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spark

美女

帅哥

混血

雪地

情侣

798

汽车

分类: 侃车
阅读    收藏 
标签:

谢楠

光线传媒

何云伟

明星

主播

探班

化妆间

nba

篮球

娱乐

分类: 分享

请忽略我更新博客的频率吧,工作太忙,微博太勤,博客接近荒废的状态。

不是没有值得发的片子,也不是没有值得抒发的感想,但骨子里宁缺毋滥的秉性还是每每让我在发博前淡定了。2010年对我来说是精彩的,所以在即将告别它的这段时间里,还是想用自己近日的一些图片来给这一年划上个美满的句号。至于这篇博文够不够压住我这一年的博文,你们说了算。

圣诞结束,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体坛周报的朋友来到光线传媒总部,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光线传媒的当家王牌之一——谢楠。和NBA的不解之缘促成了谢楠和体坛周报之间的这次合作,而我这个非职业专业摄影师则成了这次合作的记录者。

在拍摄之前,我和我这个朋友就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还原最真的谢楠——不用刻意的造型,不在刻意的环境。我们要让大家看到在日常工作状态下的谢楠是个什么样子——而这正是一般人无法看到的。谢楠在化妆间的这套片子我敝帚自珍了,因为整个环境、光线的感觉以及谢楠的状态我都很满意。在拍这套片子的时候其实还有两个小插曲,都很有意思。一是谢楠脚下的这双鞋——是我特意从SIZE尺码编辑部带来的adidas Original Jeremy Scott Teddy粉丝泰迪熊鞋,在谢楠还没看到这双鞋之前,她的经纪就告诉我们:你们要小心哦,谢楠看到这双鞋一定爱不释手无法控制……而结果正如你们所见,谢团长换上这双鞋足足乐到爆。二是在化妆间拍摄期间的不速之客——何云伟老师,何老师的出现低调而惊艳,当他从我身边默默走过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从椅子上腾地站了起来——事实证明,何老师果然伟岸!

 

这组合绝配  谢团长活泼搞怪 何老师风流倜傥


谢团长对于这粉熊的感情已经如滔滔江水 连绵不绝了

还原一个真实的谢楠



经我们鉴定,谢老师是一个十足的篮球迷,艾佛森和霍华德是她最中意的球员。

手中的Air Max LeBron 8 South Beach?她只是很喜欢这个配色罢了。


衷心祝愿谢老师在新一年有更多的收获——当然不止是鞋子



在面对体坛周报的采访时,谢老师展现出了一流主播的气质,用自己的NBA情结彻底将采访者侃晕。




最后“互捧”一下 奉上和谢老师的合影

诸位新年愉快

阅读    收藏 
标签:

zeiss

50

1.4

源形毕露

798

外拍

smart

休闲

分类: life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125689a69982/us3yiiof.jpg

      第一次上手接触蔡斯50 1.4时的感觉记忆犹新,当时无法控制让自己毫无保留地沉浸在它的冰感之中。身体浸透着冰冷的黑色,色彩凝结着戏剧化的幽蓝色——这是当初拿着哥们的蔡斯50拍完第一张片子后的感叹。把玩着这个沉甸甸的小东西,脑际回旋的是D3清脆的快门声和蔡斯50油润的变焦手感。在这个拍片如麻的时期,我想我需要这个只能依靠手动对焦的镜头来重新找到一些不含工作成分的乐趣。

      一个闷热的下午,兴冲冲地跑去五棵松将第二代的蔡斯50拿下。而在第二天一个更加闷热的下午,我带着它便加入了源先生组织的外拍活动,烧,就是一个字⋯⋯天气太热,另外心里有那么一丝对于挑战感的贪恋,我把所有的镜头和其他设备锁在了后备箱,只剩下手中的D3和蔡斯50——全程手动对焦,想想就够刺激~

      外拍的活动参加过不少,还是比较喜欢一堆相对熟悉的人在一起切磋,完全不认识的十几号人对着完全不认识的几个模特一通狂摁多少显得有些浪费激情。在这种活动中,我大多数时间是一个无声的抓拍者,我不是不喜欢让模特摆拍,可能是这种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太多,拍出来的东西是漂亮,但那往往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声音,而不是模特与环境的共鸣,所以内心期待的是截获到自然而有想像余地的瞬间。


蔡斯50,不同光圈下的表现

我把这款蔡斯50的处女拍留给了东方广场的奥迪品位车苑,总体印象不错,但可能因为是晚上的室内,有些人看了说没有心跳的感觉,而这次外拍主要看看这款镜头在大光圈下(一般是1.6或1.8,个别也放着胆子开到1.4)和小光圈下(f7.1)的不同表现。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120619a69807/n7qv2v6w.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774709a69973/ci9brvnb.jpg

