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照说三国 |
吕布是如何背后插刀得到徐州城的
刘备得到了陶谦的委托成为徐州牧,这虽然有点儿私相授受,但总是得到了州中不少官员的拥护,也算是事有所原吧!不过,吕布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切。那么,吕布是怎样得到徐州的呢?
吕布能够得到徐州城,多少也因为刘备得到徐州城有点儿先天不足。
曹操初次进攻徐州那会儿,陶谦告急,刘备跟随着青州刺史田楷前去救援。到了徐州,陶谦给刘备增加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华歆三人一龙 |
分类: 照说三国 |
三国时期都是谁组成了三人一龙
汉朝末年有一些有名的大儒,很多年轻的学子都会慕名前往,拜学在他们的门下以为学生,这在当时已是蔚然成风。曹魏官员当中也有这样三个人,因相善被称之为“三人一龙”,他们是谁呢?
据《魏略》记载,华歆和北海郡的邴原、管宁一起游学,三人相互友好,当时的人称他们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曹操与袁绍关系 |
分类: 照说三国 |
曹操和袁绍早期是个什么关系
曹操和袁绍两人在官渡打了一个你死我活,不仅仅是两人必须分出个胜负,即便是天下诸侯也都在盯着这场大战。可如果翻开他们两人的历史却会发现,两人原本是好朋友,而在创业阶段,两人大部分时间里还都是盟友。
袁绍的爷爷袁汤任职太尉,父亲袁逢也是三公级别的高官。曹操的爷爷是中常侍大长秋,父亲曹嵩官至太尉。这表明,两家都是住在京城里的高官,这就让两人的交往有了可能,而史书也明确说两人少年有交际。那年头,高官的孩子不愁当官,两人积攒了一些经历后,被汉灵帝召集进入了西园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陈登辅佐刘备 |
分类: 照说三国 |
刘备为什么不能得到陈登辅佐
刘备得到徐州,有一个人给与了他很大的帮助,这个人就是沛相陈珪的儿子陈登。陈登后来任职广陵太守,很好地抵御了东吴人进攻,甚至一度有收复江南的打算。刘备对陈登评价很高,那他为什么没有得到陈登的直接辅佐呢?
徐州的经历和刘备对陈登的评价
按照徐州牧陶谦的遗嘱,别驾糜竺带着人前去迎接刘备,让他来接任徐州牧。刘备谦让了一番,说自己是不敢当。陈登对刘备说: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荆州解不开的结 |
分类: 照说三国 |
荆州是三国解不开的一个结
荆州是三国解不开的一个结,解开了,三国便结束了。
荆州拴着江东,孙策那时候就在攻打荆州,孙权执政接着来。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只能染指荆州的一个边角,叫江夏,具体管理那儿的是黄祖。孙权集团有个重要人物叫鲁肃,他给孙权有个战略谋划,让他立足江东,“剿灭黄祖,进伐刘表”,也就是占了江夏,再夺荆州。有了荆州,再向上发展,说是要“竟长江所及”,也就是把整个长江都占了,这时候再和曹操争天下。孙权手下有个将领叫甘宁,他也有过类似的表述。甘宁曾经是黄祖的部下,他对荆州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官渡之战危机解除 |
分类: 照说三国 |
曹操官渡获胜为何危机立刻解除
曹操曾经说过,自己是以兖、豫州对敌天下的六分之五,到官渡之战时,虽然已经没有了袁术,但又增加了一个孙策,去掉了一个吕布,而袁绍的势力也更加的强大了。那么,官渡之战获胜后,袁绍并没有被消灭,可为什么曹操能够解除危机,从而纵横天下了呢?
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形势非常严峻,甚至可说是危机四伏。虽然他刚刚打败了刘备,夺取了徐州,但就当是的人来看问题,他还来不及安抚这个州,尤其是曹操在徐州有屠城的恶名,民众基础并不甚好。可以说,徐州不但不能成为他的供给地,他还要派兵镇守。还有,刘备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傅幹遭遇 |
分类: 照说三国 |
从傅幹遭遇看赤壁之战的必然结果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而归,叹息说“如果郭嘉在,他就不会至此”,这是将责任一股脑地推卸给了手下。其实从曹操属下傅幹的遭遇可以看出,无论是郭嘉还是贾诩,任何人都阻止不了曹操征讨东吴,赤壁之战的发生也就不可避免。那么,傅幹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此前本人有文章说过,郭嘉阻止不了曹操南下对吴作战。当时的形势,刘琮投降,整个荆州进入曹操的囊中,而刘璋已经派人前来帮助曹操作战,还派来了一个张松纳款,这等于是益州也投降了曹操。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榻上对战略 |
分类: 照说三国 |
东吴榻上对战略为什么没有实现
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十分有名,而比他更早还有一个东吴版的“榻上对”,两相比较,这个更早的“榻上对”却名气要小许多。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个战略思想并没有实现,颇有点儿半途而废的意味。那么,“榻上对”的战略为什么没有实现呢?
“隆中对”的战略思路大致是,先不要和曹操以及东吴的孙权争雄,而是要占据荆州,从这儿出发去夺取益州;等有了两州在手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刘琦出任外职 |
分类: 照说三国 |
诸葛亮为什么建议刘琦出外任职
刘琦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不太有名,只是在继承和刘备南逃两件事情上被顺带提了一下。不过,在刘琦出任江夏太守这件事情上,史书却记载了刘琦求助诸葛亮的完整过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建议刘琦离开中枢之地出外任职呢?
刘琦的尴尬地位
标签:
文化历史三国吴蜀联盟瓜分天下 |
分类: 照说三国 |
吴蜀联盟有可能坚持到瓜分天下吗
魏蜀吴三国,魏国最强,为了生存计,吴蜀两国必须联合对付魏国,这从诸葛亮执政后几乎成为两国共识。即便到后期的姜维执政,两国也有过联合军事行动。那么,两国有可能坚持到伐魏成功,最终瓜分天下吗?
公元229年,东吴孙权正式称帝,改元为黄龙元年。魏国虽然自曹丕时期就已经代汉而立,但蜀汉国一直不予承认,始终把它当做是敌对之国,所以这天下对于蜀国人来说,还等于是只有一个天子。可是这孙权一称帝就不一样了,承认了等于是自己不是唯一,不承认等于是多了一个敌国,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