事情,狗血也好,鸡争鹅斗也罢,外人充其量看热闹。

 

       看了这个“事件”的报道之后,觉得这真的是一个操蛋到没有话题感的时代,为了追逐一个话题和“热点”,当事人也算是绞尽脑汁,说的再直白一点极尽下三滥。反正能赚足了眼球,就没必要去在意那张脸了。

 

       师傅大骂曾经的徒儿“叛徒”,要清理门户。而徒儿则反唇相讥丝毫不让,痛揭疮疤。这大概是年度“德云社”最精彩的演出了,果然是赤裸裸的人生大戏。于是吃瓜群众一声叹息:德云社这么闹腾,果然是奔着没有德都是浮云的路子去了。

 

       看了曹云金的长篇微博,所有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老郭也肯定会“不自在”,因为这个徒弟笔下的这些“事故”,确实就是“故事”。

 

       所谓“君子绝交不出恶言”,那一定是一种极高的境界,甚至不夸张的说,这样的君子我们根本就见不到。现在只要是绝交,恨不得招招致命,能多下三滥,就多下三滥,只要能置对方于死地,用什么招都可以。

 

       所以,不能用坦荡和睦的境界去要求这些名人,他们做不到,做不到是因为修为不到。曹云金的反击之后,毫无疑问德云社不会沉默,故所以,吃瓜群众有理由手里擎着瓜,痴痴呆呆的等待这幕闹剧的剧本和剧情的继续更新。

 

        别说厚道,千万别说厚道,说厚道就糟蹋了厚道这个词儿。

 

       老郭应当懂这个理儿,你做了初一,徒弟做了十五,彼此算是平手。就此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才是。

 

       什么欺师灭祖,背叛师门,清理门户,夺回赐辈,那都是扯淡的噱头,真实的东西是什么大概谁都知道。

 

        有人留言叹息:师傅没师傅样子,徒儿没徒儿的样子。有人更直接:无德终成浮云,算是一语道破天机。

 

       这世界其实充满着轮回,不管你信不信,当年老郭配着红双喜发的这首诗,如今也算是对号入座了:

 

        鸡肠曲曲今何在,始信人间报应灵。

 

       只是不知道这个闹剧还有多少狗血的剧情要上演,就算吃瓜,也禁不住要劝一句:别闹了,满世界的报应,满世界的笑料,这真的好吗?

 

        你老郭出场费可是不低啊,这样的事情会有出场费吗?

 

       原本是给别人讲笑话的,最后把自己弄成了笑话,这世界,冷冷的。

 

       吃瓜群众知道秋天来了,要添衣物了,只有你们还在兴趣盎然的彼此剥光对方的行头,这个,真的好么?

 

 

                                   201696日星期二


阅读    收藏 
标签:

365

呼格吉勒图

迟到

这一刻

年轻的生命

分类: 闲言碎“语”

                            呼格吉勒图无罪!!!

 

正义为何如此迟到?

 

这是一个等了十八年的最后判决,一度缺席的,消失的正义,终于姗姗来迟。

 

十八年前,一个年轻的生命,因为自己的一次正义的报案,而被屈打成招为杀人罪犯,十八年前,这个十八岁的青年,在枪口下,生命就此不在。

 

有人洋洋得意的踏着这个叫呼格吉勒图的青年冰冷的尸体而就此高升,十八年间,为了这份公理,呼格吉勒图的父母,不停地奔走呼号。

 

九年前,真凶现身,可是,为了这一刻,呼格吉勒图的家人却等了九年。

 

感谢他的父母,用一份执拗的坚持,终于为自己的儿子讨回了这份公道。真的不想感谢这个判决,因为你们来的太迟,太迟。

 

为何一个无罪的判决要等上九年,人生有几个九年?

 

这一刻,让我们在扼腕为呼格吉勒图走远的生命而叹息的时候,更多的是,我们觉得他的被杀,更多像是一场有预谋的谋杀,光天化日之下的谋杀,罗织罪名的谋杀,一切都莫须有的谋杀。

 

呼格吉勒图无罪,这是迟到了的最后判决,迟到的正义毕竟也是正义,可以告慰走远的生命。

 

但是,呼案应当不会就此沉寂。对中国司法界而言,他是一个血淋淋用生命完成的警示,而更不能放过的是,所有经办当年这个案件的人,必须为这种令人胆寒的肮脏埋单。

 

不能放过真凶,更不能放过制造冤案的人。

 

法律需要公道,翘首以盼的呼格吉勒图年迈的双亲需要这个公道。

 