      9片光圈叶片是我毫不犹豫选择这款镜头的原因之一,更接近圆形的光圈让蔡斯50在大光圈下拥有更美妙的焦外成像。平心而论,蔡斯50在大光圈下的成像和“锐利”两字毫不沾边,但是它同样没有适马50 1.4恼人的肉乎——个人感觉好像出来的效果好像加了柔光镜一般。特别是在逆光的情况下,模特挂着阳光的头发依然清晰可辨,但面部却显得更柔,而不是肉——很奇怪的一个特点。(上两图)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62889a698a2/u64ju783.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703879a6996c/31kopc37.jpg

      大光圈的蔡斯50如同玩具,怎么拍怎么梦幻,但如果光圈缩到足够小,蔡斯50又会体现出另外一种性格,多少有点商业镜头的感觉。我不是一个大光圈爱好者(尽管包里装的都是大光圈镜头 — —。),平常工作拍照时最常用的还是f10,甚至更小。对于手动镜头,小光圈下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景深越深意味着在面对稍纵即逝的瞬间时失焦的危险越小。光圈缩到7.1,蔡斯50的出片十分锐利,用过105微距 VR和28-70,我敢说这个光圈下,蔡斯50的锐度真的让人兴奋。(上两图)


抓住瞬间,获取有视角的照片

苏里(sulifotos.blogbus.com),可能是我最熟的阅历最丰富的秃子摄影师,尽管现在已经被数码单反“毒害”,但是我依然记得他背着M6 M7在南方雪灾的灾民家里、在诺曼底的老兵身边抓获的那些震撼瞬间——这震撼发自心底。如果不是大师,你我在拍照的时候心里或多或少会装着一些照片,一些你发自内心欣赏的照片,而这些照片对你我的影响也潜移默化、不言而喻。快速地抓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的同时保证对焦、曝光以及构图是我一直向往的。抓到一张满意的照片,往往需要预判、耐心、反应以及运气,缺一不可,毕竟,没有事物是静止的。另外,在所有人尝试在同一角度拍摄的时候,走到其他角度看看,或许后有更好的收获。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753589a69802/h2c2o3vd.jpg

感谢这里有个圆形的井盖 让照片中的模特仿佛有了行走的方向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968929a69831/x4pbwbmv.jpg

这张照片被不少人称赞,很商业,我只能说抓得巧。

另外,原来的照片很艳丽,但后期的时候刻意降了一些饱和度,幻想潇洒离去背后的冷漠

所以这并不是蔡斯镜头的典型颜色。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874349a69930/w6r1v6jg.jpg

逆光、形式感的对称场景

巧合的是,模特按照其他人要求调整Pose的时候,这个感觉正合我意

 

借助道具,提升照片的特殊气质

外拍的好处就在于,这即是磨练技术的绝好机会,也是创意灵感的试验乐园。你即可以是头脑风暴的创造者,也可以是这场风暴的受益者。蔡斯50无数,如何让自己的蔡斯有自己的独特气质?除了选取自己的视角,客观上则要充分利用好外拍现场或者自己准备的拍摄道具。为什么同是都市情感剧,Sexy and city要比好想好想谈恋爱更有都市感,区别就在道具,纽约是个大道具,名牌服装包包是小道具。别人可以Copy你的剧情,但不能Copy你的道具,如果别人能Copy你的道具,你则必须有别人无法Copy的视角——说着说着就变成拍婚纱了。。。。。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318389a69828/ud73xg5q.jpg

红色的电话亭,很复古,很上相。

对于红色,感觉之前的非全幅机子对红色的表现多少会不太理想,缺少必要的层次感。 

全画幅的表现就好了很多。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370649a69893/zn4amc6f.jpg

不知道谁的Smart停在广场旁,借来一用吧,正好可以挡住视线内的其他杂物。

本来就是说戏的俩人愣是拍出了些许暧昧感,阿弥陀佛。。。。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243569a698c4/z708np6h.jpg

绿地中的一把塑料椅,正好可以让模特正坐。这从容让前景和背景的对比更加自然。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858529a698f6/5lxxiobm.jpg

除了环境带有的道具,有必要在充满阳光的日子携带这样能给人带来回忆和幻想的道具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288699a69929/wty1rlr8.jpg

在泡泡落地的一瞬间,目送。

 

花絮时间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961959a697fe/2y053nsw.jpg

外拍地点选在了798园区里的751工厂,这里的工业感更加露骨,可以利用的场景更多,人也更少。

眼前这堆废铜烂铁是不让进的,当然想进去也很简单,到旁边的店里买瓶水,你就可以在里面感受被工业环抱的感觉了。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650989a69812/p7us4yhv.jpg

红色电话亭和众人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372809a6983b/tgf39m4c.jpg

被拍。。。其实挺可怕的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360609a6990a/be1wvemv.jpg

以源先生为首的佳能军,全场就我一个尼康,我很欣慰!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140749a69900/gdg9vvdq.jpg

大泡可遇不可求,源先生一定要抓住阿!

