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木朵
木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856
  • 关注人气:1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王敖

神话大全

古老的银杏树,长在一所中学里
它的落叶金黄,易燃,仿佛酒后
当月亮上升,散发出桃香,树下出现一圈
彩色的小石头,和夜空的语言交谈着,偶尔有
几声辩论;就像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它停下了
在自己生命的中途,看见孩子们熟睡在附近的
几个街区,它觉得自己无限遥远,那不是因为
它是此地最老的物种,也不是因为,它冥想到了不可捉摸的大气;
它脱去了长衫,而从远处吹来的,吹着落叶的海风,清澈的月色
都让它仰起脸,划动自己的独木舟,改变缠在年轮周围的经纬线——
它曾经羡慕过燃烧的木柴,它们同样知道在远方,前有科幻,后有史诗
飞鸟一般变阵,而游荡到极地的人,仍然信仰着宗教;它原始的呐喊与晚风
无异;这时候关于有多少圈石子的争论,闪烁着,最终是神话跟喜剧的互相说服


  由于我正在跟王敖合作一次书面访谈(也许它不容易完成),中途,我觉得采取提问的方式不足以涉足我对他的一些诗篇的众多认识,也就是说,每个提问只是去触摸那些认识的体温而已,并不曾完整地揽入怀中。在此前提下,我只好借助一次细读来揭橥那些固有认识的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敖这一首诗至少可以是一个中介物:它敦促我放慢脚步,以便认识自身处境。我不太信任其他的解释,甚至还要提防作者本人给出的意向,在我看来,一首诗的有效性恰好在于它能够完成对成见的改善。基于他屡屡强调“绝句”的形式感,我最初认为,这首诗如果当时被压缩在八行以内,他肯定也取名为“绝句”。于是,它预示着一次例外;那么,请问:是什么因素扩延了诗所需要的视野?是不是参与同一话题讨论的口舌较平时更多?由于“古老的银杏树”具备一个家族的繁衍能力,或可说,它足以担当万千事物的一个明确的核心,使得它在诗的第一行一露面,就持有了绵延四方的护照。关于逗号使用的爱好,以及它们扮演着谁的角色,这些问题另当别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去靠近这棵树?读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他不是在近处出没,更别说触摸到了那树的肌肤,而是一种回忆的性质。这种必然要来的回忆产生了兴致。而例证就是“一所中学里”,至此,我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我曾就读的高中校园里的一些树——我正是带着这些被引起的回忆色团顺藤摸瓜的,这首诗将我所认定的回忆与我生发的私人记忆汇合在一起。接下去,他会交给读者怎样的接力棒呢?以之为核心,一些基本的属性被提起,但是并不由此造成啼泣的场景;这首诗和别的诗相似,它的作者避免了主观感情的宣泄。这时,可以假定某一个关键词在后面等待碰头吗?或者说,诗人时刻留意节外生枝所造成的新的视野的边界?在诗的第一个分号来到之前,他可以分毫不差地将最初的感受捕捉进来,使得诗句整齐划一,有一股一气呵成的气度。如今看上去,没有比已经形成的介绍这棵树的成分更可靠、更夺目的因素了。“易燃”是诗的第一次自燃,它来得如此自然,乃至于读者不去判断它为之后的形势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仿佛酒后”其实就是“酒后的仿佛”,它与“易燃”是有巧妙联系的,但我更看重它所携带的时间属性以及类似芳馥的嗅觉反应。接下去的几行既可以说受到了“酒后”这一条件的约束,又可以说,是另一个场合——“当月亮上升”——的效用所致。趁此语焉不详之际,诗已经借用了读者的生活经验:这是一次有关夜景的散布。在“辩论”之后,第二个分号之前,可谓第二个句群从另外的意义上交代着这棵树的性能。甚至可以说,第二次集中精力的讴歌是在现有基础上——第一个句群的铺垫——的再次浪漫,同时,某些主题性讨论悄然开始。在我看来,“小路上”暗合了“小石子”,“熟睡”则是对预设时间的肯定,“孩子们”则是必须的拟人化效果,它使得诗顿时拥有了一份阐述生命价值的讲义。诗的第二次自燃在于“它觉得自己无限遥远”,此乃以树为核心的一种世界观,巧合的是,它几乎同时位于这首诗的核心位置。它仍然受到“辩论”的牵制,乃至于它很快形成一次设问:“为何觉得自己无限遥远?”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两次排斥达成了袅娜。而最有争议的第三个分号之前所奉献的内容成为这首诗篇幅之所以必须延长的重要事由。如果此前是两次规范而又独具匠心的抒情诗技法,至此却是对这棵树不易被察觉的个人意义的发掘:树悄然成为一个隐喻。这时,读者的美好回忆也不得不搁浅,而越发小心了。因为“长衫”、“海风”、“月色”(第二次应用)、“独木舟”,甚至“木柴”一起组成了衬托作者心境的隐喻,使得最初出现的小声交谈与辩论余音缭绕。诗的态度一波三折。经过一次小心谨慎的比较,读者约摸了解诗人的用心:树可以作为怎样的代价?“远方”再次奏响之际,我才发觉前置的“无限遥远”的意味得到了明显的拓展:第一次提起“遥远”并不在意它的边界,而现在它具备了可辨识的区域特征。“前有科幻,后有史诗”是“远方”的时间观念,尽管亦是一种我现在不易识别的意识。诗中“同样”看似一个妥协产物,实际上,仔细观察它所修饰的事物,就不会误认为“前有科幻,后有史诗”同样在这里存在。这一陈列造成了理解上的断裂,却促成了“神话”这一体裁的可能性。之后,所交代的“游荡到极地的人”则显示了作者与读者的信息不对称,我不敢妄断它是不确凿的派遣。但“信仰”挽救了诗在运行途中碰见的困惑,而“宗教”不妨用来凑足时间的维度。第四个分号之前只为一个句子,我把它当成一次自我说服:诗人统一了诗中涉及的某些分歧。“晚风”是对“海风”这一来历明确的种类的归纳,是收拾妥当,是掩卷沉思之余的宽慰。最后一句则是对第一个句群的依据,是一次义举,是不再疑惧,是诗人充分显示收缩自如手法的场合;诗最初给出了“有多少圈石子”的答案,但引起了争论,哦,这又使读者产生回忆,仿佛在那所高中学校的晚间一群少年还在辩论。经过前后夹击,诗人完好无损地找到了一条回归之路。而“互相说服”可谓诗的最后一次自燃,自然而然。由此可见,古老的银杏树是可信的载体和讲解时间疆界的事实,它是一本巨著,名字刚好叫《神话大全》,无限遥远的过去与将来都在其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