一纸无罪的判决,换不回年轻的生命。在这个让人格外动容的案件里,我们要读出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那些当年把呼格吉勒图打成“强奸杀人犯”的人,你们的良知上面就此蒙上了毕生再也无法洗净的肮脏污垢。

 

这一刻,呼格吉勒图家门前响起的鞭炮声,一定会让那些当年制造了这惊天谋杀的人,战栗和忐忑,是时候,你们该为自己的罪恶担责了。

 

呼格吉勒图的妈妈笑了,用她的话说,这是十八年来她笑的最开心,最真实的发自内心的笑。也许呼格吉勒图在天上能看到母亲的笑颜。

当悲剧被一种另类的喜剧结尾收场的时候,我们真的是笑的很苦涩,笑的很尴尬。

 

而注定要让所有的人发自内心的去追问:这个悲剧是如何酿制的。

 

看到内蒙警界已经启动对呼案的倒查,感觉还是很欣慰的,替呼家人欣慰,也替迟到的正义欣慰,只是再多的欣慰也换不回一条鲜活的生命。

 

呼格吉勒图无罪!!!

 

这是一个终审,但是,对这起错案的制造者们而言,他们该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代价了。

 

 

                                  20141215日星期一

阅读    收藏 
(2012-10-12 09:40)
标签:

莫言

中国

宋体

村上春树

檀香刑

杂谈

分类: 闲言碎“语”

                          村上春树与莫言

 

    两天前,友人问我,在尚未揭晓的瑞典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之中,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当红作家村上春树谁能最终折桂。说实话,就我个人对这两位作家作品的喜爱程度而言,我有点倾向于村上春树,但是,莫言毕竟是自己人,我当然希望他能成为中国本土作家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虽然在这之前,高行健先生也是华人作家折桂的第一人,毕竟他非中国国籍。而且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如果莫言先生能获奖,对中国作家群体的震动和感召力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它传递出一种东西,那就是,文学没有国界,好的文字会被世界所承认,被世界所认可,这大概也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这两位亚洲作家的作品我基本都拜读过,而看的更多的是村上的。从他的《挪威的森林》开始,给我的直观印象是村上的高产,而且在几十年的文字生涯里,村上的作品也被世界很多国家所认可,故所以流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也获得过很多各种文学奖项。在《挪威的森林》里他有一句非常有哲理的句子: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作为八十年代以来日本文学的领军人物,甚至是擎旗人,村上用勤奋而高产且高质量的文字,让自己声名鹊起绝非偶然。

 

   20101115日,在中国最赚钱的外国作家富豪榜出炉,本榜单是2000年至今外国作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版税总收入 ,村上春树以1250万元的年版税收入排名第四。透过这个至少告诉我们,村上春树在中国读者群里的受欢迎程度。

 

村上的文字多以都市生活为主导,描写细腻、背景物质化,带有小资情调,村上春树会在作品里加入虚幻、奇妙、悬疑的等元素,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诸多的因素,所以,他拥有的读者群体和对象基本是青少年。他的文字精炼,没有太多余的语言,透过抽象化、符号化、片段化、寓言化的笔法,道出了现代人的无奈与哀愁;作品虽然看似轻松,不过经过咀嚼深思后,却又有一番味道。

 

我曾经和朋友谈起过村上文字的特点的时候,我认为,他的文字风格很契合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充满了诸多新奇且时尚的元素,以及很多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大概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文字会有那么大的受众性。就自我感觉而言,村上的文字并不局限于日本人的小圈子,而他的文字带有很强的世界性,他的作品写的是日本人,却传达出了全人类对与现实的那种不确定的感觉。

 

作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先生无疑是我们本土作家里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这位也是从泥土地走出的作家,为人一直很低调,唯一能看到他高调和激情的就是他勤奋的作品不断的问世。

 

莫言先生的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不尚刻意雕琢,有人说他是一个寻根的作家,在他的一系列的作品里,充满着“怀乡”“怨乡”的矛盾情结。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说实话,在现当代中国作家群体里,像莫言先生这样写法的作家不是很多。就我个人而言,我看过的莫言先生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檀香刑》,我甚至觉得他的那部《蛙》虽然获得茅盾文学奖,也未必如《檀香刑》出色。

 

当然,《丰乳肥臀》《红高粱系列》也都很棒。但是,相比较而言,我真的是很喜欢《檀香刑》那些看起来传奇而幻变的情节,以及他笔下充斥着的血腥的暴力美学的细腻描述。在中国庞大的乡土作家的群体里,莫言先生用他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架构方式,带着他对故乡的爱恋和沉溺,却天马行空一般的随意挥斥。他,确实与众不同。