下面就让大家知道如何制造又多又好的泡泡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973829a6995a/ca1y579h.jpg

首先,你要有很好的肺活量,并且确定圆圈上的肥皂水不会太多,成滴的水会破坏泡泡的形成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213559a698d1/8dk41tk5.jpg

如果你嫌吹着太累或是泡泡太少,那么我只能向你推荐原地龙卷风式了,这招后遗症比较大,慎用!

当然,还有本次外拍个人最喜欢的道具——蓝色Smart

停车的哥们也是搞艺术的,停的位置太到位了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541779a6987b/289rz6gd.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392409a69856/5wbss358.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82559a6986c/pq2nx3ct.jpg

工业、和工业的结晶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116939a6985e/wcsltk80.jpg

如果变形金刚3里有辆Samrt,它比较适合做擎天柱的什么?

我想。。。。是旱冰鞋吧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801399a6988c/oslch7ue.jpg

 

本次外拍主要成员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995229a69961/vskharfk.jpg

女麻豆:Stena(Sina博客:Stena)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570459a69841/h4zglwov.jpg

男麻豆:老赵(Sina博客:博士老赵)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334649a6994f/doml7oz9.jpg

芊树,老NB的瑜珈教练+摄影师(Sina博客:芊树)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72559a699a0/r8jff3ri.jpg

对甲壳虫各种留恋的付洋洋

 

当然,还有本次外拍的组织者——源先生(Sina博客:源形毕露)

他不是一般的低调,照片被封杀了,节哀吧各位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726569a69987/x5fhtbez.jpg

最后,有人问我最蔡斯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我想这张是我认为很蔡斯的颜色,不说原因。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510909a69993/nbgx0q1l.jpg

祝各位还是有个清爽的夏日吧
end

 

阅读    收藏 
标签:

美国

旅游

时尚

纽约

分类: 旅行

有时候觉得,旅行的意义并不是捏了多少张精彩的照片,占据了多少著名的景点,而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到一种新鲜的感觉,心跳的经历和全新的自己。幸运的是,因为这份工作,我得到了一些能在不同地方体验不同文化的机会,但不幸的是,每次出差前对于目的地发自内心的向往和模糊的游历计划基本上都会被这份工作搞得支离破碎,这是没办法也是别人不了解的事,很多人觉得干媒体很爽,可以免费去很多地方,但这其实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Anyway,这次很荣幸,受到nike的邀请来到美国最著名的城市,被Jay-Z誉为“帝国之城”的New York City。

不太了解美国以及纽约的历史,但我知道美国人从这里输出无数在中国被各代人口口相传的“经典”,从第五大道Tiffany橱窗前的早餐,到帝国大厦楼顶的金刚,再到洛克公园走出的街球明星⋯⋯美国人的文化输出令这座城市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传奇之地。在前往纽约的飞机上,除了和身边的菲律宾老太太聊天,还抽空回忆了一下曾经印象中的纽约。印象中第一次以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得知并了解这座城市恐怕要感谢《北京人在纽约》,那个时候心中的纽约是灰色而寒冷的,并且混沌糜烂地如同Guns N Roses的《Welcome to the Jungle》。N年之后,《Sex and City》则向我描绘了一个更加活色生香的New York City。渐渐地可以感觉到,在我看来有些强迫症的纽约人执着地热爱着这座城市,这些New Yorker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座城市惯养出来的傲骨和怪癖,这便让我心中有了好奇,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人心中如此有爱?

真正认识纽约的第一步源自被操着蹩脚英语的印度人占据的约翰肯尼迪机场,没有中国人的不冷不热和英国人的礼貌,机场入关处的工作人员显然被每天从这里走进纽约的大批外国人搞得心情崩溃,而手持绿卡和纽约市民证的人此刻便能感觉纽约对于他们的照顾和恩惠,绝对优先通行,并且能得到A Big Smile。驱车前往酒店走马观花般地看了一路,从肯尼迪机场到曼哈顿,从第一大道到第九大道,眼中那充满阳光、鸽子、绿树以及熙攘人群的清新形象恐怕更符合这座城市在《Sex and City》中的出演。居住的地方是纽约著名的新潮酒店——位于第九大道的Hotel Gansevoort,这是一个Lobby有台球和Pub、楼顶有泳池Party、房间里有AMQ Lomo照片的酒店,每天晚上回响耳边的不是叫床声而是震撼人心的Party音乐。而nike原本给我预定的是一街之隔的The Standard酒店,那是个更加时髦的酒店,不仅座临无数新潮店铺和餐厅,而且拥有设计更加“妖气”的哈德逊河景房。从入住Hotel Gansevoort的第一晚便对纽约的夜生活有了了解,和西海岸人喜欢去Club、赌场和脱衣舞馆不同,纽约人似乎更喜欢在酒吧和餐厅畅聊一夜,怪不得New Yorker一提到LA就是一脸的不懈——“There's noting without beach and farmer ⋯⋯”抵达酒店的当晚正值NBA总决赛第3场,nike的人说晚饭的地方会有总决赛直播,但当我们来到离酒店不远的Monkey Brass Bar的时候,赫然发现酒吧里所有的大屏幕放的都是纽约杨基的棒球赛,想想也对,北京赶上国安球赛谁还看CBA的总决赛?感觉酒吧是一个可以让纽约人自然high的地方,酒店附近的几个馆子和酒吧基本是营业到接近天亮,所以纽约人来北京的晚上第一站恐怕是要直奔后海或者三里屯⋯⋯

