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海外经典教育QQ群
一起来聊聊海外学童的中文教育,英文教育,德文教育……
QQ群號 118964125。 提交入群申请,请注明所在国家。
學問有兩類,一者知識,二者智慧。空有知識,而無德性者,知識反濟其奸。但有智慧者,必兼尊德性。讀經所誦者,是智慧之書,雖未必即能開啟智慧,然必增其開啟智慧之契機,則無可疑也。於讀經之時,可同時施行德行教育。不必停下讀經,專做德行也。又,因讀經而開智慧者,必然有大德,斯又有越乎「循規蹈矩」之教者矣。
王財貴先生:談到教育和培養人才,一般都說「品學」。「品學」,即「品格」與「學問」,確實代表生命內涵的兩大面向。
选自王财贵先生博文
《见群龙无首,吉──解决问题之道:明辨而相容,变易以从道》
问答部分
问:也是替很多人问的一个问题,还是刚才老师提到的道德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儒家是成德之教,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对道德教育有疑惑,所以请老师开示。
王财贵先生答:说是替众人问,其实是故意找茬来的。佛经上常有这样的场景,《论语》也很类似的,《论语》和佛经,乃至所有圣贤之书,大体都是问答体,其中固然有圣人自己讲的话,但是很大一部分是弟子问,圣人答。礼记学记说“善待问者如叩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一个好的教师,不要自己一直讲,要待学生来问,而就着学生的问题回答,才能应机。而其回答好像撞钟一样,撞的力大,就发出大响声,撞的力道小,就发小响声──问题问得深,就深答,问得浅
(2014-12-16 20:07)
时间:2014年12月6日
地点:海外读经网络频道四书集注读书会
参加者:王财贵(导读)
(2014-10-17 06:33)
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致敬国学-2014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于9月29日19时在长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举行颁奖盛典。经过专家评委团评审和网络投票,最后该奖项的国学传播奖之年度建设力大奖的个人奖项由王财贵先生获得。
因为正在欧洲做读经教育巡回讲座,王财贵先生无法回国领奖,在巴黎录制了这段获奖致辞。
作者: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王桐生
http://www.jzjy.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5
(2014-09-10 15:11)
案:此文作为后记被收入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书《读经二十年》中。
出版版本略有删节。
读经种子,文化之根——我眼中的王财贵先生与海外读经
文/怀仁
海外微信群巴黎渊澄学堂负责人郑言言老师转发巴黎读经微信群里的读经分享:
作者Lulu妈,巴黎5岁读经儿童的家长,陪孩子读经3年。
巴黎Lulu妈的读经感言
之一
====
时常想起的三句话(大意转述如下),
一。诗怡妈妈说,大家可以对读经这事再观望,再等等;但小孩子就在这等待中一天天长大,不需要很久,不过一两年后,就可以看到读经孩子和不读经孩子的中文水平的差距了。
二。怀仁老师说,选择读经,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三。王教授说,虽然我们大人老师的水平就只有半杯水,但我们要给孩子指一条河。
说实话,在读书这事上,我不敢有丝毫怠慢,一天不读会儿书,我就觉得浪费了那么宝贵的时间,会很内疚。我总觉得,我自己的水平是很差的,非常不够的,我连半杯水都没有,但我现在知道了一种读书方法,可以让Lulu能有机会学到我学不到的,成就我做不到,想到能为孩子做点事,我非常欣喜。
读经,像一个放大镜,
(2014-08-31 03:08)
2009年@王財貴_季謙 先生德國之行的圖片記錄。一眨眼,五年過去了,圖片中的孩子們都長大了……感謝季謙先生!感謝您在世界各地播下的經典的種子,這些種子,都陸續發芽了,抽枝了,長葉了…… 更期待,季謙先生2014年的歐洲六國之行……
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七日~七月二日,著名教育学家,新儒家学者,全球“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实践者和推广者王财贵博士成功访问德国。
两周之内,王教授马不停蹄,访问了德国七处城市,做了九场演讲(同时包括台湾和大陆主办者的教育机构),两次读经家长深度座谈,宣导读经教育。听众在盎然的兴趣中,充分了解了儿童读经理念,有听后更笃信读经教育者,亦有随即开始立即实践读经教育者。王教授的访德,点亮了
(2014-08-30 21:10)
应德国汉堡中华经典文化协会(汉堡致谦学堂)之邀请,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王财贵博士将于2014年秋季来访欧洲,并展开六国十余城市的巡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