 

当瑞典皇家文学院最终宣布莫言先生折桂的时候,我真的很兴奋。看到那句精粹的颁奖词:

 

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非常精确的概括出莫言先生文字的特色。

 

带有明显都市色彩,现代节奏,时尚元素的村上春树,在这届年度文学奖上,输给了莫言,大概也传递了一种信息,那就是文学奖的评奖者们,似乎更喜欢带有泥土芬芳,承载着历史,辉映着现实,秉烛着未来的作家作品。小资是一种情调,而泥腿子的大开大阖更容易让人动容。

 

祝贺莫言先生,借用他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改编成电影里面的那首歌的台词,略改动送给先生:

 

莫言你大胆的往前走

往前走,莫回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千九百九……

 

给力,中国乡土作家!

 

 

 

                                 20121012日星期五

 

 

 

 

阅读    收藏 
(2012-08-12 19:56)
标签:

礼品饰品

罗格

伦敦

宋体

英国人

体育

分类: 体谈论“道”

  

                                歇了吧,奥运会

 

我不记得自己看过多少届奥运会了,梳理一下,看过洛杉矶奥运会,那会儿电视转播的画面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而且电视也是黑白,或者小彩色的电视机。好像是八四年吧?再往后八八年的汉城奥运会,家里有一台东芝十三存的彩电,看着总还算清晰。但是,同步传递和现场的转播感觉也很一般。印象好起来是从九二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之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一直到北京奥运会,再到今天的伦敦奥运会,现场的转播没的说,高科技无处不在。

 

前天瞅了一眼女子花样游泳,一个转播画面让我震撼,一部摄像机水下水上同步转播,把花游的完美展示的一览无余,叹息:高科技不服不行。

 

今天是奥运会最后一天了,据说明晨四点闭幕式。

 

突然就对奥运会没有了感觉,甚至反感。

 

这个号称全球人类体育的盛会,越来越充斥着无处不在的商业味道,充斥着种种不公,充斥着令人瞠目的荒诞,充斥着让人生厌的表演。于是就感觉,这不像是一个奥运会,挺像奥斯卡的。

 

英国人办了三届奥运会,想必是奥运会对英国人而言,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所谓的诱惑力我们甚至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英国人对在奥运会上推销自己,赚足银子是颇有心得的。但是,如何去评价这届奥运会我想这一定是让奥委会主席大人罗格先生伤脑筋的事情。

 

英国人用一幅漫画拼图一样的开幕式,吊足了世界的胃口。可以说,开幕式充斥着无处不在的英国元素。我曾经赞叹这届奥运会的开幕式,觉得它很有点经典的味道。但是,在奥运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回望这届奥运会,我觉得英国佬真的是有点太“出人意料”了。

 

说是一届虎头蛇尾的奥运会,好像不大好听。但是,要是说是一届洋相百出的奥运会,也算恰如其分。

 

下届奥运会承办国巴西人,在拼命恭维英国人,说这是一届十分美妙的奥运会。看了这句话首先有点反胃,这无论是人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昧着良心说话,说出的话就是笑料。

 

真的,要说英国人唯一可以自豪本届奥运的,大概就是他的子民们终于良心发现,没让伦敦市府焦头烂额的应接不暇,英国人轻车熟路的各行各业的罢工,总算没在奥运会期间上演。

 

看看主办国在本届奥运的所作所为,我突然明白了,人家从开幕式就间接的告诉世界,我们要办一届漫画一样的奥运会。既然是漫画,当然可以搞笑,可以夸张,可以不可思议。如果英国人把这届奥运会办成一个充满着算计的奥运会,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把奥运会办成一个笑话大会,那真的值得商榷了。

 

实在没必要浪费笔墨去复述本届奥运会发生的那一起又一起让你瞠目结舌,让你惊掉眼球的事情,如果罗格先生还有点世界奥委会主席的尊严,他暗地里骂伦敦一句:Shit。我真的都觉得很不过分。

 

这是一届荒诞的奥运,这是一届可乐的奥运,主办国有意无意之间的种种失误,为这届奥运会做了最名副其实的注解。当满世界都在说英国人士如何绅士的时候,英国人用自己嬉皮士一样的做法,无情的回答了所有的赞美者。

 

奥运会已经和真正的人民体育无关,站在奥运赛场上的那些“运动员”,绝大多数都背负着所谓国家的责任,民族的希望,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所以,当得了银牌的选手痛哭流涕的言称:对不起祖国。当铜牌得主,回国一个人落寞的走出机场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这已经不属于体育,你非要把它说成奥运,我看你说它是奥斯卡更好一些。因为竞技的成分正在异化成为表演成分。