nike的活动场地一般都能给人带来点惊喜,这次他们把2010男篮世界锦标赛的产品发布会放在了NYC著名的Chelsea Pier 59 Studio,这家从哈德逊河旁的旧船坞改建而来的巨型摄影基地闻名全美,终于让我见识了一回世界一流的摄影棚里都有什么高级玩意,时尚和创意产业周边设施的完备和高质量多少让人嗅到纽约这个时尚妞的丝丝迷香。时尚,如果纽约必须有一个标签的话,我想那上面的一定是这个词,不论是出入纽约的地铁、写字楼、商店还是街头球场,纽约大部分人的打扮总会让你刮目相看,甚至会让在国内感觉良好的你感到自惭于型,而Soho区的时尚青年和“非主流”更是打扮前卫而养眼,看看那里聚集的店铺,全是以AMQ、Stella McCartney为首的前卫时尚品牌。生活在这个城市就好像生活在一个各个业主都穿着体面的高档小区,即便是说说,那种难以压抑的自豪感也显得咄咄逼人。

在纽约的这4天前后两次来到著名的第五大道,一次晚上一次白天,晚上那天正赶上下雨,纽约清冷的雨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蓝紫色魅影摇曳的街道上,纽约人并不喜欢打伞,他们好像能接受纽约的一切,他们能接受纽约的雨水,能接受纽约四处回响的警笛,能接受纽约那破得不能再破的柏油马路,无论如何,这些都是那天晚上我不能接受的。白天的第五大道尽显它纽约“第一大道”的独特气质,每家店铺的橱窗都有可能成为你的驻足之地,更别提Tiffany、LV、Gucci这样的第五大道名店,虽然第五大道的店大但显然并不欺人,走进Tiffany,感受到的是那如同Tiffany薄荷绿一般的淡雅和亲切,店员不会随行左右地等你挑选,而是告诉你“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叫我”,然后安静地退到一边,此刻你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你自己和眼前艺术品般的Tiffany。从第五大道出来,车子行驶在哈德逊河河边的快速路上,车窗外树影婆娑,透过它们你能看到有多少人在享受哈德逊河边的绿地、小径和公共棒球场,仿佛能听到他们的欢笑,看到他们的汗水,这让我想起了首尔汉江两侧的景象——一个拥有河流的城市应该有的和谐景象。

在离开纽约前的几个小时,我特意沿着哈德逊河一路向北,终于在这里体会到了我认为的纽约最可爱的一面。纽约人在这里拥有他们最幸福的生活方式,在河边的长椅前静坐读书,带上全家骑车沿河前进,和好友去博物馆待上半天,或是挑战一下自己去社区划艇学校在哈德逊河上学学划艇。5英里的河边漫步让我对纽约和纽约人有了全新的了解,在我看来,纽约人对于纽约的爱如同女人对于男人的爱,这其中可能包含了物质、精神以及生理,但归根结底是一种崇拜和依赖,这种崇拜源自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传奇气质,这种依赖则源自其他城市无法提供的生活条件。

T3,美国旅客显得有些焦急。
原定13:20起飞的航班一拖再拖,14:20,这架飞机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内,直到16:00才踏上纽约的路。

肯尼迪国际机场,通关处
美国的海关人员很250,当着我的面说:意大利人搞定了,下面该是中国人了,中国人!

