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年一度奥斯卡如期举行,结果却让很多影迷比较出乎意料,这个意外,便是横扫全球票房的《阿凡达》被横扫。对此,有人叹息有人愤怒,更多人对打败其的《拆弹部队》萌发了兴趣。对此千言万语我只想归纳成一句话:《阿凡达》的惨败再次证明了奥斯卡只是一个奖项而已,而不是电影的全部。
标签:
教育 |
元宵还没到,年不算全过完了,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却早已踏上艰难的征途,他们,就是我们既可爱又可怜的艺考生们。
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可怜,自然是因为其要面对的高淘汰率和“被规则”的悲哀。近年来,艺考之路上的肮脏交易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违心参加竞争的考生也是大有人在,笔者曾经撰文批评过这种现象,也招来过一些非议,这里就不再讨论了,在这,我只想简单的作为一个过来人跟师弟师妹们说几句话,这是现阶段我最能也最该做的。
第一句:计划好报考院校。不要只盯着好的不放,也不要觉得自己只有考差学校的命,考试的时候运气和发挥还是很重要的。计划好自己考试的学校,选取最有把握,最适合自己和些许自己能为之奋斗的,最好好的中等的差的都有那么几个,做到有备无患。
第二句:发挥实力就好,不要太过在意和执着。不执着不是说不在乎,而是不要太在意结果,像北影,中戏的有些专业,淘汰率高达90%,不是你不出色,而可能是你的对手比你还强大。人生在世,不如意事情十有八九,每件
标签:
体育 |
年初二,在大家都还沉浸在过年的美好气氛时,大洋彼岸传来一个不算很和谐的消息:在加拿大举办的冬奥会,中国队提前到场馆进行训练前的准备工作,负责技术录像的教练徐英男教练照常架起摄像机。此时上一场训练还未结束的韩国队再次紧张起来,主教练(女)用韩语向中国队大呼大叫,最后甚至拿起身边的塑料瓶砸向徐英男教练。
该事件看似突然,却早早就有祸根存在,原来,在几天前的赛前训练中,中韩两队就已经很不愉快。韩国队一直担心中国队窃取战术,在训练中未使全力并且草草收场,队员还在训练后抱怨中国队干扰,教练甚至在笔记本电脑上用中文写上“禁止拍摄”。在此后的中国队训练中,韩国“报复性”的也安排了专人进行拍摄。
按照我方的说法,“我们拍摄录像是为了分析和训练,这是规则允许的。”,然而韩方认为这是对他们技术的剽窃和比赛的影响等等,我们再回头看前几天韩国球迷集体对国足胜利的质疑和不屑,似乎又多了几分气愤不不平的理由。然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愤怒是没有用的,换个角度看,韩国人是不是用他们的行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呢?
要说明的是,笔者对韩国人的狭隘民族主义也是
标签:
大学畸形阅读对策校园 |
先来看几条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几句话的,熟悉归熟悉,冒昧问大家一句: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了或者去照做了的?根据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0~8周岁人群阅读率为72.3%,9~13周岁人群阅读率为93.5%,14~17周岁人群阅读率为79%。我国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达到81.4%,远远高于成年人。2008年我国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比2007年的4.58本多0.14本。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均阅读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减少趋势的,对此,很多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由,有说书价太贵的,有说出版物不适合自己的,也有人很坦白自己就是没有阅读习惯,而更多人抱怨的,是没有充分的阅读时间。
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何谓“充分的阅读时间”,工作学习之余的时间么?如果这么算,最有时间的是我们亲爱的大学生。
大学生不算闲,但是绝对是忙碌的中国最有时间读书的。而本人在大学学习已经有两个年头,却有了这样的体会——要说阅读时间绝对是有的,然而,我们很多大学生能“有中生无”。
标签:
校园 |
今天看新闻,今年研招,硕士将扩招5%,博士扩招2.5%左右。
新华网消息:从今年研招开始,我国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减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重点支持能源、信息、生物、海洋、航天、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相关专业的招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将遭到坚决限制……此外,往年要到4月初才公布的考研复试线今年也将提前到3月初公布。由于每年复试线公布太晚,导致部分已落实工作的考生左右为难,要么“毁约”上学,要么放弃录取,不仅浪费了企业和高校的资源,也对其他就职者和考研者不公平,此外,很多考生也在等待复试线中失去了不少就业的机会。
对此,首先我得到了一丝欣慰,我们的教育,至少在这个层面的教育,已经在慢慢改观,这是每个公民都值得庆幸的。之前我有说过,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的产品并不强大,而我们需要的相关方面人才也是很紧缺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过于学术化,死板化乃至制度化,官僚化,现在及时调整政策,让更多高科技在教育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是我们很明智的选择,而复试线的提前公布,
标签:
美术劣根分析校园 |
今天看到个报道,耶鲁校长称中国高校25年内可赶上英美名校,同时他建议大家建议一种批判性思维,这个名词,可能大家会感觉到陌生,但是在欧美的很多高校,他们已经实行此法多年,而且效果显著。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本人之前接触过一些这种思维,感触颇多,忽然又想起了自己所在的美术领域近几年的状况,于是萌发了用这种辩证,质疑感明确的思维方式分析当代美术教育的想法,有两种动力在驱使我这样做,一是现在的大学美术生越来越多,二是这个香饽饽在近年开始沦为平凡的窝窝头。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本人认为,有九点原因
其一:欺师忘祖。除去被潜规则挡在艺术殿堂之外的美术生不谈,美术教育在我国真是越来越普及,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艺术系,大家都要来分一杯羹。我所在的天津,除了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