 

从奥运会开始成为大国变相的较劲那一刻起,奥运早已经变了味道。说的再不客气一点,完全就是打着顾拜旦旗号,挂羊头卖狗肉的。昨天男子十米跳台跳水,当已经犯了规的英国选手,被裁判们允许再跳一次的时候,奥运会的公正,公平,就成为了一个屁,随风而去,熏倒了无数的人。

 

说实话,看了伦敦奥运之后,对奥运仅存的那点好感和念想,都被英国佬挥霍的一干二净。

 

留下这篇文字,算是对这届奥运最后的印象吧,在有关伦敦开幕式印象的时候,我留下了一句话:

 

算你狠,英国佬,你们玩的好。

 

现在我仍然想用这句话,为我的奥运观感作结,但我要稍微改动一下:

 

英国佬,你们太狠了,把好好的一届奥运会玩成这个样!

 

 

                                      2012812日星期日

 

 

 

阅读    收藏 
(2012-08-10 10:05)
标签:

刘翔

巴西

宋体

喜洋洋灰太狼

北京奥运会

体育

分类: 体谈论“道”

                         刘翔与“灰太狼”

 

两天前,我们目睹了刘翔倒在110米栏下的那一刻,说实话,我不相信那是一场假摔,谁愿意用这种方式假摔,那我觉得他可以马上去看精神医生了。而且事后官方的发布也告诉我们,真的是跟腱从开始的表述为“撕裂”后来就是“断了”。

 

作为一个田径运动员,跟腱断裂意味着什么自不言而喻。而在这之前,刘翔在08北京奥运会上的退赛,也确实是因为脚伤。从单纯的体育运动的角度上说,一个运动员受了这样大的伤病的困扰,最后还能站起来,还能在20126月跑出1287 的年度最好成绩,这样说刘翔是值得期待的。

 

但是,血淋淋的跟腱告诉我们,不是苍天和他过不去,而是他自己,或者说他的团队要和他过不去,非要把他推到110米栏的起跑线上,结果这惨烈的一幕就出现了。

 

我还是那句话,刘翔辉煌过,他的成绩也算是很难有人全线超越,但是,一个运动员毕竟有自己的运动周期,有自己的运动时限,就算你是一部机器,也会老化,何况人?当官方把一个所谓充满着寓意的1356的号码背到他身上的时候,这一切味道都变了。在广告商们觊觎的目光里,在各种挤压之下,刘翔撑不住也不算奇怪。在这之前我还以为那个1356是随机的巧合,后来证明果然是代表团刻意的安排,我只是想问一句:你们这种风水先生一样的寓意,看看刘翔的表现是不是很沮丧?

 

奇怪的是,受伤后做了手术的刘翔,对媒体表示说:我还会再回来。

 

说实话,我看了这句话,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喜洋洋灰太狼》看多了,学会背灰太狼的台词了,这句话是那部动画片里,让孩子们最耳熟能详的台词了,每次灰太狼被喜洋洋们打败的时候,他都会咬牙切齿的说出这句话。

 

疯了吗?是演戏吗?刘翔?!

 

回家吧,你娘在深情的呼唤国家:把儿子还给我。

 

你这是和谁较劲呢?四年以后你期待自己能站在巴西奥运的赛场上?你以为你是钢铁侠?超人?变形金刚吗?

 

有关明星运动员代言广告这事儿世界各地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好说的。商家们的猎犬鼻子捕捉的是商机,所以你都可以想象的出来林丹,张继科,孙杨,叶诗文们将会是商家们追逐的重点。所以,不能说刘翔代言广告有什么错,更重要的是你问问田管中心,有没有分一杯羹就知道了。

 

在这之前,我非常同情刘翔,至少在他伤了之后,我觉得不该朝他吐那么多的口水。实质上我们都知道,这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如果刘翔没伤,如果他夺冠了,有多少口水会瞬间转化成赞美诗,大家都心照不宣吧。

 

声称要继续跨下去的刘翔,此刻给我的感觉非常不好,何必这么纠结一次倒下,却又何必非要较劲跨越,事实上此刻你跨不跨那道栏都在那里,记录了你的过去,没必要承载你的未来,因为属于你刘翔的不仅仅是110米栏吧?

