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曹操

观沧海

张九龄

春江花月夜

深圳特区报

分类: 此情此景

http://s5/mw690/001oTlUagy6ShMyB9GIb4&690

 

南澳听涛

 

陈劲松

 

    在还没有去过南澳岛时,我一直按照自己的臆想去勾勒她的神韵:烟涛迷蒙,浩瀚神秘;白云悠悠,月华流照。一个云淡风清的午后,我如愿来到了风姿卓约的南澳。这座位于大鹏半

标签:

好批评家的标准

文化

分类: 文学视点

http://s13/mw690/001oTlUagy6ShT1oL929c&690

 

好批评家的标准是什么?

 

陈劲松

 

    文学批评屡受诟病,是这个时代不置可否的事实。和小说、散文、诗歌的大众与喧闹相比,这一原本小众且寂寞的文体,随着自身的没落以及外界的误解,愈加显得茕茕孑立,并最终沦为可有可无的文学点缀。久而久之,大家对于文学批评的态度,颇有些模棱两可的复杂情愫。一方面,针对当下鱼龙混杂的文学现状,大家渴望听到批评家的声音;另一方面,批评家的急功近利甚或明哲保身,又难以

标签:

首届新城市文学论坛

发言

新城市文学

文化

分类: 文学现场

http://s10/mw690/4c87a196te1000f199c79&690

 

当我们谈论新城市文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首届新城市文学论坛上的发言

 

陈劲松

 

    “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这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其《看不见的城市》中,关于城市记忆的描述。很大程度上,他的这种记忆可以看作是对当下中国社会现状的形象描绘。或许,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城市已达到密不可

(2013-05-31 20:18)
标签:

好女人的标准

杂谈

分类: 心经

http://s9/mw690/4c87a196tde0296443c38&690

 

好女人的标准

 

陈劲松

   

    对人喜用既定标准予以评判之传统,由来久矣。自古而今,人之善恶美丑、愚智忠奸,皆有着分明的划分界限与辨识标准。唯有对女人的评价标准,难以拿捏。为何?盖因美丑容易辨别,好坏则无定论。俗语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好女人都是相似的,不好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好。只是好女人与坏女人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

    古有四大美人,主要

标签:

问君何所有

心中唯书香

文化

分类: 心经

http://s12/mw690/4c87a196gde4fd1b1ea2b&690

 

问君何所有,心中唯书香

 

陈劲松

 

    有位哲人说: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看似单薄实则厚重的书籍,如清风般悠悠拨开我们的心扉,似明月般默默涤静我们的魂灵。

    问君何所有,心中唯书香。

    正是这一份淡泊的心境,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雕刻成永恒的历史,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镶嵌进古老的竹简,让“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标签:

迟子建

黄鸡白酒

小说集

分类: 文学评论

http://s10/mw690/4c87a196td80b1752f4c9&690

 

让温暖永恒地照亮生活

 

陈劲松

 

    迟子建曾坦言:“我觉得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对她来说,内心的“清寂感”带给她的不是孤独,不是迷失,而是信仰、坚守和温情。二十多年的文学之路,留下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张扬,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最终,温情的力量成就了一个为人也真挚淡定、为文也澄澈从容的作家迟子建。细读她的作品,优美而柔婉、大气而平和、纯粹而丰富,充满生活气息的同时不乏灵韵和深刻。她的写作,彻底洞悉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爱意”,真正赋予了生命的美丽与庄严。而她的中篇新作《黄鸡白酒》,再一次印证了我对她的这一总体观感

标签:

生存困境

精神突围

王威廉小说论

分类: 文学评论

http://s3/mw690/4c87a196td7627dfe1f42&690

 

从生存困境中寻求精神突围

——王威廉小说论

 

陈劲松

   

    读作家莫言《讲故事的人》时,我颇认同他关于文学立场的观点:“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站在人的立场

标签:

喧嚣时代

诗歌何为

分类: 文学评论

http://s16/mw690/001oTlUagy6HLv4Mt670f&690

 

喧嚣时代,诗歌何为?

 

陈劲松

 

    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及审美取向的变化,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喧嚣的世俗诱惑;一方面是回归古典的儒雅情怀、物我两忘的传统气度,另一方面则是写诗者多于读诗者的残酷现实。诗歌就在这种两难境地进退维谷。然而,诗歌在当下的文学视野中真的就渐行渐远,在日益高涨的城市化进程中真的就不堪一击了么?

标签:

作家邓一光

小说深圳

分类: 文学评论

http://s9/mw690/4c87a196gd2e7e25b0638&690

 

一个人的城市认知史

——作家邓一光的小说深圳

 

陈劲松

 

    当代作家中,邓一光是一位难得的文学多面手。集诗人、小说家和编剧于一身的他,游刃有余地耕耘在多个文学领域。其小说作品,更因题材多样、风格有别而引人瞩目。从早期的《走出西草地》、《我是太阳》到中期的《想起草原》、《怀念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再到近期的《亲爱的敌人》、《我是我的神》,他的小说创作为中国新时期文

标签:

作家史铁生

逝世两周年

分类: 那时那人

http://s15/mw690/4c87a196td1d6172c8a6e&690

 

世事茫茫忆铁生

 

陈劲松

 

    不知不觉,作家史铁生离开我们两年了。两年前,这位饱经病痛折磨的汉子,带着他的文学梦想魂归地坛。“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曾如此坦然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时光飞逝,斯人已远,而他的精神与魂灵,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史铁生是我十分敬重的中国当代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