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私塾教育 |
分类: 文以修性 |
分类: 文以修性 |
(一)《资治通鉴》的讲习思路
一、选择《资治通鉴》的原因:
1、经史子集的读书次第是
分类: 文以修性 |
(一)傅子朔
傅子朔10岁,生辰八字信息:文科好,学习不愁。
每周六一整天来读,效果堪忧,比如这次,我教子朔读《黄帝内经》,从第一读到第九,在我这里她无法读够120遍,那要求她平日课余读,一直到读够120遍,我看也是做不到的。故而,对于周末来读经,就要作讲解。也只有解经,才能让他读这一天经还能有所收获。
标签:
私塾學堂 |
分类: 文以修性 |
今天是峻嶢此次全天制读经的最后一天,前后合计为1个月22天,下周一回学校。
(一)问题和教训
一、教不严
标签:
私塾學堂經史子集琴棋書畫 |
分类: 文以修性 |
(一)刘丽颖
刘丽颖,10岁,是峻嶢的发小,两人出生相差17天,峻嶢虽为长,但都是小颖体谅、让着她。小颖的生辰八字信息为:身旺,财为用神,正印、食神为忌神,肠胃不好,依赖心强,有点懒惰,但心地善良、不小气,学习不错。她每周六上午来学堂,我对她的要求是每晚读一遍。
标签:
私塾學堂 |
分类: 文以修性 |
古今中外所有学问的精华当属中国国学,读万卷杂书,不如读经典一部,读遍经史子集,即可谓读遍中国书,接下去再读现代书,再读西学,即先古后今,先中后西,可贯通古今、融汇中西。这是读书的次第。
古代一般虚岁六岁(周岁4岁或5岁)入读家塾,三年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以修性 |
晨读补昨天的《慎子》两遍,到10点半,带峻嶢和霈轩去石桥庙赶庙会。
石桥庙很近便,步行也就20分钟左右。路上就先给他们讲庙会的各种好:杂技社戏、吃的喝的玩的,无所不有,还说中午就在庙会吃,各色小吃都有,两个小家都大为兴奋,尤其是峻嶢,她说今天家中有亲戚来,要去饭店聚餐,但她对小吃更感兴趣,所以她决定不回去了。
我接着交代在庙会如何选择食物,先要峻嶢说说《论语》中孔子的八不食都指哪些食物不能吃。峻嶢张口即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以修性 |
峻嶢和霈轩学习《慎子》,我给她们在昨天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遍,即要求读5遍,两人都喊累,这本《慎子》全书才3页,5遍才15页,昨天的《尹文子》6页读4遍,共计24页,所以,今天读的遍数比昨天多,但实际上总量比昨天还少呢。
读到“孝子不生慈父之家”时,峻嶢就发问了。我就用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我的同学娜,嫁给英国人,儿子5岁,每次吃水果时,他总是先拿最小的,他姥姥就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老人家设想的答案是孔融让梨的礼仪,但小家伙每次都回答说:我最小,当然吃最小的。这个回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以修性 |
今天只有峻嶢一个人来学堂,晨读《子华子》,白天学习《尹文子》上卷。
《尹文子》上卷,上午领她读、注音。下午连读3遍,约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