 

说实话,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国家的冷血和操蛋。刘翔伤了之后,某国务委员去电慰问。这种礼遇,让我感到不舒服。就在大半个月之前,北京的一场暴雨,夺走了几十条人命,时至今日没见你国务院有任何官方的慰问和悼念,而对一个失败的运动员如此大动干戈的宽慰,我们是不是真的要检讨我们的价值观到底在哪里出问题了呢?

 

收了念头吧刘翔,回归你正常人的生活,该娶媳妇娶媳妇,该当爹当爹,不是还兼有政协代表职务吗,据说你就从来没写过一个字的提案,好好的梳理一下自己,为运动员争取一些合法的权益吧。说实话,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享有你这种超级的待遇。

 

如果说别人把你推成图腾你身不由己,但是,你自己心甘情愿的接受所谓的膜拜,就是不自量力了。

 

没人期待你要证明什么,你做回自己足够了。

 

你是该回来了,是该回家了。

 

 

                                      2012810日星期五

阅读    收藏 
(2012-08-07 08:10)
标签:

奥运会

观点

体育代表团

中国

体育

分类: 体谈论“道”

                         公平是一种托词

 

看罢奥运体操男子单项吊环比赛,真的是有一种很想骂人的感觉。但是,看着很平静的陈一冰,内心里由衷的为这个小伙子喝一声彩,从容,大度,风度,就算是一枚银牌,也足以让他用自己的表现告诉这个世界,什么叫做内敛后面的那种力量。

 

已经无法形容这届奥运会给我留下的所谓印象,除了开幕式,英国佬们不遗余力的弄出了一幅大不列颠的全景拼图算是有新意之外,在其后正式比赛的所有日子里,荒诞,怪异,可笑,不可思议,几乎每天都在赛场发生。

 

其实,标准永远是可以被“双重”的,标准永远是可以被“肢解”的,如果说东道主依仗主场之利,算计了别人,那也算是情有可原,这种事情我们也不敢说08奥运我们就做得十分完美。

 

但是,类似于同样的事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那就非常令人不可思议了。从本届奥运开幕至今,发生的这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足以证明这届奥运的:混乱,荒唐。裁判员在场上胡乱判,运动员坐在场地嚎啕大哭,裁委会然后再拿出揩屁股的纸,忙不迭的替那些屎尿一身的裁判员们清理,然后又是改判,几乎就是两个字:闹剧。

 

陈一冰的完美,抵挡不了现场裁判的心理阴暗,抵挡不了他们的随心所欲,更抵挡不了他们的别有用心。我们不能说那个冠军如何不好,毕竟人家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但是,所谓就怕货比货,在鲜明的对比面前,谁的动作完成的好,谁能差一些,世界人民都看得很明白,但是,几个当值裁判却不明白了,甚至是可以说是故意装糊涂了。

 

无所谓的,失去了一枚金牌。但是陈一冰的完美,足以征服这个世界,而那些小丑一样制造了这一切的裁判们,就此被钉在奥林匹克的耻辱柱上,因为他们所做所为,与奥林匹克精神实在是南辕北辙。

 

没必要过多的抱怨,有吃亏就有赚便宜,这世界客观的说是相对的。

 

三十届伦敦奥运,办到此刻,是一届运动盛会,更像是一个笑话“大爬梯”。所以,耍小聪明的英国佬也不再有所谓英国绅士的那份矜持了,在一些项目上,干脆就明火执仗。这还算客气的,这要是足球比赛,英格兰足球流氓早就当仁不让了。

 

写到这里,想起本届奥运会上运动员,裁判员的宣誓,怎么都感觉是一个言不由衷的笑话。

 

在一届充斥着混乱,失误,荒诞的奥运会里,所谓的“公平”更像是一种礼貌的说辞而已,于是就出现了:

 

骨感到扎人的现实。

 

顺便对中国体育代表团负责公关的团队说一句:收起那套所谓的矜持的大国形象,你难道不懂得有一个四字成语叫作:

据理力争吗?

 

你们这群窝囊废!谁让你们逆来顺受的?

