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3 22:21)
标签:
金球奖
绝命毒师
纸牌屋
美国骗局
为奴十二年
娱乐
|
分类:
好莱坞
|
金球奖虽然不能称之为“奥斯卡风向标”,但称其为“和稀泥”未免有刻薄之嫌。
《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被称作是本届金球奖最大赢家
一年一届的金球奖结束了,当俊男与美女散场、美酒与美食散去,身为围观群众一份子的你我却依然看不懂这个亮瞎双眼的奖项:为什么得奖者缺乏顾盼自雄的气势?为什么落选者照旧喜笑颜开?为什么有两个影帝和两个影后(剧情类、喜剧/音乐类)?为什么电视类荣誉和艾美奖如此相似?更有意思的
从前我只当她是一个艺人。而香港的艺人太多,我怎么数得过。
年少时候,班级里的女生喜欢凑在一起追看八卦杂志,拿在手里毛毛地翻,未翻完,新的又出刊了。那旧的,就丢给男生处置。纳闷艺人怎么会有那么多事情,七七八八的,这期版面填不完放下一期。通告、发片、拍戏、开演唱会这些不算,吃饭、饮茶、驾车、醉酒甚至拍拖都给人一张张摄了来,摆在书报摊上,瞪着一张张大眼睛,光鲜又无辜。
不倦吗?
很多人写下他们与郑秀文的故事:看到她演的港剧,买到她代言的品牌,看到她光鲜靓丽的演唱会,或者就是机场偶遇,也兴奋得记下来,拍照合影。其实,我们和她哪里有什么故事呢?十几岁开始,就一切都被媒体摁在显微镜下,动弹不得,丝毫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