肯尼迪国际机场,停车场
镜头里的背影就是我们的司机,一边跟我讨论iPhone 4如何nb,一边帮我们把行李拉到车边,本来从通关处出来因为耽误很长时间所以心情很差,但这哥们的热情真是感染了我

通往曼哈顿的路上
跨过大桥,这就是曼哈顿

曼哈顿,第一大道
斜阳、如织的人流

黄色的纽约出租车是纽约的象征

曼哈顿,第五大道
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五大道 只有手里大包小包的Buyer 没有高级香水和名牌皮草的味道 

曼哈顿,Chelsea Pier 59 Studio
nike的发布会开始之前,这里汇集了全球的精英媒体

在全美一流的影棚里为NBA得分王拍片,有点略显奢侈的回忆

曼哈顿Midtown
麦迪逊广场花园旁,远处的建筑就是帝国大厦

纽约的雨夜 寒冷 潮湿 但散发着靡丽的气息

纽约喜来登对面的餐厅里
纯正的纽约西餐吃得我们一个个很难受 这里的牛排medium well要比LA的更费牙 而且上菜的速度足以令人睡着 都说中国人是在饭桌上办事 纽约人是有之过而无不及的

前往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的路上
纽约的传奇令无数看客来到这里,this is your New York⋯⋯对于外地人来说,New York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的New York,同是看客的我们深有体会

麦迪逊广场花园球馆
喜欢看NBA的朋友都知道这里,可惜如今的球馆主人不再是那个能和乔丹的公牛队杀得昏天黑地的Knicks 如今的麦迪逊更象是一个收藏着荣耀历史的博物馆

著名的纽约时代广场
而我们此刻是在时代广场那同样著名的交汇点的2楼享受自助餐

从第五大道上看帝国大厦

第五大道上的教堂

Soho区的街角
这里体现的是和第五大道等城中区完全不同的气质 有点时髦 有点颓废 有点叛逆

哈德逊河旁的城市公路上
这里有专门设计出来的双向Bike Path,专门供市民骑车、轮滑以及滑板使用,名副其实的健康小径

他们可能骑得没那么快,但是态度绝对认真,装备绝对专业

在哈德逊河旁的Bike Path旁
你会看到这样一辆插满鲜花的白色自行车。2006年6月22日,一个55岁的中年男子在这里被一辆卡车撞死,为了纪念,人们将一辆自行车漆成白色,并且在邻近这个日子的时候奉上鲜花和哀悼

哈德逊河上
哈德逊河上的社区划艇学校,对划艇有兴趣的市民们在跟着教练联系划艇的基本动作

哈德逊河,无畏号博物馆
哈德逊河就如同纽约馈赠给纽约市民的礼物,在这里你能强健身体,愉悦心情,也能增长知识。

无畏号航空母舰的舰首
《我是传奇》中的Will Smith在这里享受没有球童的挥杆之乐。

纽约部分领空和航线对市民开放,有钱人可以乘坐直升飞机上班,而游客也可以乘坐直升飞机观光

观光大巴被设计成敞棚,我觉得在纽约这个多雨的城市没有车顶是个很2的事情,但对于有兴趣来到纽约的人来说,雨也是纽约的一部分,而且摩天大楼和头顶的一线蓝天白云也因此变得唾手可得

最后 用一首歌的歌词结束这次旅行
In New York 
concrete jungle where dreams are made of
There’s nothing you can’t do
Now you’re in New York
These streets will make you feel brand new
Bright lights will inspire you
Hear it for New York
阅读    收藏 
标签:

nike

阿q

风二

体育

分类: 感慨

人的一生里并没有多少个值得挥霍的十年。在2000年风二刚刚面市的时候,哥几个还是嚼着口香糖四处找球打的“球场小混混”,全黑的风二在那个时候遍地都是,而香槟色和白色渐变篮的风二则是人见人爱的稀缺货。不能说心里对风二有多么煽情的喜爱,但就好看见了一辆性能够劲外观够拉风的“小钢炮”,作为一个男人心中总会有那股驾驭它的冲动,这种冲动在十年前可以化作朝思暮想的意淫,想着自己穿着风二在场上命中夸张的后仰跳投或者在喜欢的女生面前扇了情敌一个大帽……青春期的幻想总是无比爽快,但现实中的它依然摆在货架的最顶端触摸不到。十年后,它再次出现在了货架的最顶端,对于我,购买它可能不是单纯地购买球鞋,而是购买一段属于十年前的回忆。尽管复刻鞋款的做工让人难以对它们产生什么值得一说的感情,但我总是阿Q一般地安慰自己,这家伙总算是回来了,人的一生里,能有多少个十年?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5409293cc297/medium.jpg

 

阅读    收藏 
标签:

梦想

信仰

mcqueen

puma

时尚

在即将走进虎年的日子听到麦昆(McQueen)去世的消息确实让我震惊了一下。因为前几天刚刚从一个朋友的口中得到他朋友突然辞世的消息——一个专做ABT的改装界大哥级人物把生命中最后的快乐时光留在了北欧的滑雪圣地,生命是何等脆弱,我想那时那刻最有感触——唏嘘也好,感叹也罢,那个曾经活在身边的人却真的永远不会再与我们面对面,这种酸酸的滋味虽然不会让我们陷入极度悲痛但却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度过我们余下的日子?找到你爱的人,珍惜爱你的人,除此以外呢,尽量保持愚蠢吧.