 

                                 201287日星期二

阅读    收藏 
标签:

英国人

卡梅伦

奥运会

观点

体育

分类: 体谈论“道”


                       “办”奥运与“搞”奥运

 

   即使是过去多少年,也许我们偶尔谈起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也肯定会有数不清的话题。奥运会从开幕到现在,大半个赛程过去了,我个人感觉,这届奥运会英国作为主办国,英国人不是在办奥运,而是在搞奥运。

 

这一个“搞”字,在我看来,浸透着英国佬的散漫,傲慢,轻慢,怠慢林林总总。

 

起码从奥运会上英国人给我们的赛场内外的印象就是如此。无论是英伦半岛的那些对罢工乐此不疲的各行各业,还是英国的上至首相,伦敦市长,下到平头百姓,他们都透着被憨豆先生教育和培训过的幽默的基因。

 

被愤怒的英国人骂成扫把星的首相卡梅伦,终于识趣的顺从了民意,没敢出现在赛场上,结果英国代表团果然就金牌“开壶”了,事实进一步证明,卡梅伦同学确实具备了贝利的能力,如果英国喜欢八卦的媒体继续查一下也许是没出五伏的表亲。

 

首相不搞了,轮到市长搞了,这位市长大人也是性情中人,为了庆贺英国代表团获得首金,这位市长大人跑到公园溜索,哪知道英国的溜索也不给力,结果市长大人溜到一半不干活了,把市长大人吊在半空里,市长大人可怜巴巴的举着小旗子,央求下面围观的,乐不可支的闲人们求助:弄个梯子把俺放下来吧。

 

市长搞了不算,接下来就是那些负责赛场杂事的人乱搞,比如把我们的国旗挂在韩国国旗下,明白的人知道这叫:大人的肩头都喜欢扛着儿子,不明白的你说这算个啥吧?当然,这还不算,人家也不是单单搞我们,昨天奥运女网冠军,美国的小威廉姆斯,站在冠军奖台上,咧着嘴巴还企图笑颜如花呢,转眼就笑不出来了,《星条旗永不落》的国歌还在唱,可是星条旗早被一阵大风吹的无影无踪。

 

这一定是可以计入奥运历史的,最搞的一届奥运会,你甚至无法想象,在后面的比赛里,东道主还会给我们搞出什么样的惊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还会一如既往的搞下去。当然,英国佬可以貌似的乱搞,但是,该算计的时候就算计,该小聪明就小聪明,看看自行车的那枚金牌它们是怎么搞来的就知道了。

 

我们采访体操的央视记者在媒体上披露,在英国赛场边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苛刻的英国佬连一杯纯净水都要限制,这算什么玩意儿?太抠搜了吧?当然,国际奥委会明白,英国人更明白,就这样子,大概奥运对英国人来说算是一锤子买卖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比比我们08奥运的事无巨细的认真,再看看吊儿郎当的英国人,真是不具备可比性啊。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想明白,就是一个体育大“爬梯”,你喜欢穿着正装,一脸严肃,人家英国佬就喜欢不修边幅,嬉皮笑脸,漏洞百出。

 

但是,这么玩,我觉得国际奥委会的那张老脸要挂不住了,罗格同学真不怕现代奥运的鼻祖顾拜旦来找他啊?!

 

这绝对不是“办”奥运,这真的是在“搞”奥运,英国佬们还会搞出什么,说实话,太值得“期待”了。


我更期待这届奥运会落幕的时候,罗格先生能一脸苦逼的向世界宣布,本届奥运会,果然是:


无与伦比。

 

 

                                    201285日星期日

阅读    收藏 
标签:

奥运会

伦敦

观点

评论

女羽

体育

分类: 体谈论“道”

                       让球让到“不要脸”

 

   昨天奥运羽毛球赛场上出现的中韩纷纷让球的丑闻,实在只能用四个字来表达:丢人现眼。

 

   如果说合理利用规则,做一些所谓的“技术处理”,看起来无可非议,但是,在数千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用一种业余一样的玩法,这不仅仅是侮辱了观众,更多的也是玷污了奥运的精神。

 

我相信,无论是于洋还是王晓理在这个丑闻中心里,都无法洗脱自己,作为该项目的世界一号种子,用这种方式比赛,如果不是有领导或主教练的默许可能吗?而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避免和自己的队友过早相遇,最好能在金银牌的时候,能双双进入决赛。

 

不管这样的理由有多充分,真的都很令人不齿。

 

在大赛场上让球已经不是什么先例了,但是,像昨天这样仅仅为了避开队友而争相输球,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在现场数千观众的嘘声里,这场拙劣的比赛,终于引起奥组委的关注,而所有参与这幕闹剧的人,都可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这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过一句话:赢得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比赛。

 

尽管我心存侥幸,希望奥组委能网开一面,但是对于中国队的这种自投罗网的行为,确实感觉非常不值。说到底都是“金牌”惹得祸,在“唯金牌”的思维下,一个项目能如此出丑也就不奇怪了。

 

故意输球以避开强手,这种现象在中国体坛已经见怪不怪。这类作法从表面上看的确不违反比赛规则,常常被解释为聪明的策略和战术,既然规则允许,对保金牌有利,为何不能采取?

 

但是,这类作法骨子里却戕害了体育精神和道德,是赤裸裸的为金牌而金牌行为,而且极不尊重观众,最终即使赢得金牌,也会广遭诟病。不管是何原因,现场观众很受伤害。本来花钱想看一场精彩对决,但看到的却是双方莫名其妙的发球出界和回球下网,虽然比赛监督走进场内提醒双方,但情况并无明显改观,最终,在观众的震耳欲聋的嘘声中,中国选手以11211421败给韩国对手。

 

   这和我们国内足球比赛曾经的假球如出一辙,怎么可能不让观众所不屑,所不齿?!

 

   为了金牌不择手段,为了金牌丢了颜面,这样的金牌要不要又能如何?

 

   该醒一醒了,别为了金牌什么都不要了,这个世界有比这种光环笼罩下的荣誉重的很多的东西,不知道李永波们明白了没有。

 

                                      201281日星期三

阅读    收藏 
标签:

奥运会

举重

选拔

机制

体育

分类: 体谈论“道”

                       放过和“不该放过”

 

看奥运比赛,有的时候是会生出很多意外的想法的,有关奥运的真实含义,以及现在人们对于奥运的理解大概是一个被人们说烂了的话题,其实,我一直觉得,凡是能站在奥运赛场上的运动员,都是值得尊重的,你不要管他是什么体制,什么培养机制下出来的,起码在比赛的时候,标准是对等的,出成绩固然重要,没有成绩证明自己来过,奋斗过不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过程吗?

 

体育的功利性,现在充斥着所有的国家,这并非我们独有。但是,我觉得好像我们更多一些。

 

昨天十七岁的湖北姑娘周俊,在53公斤级别的B组比赛里,95公斤开把,三次试举全部失败,没有成绩,直接退出金牌竞争,这在中国女子举重参加奥运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今晨看媒体一片哗然,什么样的口水都有。最大的猛料还是来自举重内部,那就是 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奥运会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周俊的入选的确违背了选拔办法。53公斤级选拔赛冠军是湖北的纪静,这个名额就属于湖北。湖北体育局认为周俊练得比纪静好,她也是湖北的运动员,我们只能尊重湖北体育局的意见。周俊夺金没有把握,湖北体育局希望周俊凭年龄的优势拼一下。”

 

这句看似有心无心的话,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中国奥运运动员选拔上,最好的未必就能上赛场,所以,这样一个貌似公平的选拔机制后面可以用“见不得人”四个字来定论。

 

不要难为周俊,她没有不想举起杠铃的任何理由,能力,心态及其他因素左右了她演绎了一个悲剧,我甚至悲哀的在想,这个悲剧会不会就此“毁掉她”,让她毕生都带着挥之不去的阴影。与其谴责她,还不如问责那些制造出这一切的人。

 

 中国选手吴景彪站在男子举重56公斤级的赛场上,在与朝鲜“影子对手”的较量中,吴景彪发挥失常最终以289公斤与金牌擦肩而过,获得此级别的亚军。面对电视镜头的时候,吴景彪大呼:对不起祖国。我听了之后,感觉非常不是滋味。竞技赛场,千变万化,有着诸多的因素,拿了银牌的吴景彪其实你也是很棒的,非要这么自责吗?显然,重负之下,发挥失常而已。

 

说实话,无论在奖牌榜上有多少枚耀眼的金银铜牌,那都是一时的昙花,变了味的现代奥运,早已经失去了顾拜旦所倡导的奥运的真正含义。在功利体育的思维里,胜者王后败者寇的扭曲思维越来越浓。

 

08北京奥运赛场上,有一幕后来被人们提起,那就是在羽毛球赛上,一名自费从战火硝烟的伊拉克来的羽毛球手,默默的收拾起装备,据说他仅仅打了27分钟,就被淘汰出局,但是,他却代表了一种态度,诠释了一种精神。

 

金牌,银牌,铜牌固然值得称道,可是,那些没有得到这些荣誉,却为此而拼搏奋斗过的人,难道就不值得尊重吗?