 

道听途说来CCAV也报道了麦昆的死讯,但却用了“时尚教父”这个Title,我想这绝对不是恭维麦昆。要知道麦昆这四十年来所做的都是在和“主流”划清界限,他的设计虽然华丽但却带着骨子里的不羁、颓废和叛逆。没错,CCAV又一次用它的无知和不专业侮辱了一个世界级icon,这才是他们擅长的事。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733718d91618/medium.jpg

“芳龄”四十,是不是一个男人内心最脆弱的时候


和其他的时尚设计师不同,麦昆从来没有想过去引领时尚圈,让他觉得最爽的事情恐怕就是用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设计让那些自命不凡的大牌设计师大开眼界。看看他和Puma合作的产品线,每一款鞋都诠释着麦昆对于顶级产品应具备的品质和肌理的理解。这种理解超脱绝大部分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所以当我们拿到麦昆的鞋子之后都会不自觉地发出几声感叹——就好像看到那款全新的BMW概念车一样。毫无疑问,他的设计更注重概念的诠释和表达。所以,麦昆那些带着时尚气息的运动鞋之所以能摆上货架要感谢Puma的默默支持,能将麦昆的设计转化成量产鞋款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勇气。

 

麦昆的离世在这个星球上最神经质的圈子引起了轩然大波,是的,对于时尚圈来说,麦昆的离去意味着世界上又少一种鲜明的态度,意味着时装设计圈又少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鬼马天才,意味着Lady GAGA如果再想穿一些前卫带雷带电的衣服恐怕需要自己亲自操刀(设想如果没有麦昆的灵魂,她的那些衣服还剩下什么?恐怕只剩下舞台效果和矫揉造作)。

 

 

而我觉得,麦昆的离去更意味着众多年轻的设计师失去了一个希望和信仰的寄主以及风格和技法的导师。可能没有人想成为第二个麦昆,就象没有人想成为第二个乔丹,但是麦昆的上升之路以及在服装设计方面的能力又是多少平民设计师想极力复制的,就象当年我们崇拜模仿乔丹一样。

 

一个icon的陨落让这个世界损失最多的,恐怕就是鲜花和信仰。有多少人在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去珍惜,而直到他死后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22448d91607/medium.png

对于死亡微妙的感情被放大在麦昆很多的作品上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169238d91606/medium.jpg


McQueen和Puma的合作通吃时尚和运动 他对于产品材质和肌理的表现往往能超出人们的期待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088938d915fd/medium.jpg

有多少女人梦想得到的骷髅方巾 现在多象是麦昆的祭旗

阅读    收藏 
标签:

r36

飚车

amg

改装

汽车

分类: 侃车

最近莫名其妙地在北京的大街上看到了不少好车,绝对不是国产奔驰宝马四个圈这种货色,而是在富力城地库的法拉利f599、长安街上享受堵车之苦的兰博基尼盖拉多和四环上以80迈“低速”巡航的红色GT阿劳(GTR)——这等名副其实的好车们。如果降一个级别,那么堂会出来工体东门遇上的黑色RS6,四环上从身边划过的白色BMW M3,长安街上迎面相遇的AMG C63以及双井桥附路被尾随的无牌R36也应该算在好车之列,看来大家在年关办的年货都好有水平。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29058cfd369/medium.jpg

 价值不菲的M套件方向盘是130i的高级选装 除了有手感极佳的麂皮和换挡拨片 还有能显示百公里加速和G值的显示屏幕 十分高级

或许我应该感叹,究竟是中国人民的日子又蒸蒸日上了?还是我孤陋寡闻了?但这种感叹显然毫无意义,因为中国人的在车上的花钱观念似乎已经发生变化——从够大够气派到够快够个性——给你50w你是买俩大屁股的倭寇天籁呢,还是买一辆同样大屁股但是能拉能跑的R36或是小钢炮级别的130i呢?绝大部分人的答案正中汽车品牌的下怀。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10年,号称“性能掀背车之王”的GTI会被国产,VW还要引进Scirocco R,福特要把它的2.0T引擎拿到中国,别克会把2010年的宝压在一辆顶配18w的两厢车英朗XT身上,当然,这也是奇瑞为什么会把自己的新车G5拿到扭博格林赛道去跑——那是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些高级性能车为自己“挣名分”的赛道,那个赛道见证了GTR和911的终极对决,也见识过新款M5和Audi A7的还未向世人展示的性能。奇瑞显然是想借着这条传奇赛道和那辆除了皮其他都改得无地自容的G5提高提高在父老乡亲面前的地位——爷们我跑过北环,追过奥迪,自主性能之王非我奇瑞莫数!是啊,即将装着2.0T发动机的G5虽然不是迈腾、新君威这等车的对手,但虐个BYD或者吉利之流显然是绰绰有余了。

够快够个性,我想这并不是中国富二代热推起来的汽车新趋势,而是一种必然的回归,当人们体会过柔软悬挂的油腻、无级变速的无趣和加长轴距的恶俗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更纯粹、更直接、更自我的车子——过分的矫情已经不是现在人的需求——和现在的男人对女人的感觉一样。身边的两个哥们都是性能车的死忠,我想他们都是叱咤二三四环的飚车高手,他们其中的一个是京城最著名的斯巴鲁改装车神,另一个则是跑得最快的用莱卡M6的秃子。我想性能车的吸引力在于,它们够个性,够快,够劲,它们虽然不是神车,但经过改装,它们就是最接近神车的车子。

这就是改装的吸引力所在,这个过程能让一件事物逼近它的极限,无论从功能还是视觉上,能让平庸晋身牛逼之列,能让牛逼迈进更牛逼的殿堂。当原厂进口车都开始减配的时候,人们不得不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改装上。看看路上跑的那些奔驰,尽管都被称做“大奔”,但C系带着它的1.8机械增压可能还干不过一辆老宝来,所以AMG在中国会卖得越来越好,因为AMG这样的官方改装仿佛给了有钱人一个承诺,给我100w我可以保证其他车看不到你车头的三叉星。同样的事情BMW也在做,VW也在做,只不过VW的承诺显然要低调一点——给我50w我可以保证你不会被那些神车轻易地虐掉。官方改装厂做的事情仿佛是在实验室内培育新的怪物,从产品的基因上拥有全新的组合方式,而民间改装则好像在医院诊所里做器官移植和整形手术,产品的好坏全凭主人的喜好——你可以挑最好的件往上装,但出来的未必是尤物。

美国人热衷把普通的肌肉跑车改装成舒化辛力加般的怪兽跑车,马力大到吓死人;日本人热衷把国产街车改装成疾速禽兽,加速快到爽死人;欧洲人热衷把各种小怂车改装成人见人敬的性能怪物(当然,他们也有让牛车变身神车的癖好),性能强到爱死人;中国人则热衷把各种普通家车改装成貌美“如花”的马路杀手,恶俗丑到雷死人;韩国人。。。则热衷改装自己。。。生出的孩子失望死人。。。中国似乎已经到了不改装改装都不好意思出门的时代,但我觉得以大部分国人现在的审美和品位,我们还是要淡定的好,别到最后眼睛里充斥的没有“改”出来的,只有“装”出来的。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379768cfd36d/medium.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969768cfd363/medium.jpg

130i经过官方改装成功跨进50w级别 成为最贵的掀背小车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067078c8f43c/medium.jpg

看得出来这是一辆普通的A6吗?有了ABT的套件,它差点骗了我。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720258c8f437/medium.jpg

感谢副座的摄影 又一次和R36亲密接触 这或许是50w能买到的最棒的原厂改装车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973678224b11/medium.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47258224b08/medium.jpg

AMG和BENZ的合作成就的是两个传奇的品牌 和一票令人胆寒的性能怪物

阅读    收藏 
(2010-01-29 01:55)
标签:

ipad

apple

乔布斯

ipod

iphone

 

加班到十一点到家,照例第一时间打开Mac,来没来得及换掉裤子便又在safari上看到N久未变的乔布斯,还是那件黑色卫衣、蓝色levi's、灰色的New Balance和即将谢顶的花白头顶。和每年的apple大会一样,他又一脸淫笑地在众人的掌声中登上拥有apple风格的舞台——那没有一丝装饰,拥有的只是硕大的屏幕。乔布斯这种交织着自信、得意以及淫荡的笑容往往意味着一件事——Apple又要推出一些新鲜到超乎想像的玩意——绝对不是3GS或者新Nano这种平庸的货色。是的,在台上的乔布斯继续表演着他卖关子的高超水平,一步一颠地手舞足蹈地讲述着Apple近年来的丰功伟绩——仿佛主持的是活色生香版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这个老头子的赘述下,Apple统领着移动设备领域,无论nokia、samsung或者sony承认不承认,Apple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设备(Mobile Device)设计者和生产者,想想看,iPod诞生九年来已经累计卖出2亿5千万部,更别说他们的Mac laytop和iPhone了。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871378c6753b/medium.jpg

 

250000000部iPod 看老头子美的 

 