 

易思玲夺金的那一刻,央视记者现场采访的时候,可能是过于匆忙而忽略了铜牌得主的小姑娘喻丹,引来一片指责,作为央视,有心无意的传递出的这一幕,非常令人遗憾和无语。其实,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应当想一想,奥运会,参加者,所有的人,究竟应当是什么样的位置,所谓的理解和尊重到底该如何体现。

 

应当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是,我们透过这些所谓的“反常失利”看一看我们的奥运选拔机制到底有什么问题,今天网络上披露出,夺得举重首金的王明娟的国内对手田源据说至少比王明娟的成绩要高十六公斤,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是要面对成绩后面的黑洞和黑幕。

 

宽容周俊们,她(他)们很无辜,她们是这种选拔机制下的悲剧替代品,错不在她,而在这种不合理的选拔机制上。

 

但是,真的不能放过,这种貌似公平,实则扭曲的选拔机制。谁让没参加奥运选拔赛的周俊走上奥运赛场的?这才是我们要真正思考的问题。

 

                                      2012730日星期一

阅读    收藏 
标签:

奥运会

伦敦

开幕式

感觉

体育

分类: 体谈论“道”

                     英伦半岛的风和元素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印象

 

说实话,在码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几乎还没缓过神,因为这几个小时,所有的视觉神经,大脑的记忆元,都被这台光怪陆离的开幕式搅动,牵动,甚至难以自拔。

 

万语千言,最想说的就一句:

 

英国佬们太会玩了。

 

这一定是我看过的奥运会开幕式里,最丰富,最热闹,最人文,最幽默,最明快,最斑斓的一次开幕式。

 

英国人在这个夜晚,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世界诠释了他们对奥运的理解,诠释了他们对奥林匹克梦的唯美解读。

 

不能用美仑美奂来形容最后火炬点燃的那一刻,因为英国人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瞠目。“这是一场拼图式的庆典”,这句话据说是伦敦奥运开幕式的总导演说的,英国人此言不虚,说到做到。

 

我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读这个开幕式的元素,于是,我连续写下了:

 

历史,穿越,幽默,明快。

 

英国歌手弗兰克-特纳成为第一个献唱的大腕,引得场边观众尖叫连连。场中心的草坪上,一群羊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毫不顾忌现场的狂嗨气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令人莞尔。

 

在有限的时间里,英国人用凝练的跨越时空的方式,串起了英伦半岛的历史,携着历史的凝重和令人赞叹的画面,英国人用田园,用工业革命,用舞台剧,用音乐剧,甚至用了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淋漓尽致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活化出一部英国人的历史。六根高大并浓烟滚滚的烟囱,锻造出来的奥运五环,英国人用让人叹服的方式,让自己的“工业革命”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完美融合,冉冉升起。

 

双耳失聪的鼓手,穿透人心的鼓声,让我们真的要感谢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个时代被工业革命改变,这个世界被人类改变。

 

这一刻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

 

“不要怕这岛上充满各种声音”。

 

这句名言的背后,蕴含着兼容并蓄的豁达,蕴含着海纳百川的胸襟。

 

从田园到工业革命改造的世界,这个夜晚,英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图解了历史,而且不掩饰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GOSH出现在舞台的时候,我真的要佩服英国人的匠心,短短十几分钟有关儿童健康和康复的元素,蕴含着一个国家对未来的关注和关爱。这就是人文,这样的人文让人心动。

 

哈利波特,伏地魔,儿童的梦境,当伏地魔被另外一个时代精灵击倒的时候,大概没有人会笑英国人的“关公战秦琼”,魔幻而现实,现实而可感。

 

一首《火的战车》主题曲,憨豆先生的捧腹表情,我相信,这都是征服我们的足够理由。谁都想象不到,007会到白金汉宫迎接女王陛下,谁都更不会想到,女王陛下会从直升飞机跳伞,虽然是交替画面替身所为,但是却让不能不惊叹。我甚至都忘不掉当女王的飞机飞起的那一刻,那两条蹲在屋外抬头仰望可爱的小狗。

 

“我觉得这个开幕式,其实更像一幅英伦半岛常居民生活的源流图,病童护士医疗之舞,各种影片对出格创意的点名“猜火车”的迷幻之泳,“billy Elliot”的女装男孩,科幻片的人猿吻,圣火路的平民求婚,同志亲吻,场中跳跃的庞克或反派巨偶,中产之家,一般逝者的肖像,加上女王假跳伞,Mr.豆豆的幽默搅局,真是海纳百川却日常的世俗文化。”(蔡康永)

 

当七名青年一起点燃花瓣的时候,当花瓣合拢成主火炬的时候,我相信那一刻真的是充满着惊艳的感觉。

 

当然,更让我喜欢的是开幕式至始至终的音乐元素,太棒了。英伦名曲的串串烧,披头士,滚石轮番出镜,让这个夜晚的音乐元素充满着欢乐。

 

不能再说了,剩下一句:

 

算你狠,英国佬,你们玩得好!

 

 

                                       2012728日星期六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