从方砖一样却完全改变人们寻找、购买和欣赏音乐方式的第一代iPod开始,Apple就在不断细分市场,从iPod Mini到iPod Nano,再到iPod Shuffle,最后到iPod Touch,Apple为iPod找了太多的姊妹,但家族生意却越做越红火。我不太喜欢把”刀客“这个称号挂在apple的身上,因为他们不象audi,东施效颦的德国人根据消费者的喜恶来丰满自己的产品线,如果你喜欢开A5 sportsback那么八成你不会在意Q7。但美国人不同,你想拥有的是Apple所有的产品,他们的产品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相反,它们互相协作弥补,这就是功能需求上细分之后的结果。

所以,你不必担心iPad的出现会抢走iPod和iPhone的风头,因为它们在功能上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谁也无法替代谁,这种互存的关系如同迈克尔杰克逊和帕瓦罗蒂。

好吧,包括我也觉得这个叫做iPad、长得跟个被砸扁的iPhone一样的玩意徒有其表,说实话,我曾经非常欣赏Apple的工业设计,在大学的时候还一度将那些诞生在英国设计总监眼皮底下的白色产品奉为“指路明灯”,但现在Apple极端简洁的风格会多少让人觉多索然无味,现在玩弄Apple的乐趣就是"Power it On",如果Apple无法正常工作的话我真是不愿意碰它。

看看iPad,我在视觉上无法爱上她。

当乔布斯把它拿出来的时候,并没有给我一丝的震颤和心动的感觉——我就好像看见一个老头子拿着个电子相框在招摇过市。但我刚才说过,Apple现在最强大的地方就是它的功能,打开它,将颠覆你之前一切对这个家伙的判断——但我们同时可以悲哀地看到,“硬件设计”有气无力地被“软件设计”压身下,成了一场女上男下的游戏。iPad被塑造成为一个可以随时上网、发送邮件并且分享照片、观看视频的”电子相框“,除此之外,它可以流畅地运行极品飞车和iWork这样的办公软件——仅仅依靠你的双手,是的,这是一个优秀产品的必要因素——创造新的行为方式——在星扒客你可能看不到人们在敲击键盘,而是悠然自得地用手指滑动浏览的网页,就好像在看一张图文并茂的“纸”;那些依赖手绘板的宅画家也可以在户外用iPad徒手创作;那些抱着psp不放的玩家则开始尊称拥有重力感应和屏幕多点触控的iPad为新一代“掌上神器”。iPad将凭借这些建立在“内在美”之上的未来生活之梦征服着所有人。

这完全是一场秀,一次新品发布会,但它没有雷人的环节和矫情的对白,只有引人入胜的展示和体验,这可能就是Apple或者是乔布斯价值观的体现——永远倾听内心的召唤,想做就去做,不要考虑结果。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897448c67540/medium.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842688c67543/medium.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078838c6754b/medium.jpg

9.7寸的iPad和微微上扬的嘴角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04338c67536/medium.jpg

吸引人的不再是产品的造型 而是附加的价值和功能

阅读    收藏 
(2010-01-24 02:06)
标签:

杂谈

阅读    收藏 
标签:

黑莓9000

imac

孙悟空

 好吧,我听了无数人一致的意见和无情的鄙视让曾经的手机进了抽屉,而在身边的现在是白白净净的新欢——白色日本docomo版本的黑莓9000。有人该说我装b了,黑霉就黑霉吧,还玩一白的,我只能说这个b我必须装了,而且到目前看来这b装得值了,因为这小美人确实太好用太贴心。和使用iphone时的快感不同,白莓会让你别那么自我感觉良好,仿佛一直在说:让我忙起来,不然你怎么对得起我这商务鸡的头衔?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852048ba8cb7/9zfes1t7.jpg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95008ba8cbc/oa4jj51m.jpg

 

白色很完美 对于scirocco和balckberry都是如此


 

好吧,我尝试着完成今天的主题——节省时间 or 打发时间,差点忘了为什么在动笔之前写下这样标题,操,我花了整整1个半小时开了15公里,从大望路到公主坟,原本为了缩短人们出行时间的汽车却差点让我得了痔疮,而我还无法象那些把同样长的时间奉献给地铁和公交的人那样打发时间。我很费解……

 

为什么我这个平时还算道貌岸然的人一旦上了车就跟被打了鸡血一样?虽然车子开得不快,但是脾气变得不小——什么开车太肉的、瞎逼变道的、新手+国产日本车的……都能收到我来自心底里的特别问候。有些人觉得我车德不好,也有些人觉得我不够绅士,但我觉得在北京的路上你当什么都可以,就是别当绅士,这就好像在德国的路上你当什么都可以就是别当混蛋一样——千万别和社会对着干!

 

惊讶着同事在最近的这段时间毫无保留地满足着自己的爱好,每天必看NFL,每月必进新模型。操,我那些值得满足的爱好呢?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576988b95738/custom.jpg

 

这次是十分耐玩而且品质很好的孙悟空

 

http://pic.yupoo.com/numbershi/406348b957d5/custom.jpg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