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5-01-06 17:01)
标签:

财经

军事

杂谈

地区动荡或者说地缘政治危机会在今后逐步或者按部就班的出来。首要的是俄乌欧:对于俄罗斯来讲,美国的紧逼没有底线,除非俄罗斯让出克里米亚,当然不可能。所以,俄罗斯单纯防守来解决问题是异想天开,必然针锋相对。这就必然进一步与欧洲或者说北约对立,表面是和美国对立。石油毫无节操的下跌,以及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封锁,加上俄罗斯国内企业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债,俄罗斯的经济远远没有到底。在西方的支持下,乌克兰的最终目标是克里米亚。


武力争斗看起来热闹,其实真正损害的是俄欧关系,以及俄欧

(2014-11-05 15:52)
标签:

财经

杂谈

其实,还真没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如果对以前的博客文章有了解,就知道形势的基调基本不偏离以前一直谈论的主线。


最近全球的财经版面大多都给了日本央行BOJ的行长Kuroda-san,因为他的QE决心要么将他成就为一个金融天才,要么成为一个疯子。其实,这更体现的是日本货币战争的决战决心。可惜,很多投资者还在叫好,因为美联储终结QE,欧洲央行在QE上手脚放不开,只有靠日本央行来提供流动性了,风险资产在如上次微博所预测的大跌之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弹,美国股指重上云霄。


简单而言,日本的货币战争对欧元区是绝对的坏消息。日本输出通缩,同时石油价格向下空翻,欧洲的通缩问题越来越严重。高盛甚至预测2014欧元区重入经济衰退。Mario Draghi的神话正在被一点一滴的击破。要让德国答应进行public QE也即购买成员国国债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而ABS的量太小,所以,ECB想膨胀资产负债表的努力效果堪忧。而这时日本央行的货币战争直接找上门。所以,非常可能的是,ECB对即将来到的欧债危机V2.0会半推半就,以对成员国的结构性改革和德国政府施加压力。这直接的结果是欧元远远看不见出头之日。需要指出的是,日元第二波大贬值还

标签:

军事

财经

股票

杂谈

看似混乱的国际国内局势,其实基本不脱离本博客以前文章的分析。


欧洲在经济上数据越来越靠近实质性通缩,特别是在制裁俄罗斯后。乌克兰只是一颗棋子,其地位远不会让欧洲同俄罗斯翻脸,甚至接近冷战边缘;但美国暗中使力(记得美联储对德意志银行衍生品的警告?),欧洲也不得不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立场。俄罗斯也根本没有必要在克里米亚之后索要乌克兰的领土,乌克兰也没有必要同俄罗斯搞得这样僵。乌克兰的内战根本就是代理人战争,而背后主角的战略目标也根本不在乌克兰。美国不费一兵一卒基本免费地就到达了自己的目的,而欧洲付出的是实实在在的代价。欧洲持续增加制裁措施不会把俄罗斯逼到谈判桌上奉献实质性的让步,只会让普京更加强硬,形势从而不是de-escalate, 而是re-re-escalate. 以前文章中也分析过这种结果。而如果北约在军事上也牵扯进来,欧洲的直接冲击有二:经济严重受损;以及欧元会被压得抬不起头。同时,美国会在同欧洲的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 谈判中得到相当优势,因为美国成功离间了欧洲和俄罗斯。如果欧洲和俄罗斯打起能源战,乌克兰过境天然气出现问题,

(2014-07-28 18:53)
标签:

财经

多事之夏。乌克兰马航事件更可能是亲俄武装被下套,因为,其没有半点理由和动机瞄准民航客机。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可以马上断定俄罗斯以及亲俄武装为此负责。事后的主脑一定是美国,因为乌克兰政府没有这样的大脑和能力。【就像教父电影里面的,当教父的大儿子Sonny Corleone被设计遇刺后,大家都不假思索认为是Tattaglia家族干的,但教父第一时间就认为是Barzini干的,认为Tattaglia就如同皮条客,不可能斗过Sonny Corleone. 熟悉教父故事情节的应该对此很有印象。还得提到美国的电视连续剧《国土安全》,虽然情节虚构,但其中不少细节都是可以办到的,马航事件对CIA来讲都是小小的伎俩而已。】 美国的目的,是挑起欧洲同俄罗斯的对立。如今,德国开始为强化制裁俄罗斯全面宣传,虽然其将付出很大的代价,虽然先前其很不愿意,但马航事件以及美国揭德意志银行的55万亿欧元衍生品老底之后,德国改弦易张,追随美国方向。美国所做的主要事情,就是打破地区平衡以及稳定。把阿拉伯世界的强势人物剔除,留下如今巨大的乱摊子。阿富汗也是一个例子。一切都是往乱或者更乱的方向发展。中国东海南海是迟早的事情。现在,除了北美洲,哪个洲都有大的

标签:

股票

如众人所愿,欧洲央行停止口号开始行动了。对其几个方面简单分析。


 利率下调以及负利率:由于现在商业银行在ECB的除法定准备金之外的存款非常少,(有报道说仅仅几百亿欧元;暂时没从欧洲央行网站查出),所以负利率这个刺激作用不大。但是,这极可能完全挤出货币市场基金。也即货币市场基金在欧元区没有生存之地了。而各种利率下调,由于本来这些利率以前就接近0,这种下调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没有多少影响。目前欧元区央行针对家庭的一年期平均贷款利率为5.7%,对小企业的利率是4.5%。这些贷款利率都比国债收益率高不少。


冲销SMP结束:为市场注入1650亿欧元的流动性。


欧元区的商业贷款停滞不是因为银行缺乏流动性,而且,内在来讲,银行的贷款与流动性没有直接联系(中国等除外,监管指标不同所致),所有,即使ECB有负利率政策,而且增加商业贷款确实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从而减少这个负利率带来的成本,但ECB没有为商业贷款做任何公开或者隐藏的担保,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呢,所以宁愿购买主权国债这种ECB有隐性担保的资产,简单有效成本

政策面:

(1)新的国9条,整顿银行间市场,特别是非标,或者通道,大量表外将回表内等。这条各种分析都比较多,总之,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通道将被极大的限制,影子银行必然将会萎缩。也即,以房地产为主的影子银行受体不得不感到寒凉。

(2)地方债的新开端:作用之一是逐渐把地方政府与房地产财政切割。实际上体现了高层也认为房地产财政的不可持续。

(3)中国央行的再贷款。这种信用贷款一方面是填补外汇占款的缩减,另一方面是为了地方债的顺利推进。各大银行在贷款方面已经越来越谨慎或者收缩,而地方债还是相对比较保险的投资。这也注定实业将越来越难。


而国外,欧洲央行ECB下周的决议极可能是方向性事件。货币宽松是大概率事件,不确定到底是量的宽松还是价格(利率)的宽松,或者两者组合。这已经在外汇市场体现出来了,也即,欧元如本博客早预期的那样连续下挫,1.39将是欧元以后的顶点。如果下周ECB没有行动方案,自然会引起市场极大的动荡。如果行动方案太弱,市场也不会买账。但在预期内(负利率或者加上QE),可以确定的是欧元一定会确定下行趋势。欧元负利率一定会引起欧元区商业银行对应的行动以抵消部分

标签:

杂谈

许多事态的发展基本都在本博客以前文章论述的主线之内,或者偏离不远。没时间长篇论述,简单几句。


 近观中国,(1)南海形势在日益升温,越南在干以前中国不少人对日资厂或者日本品牌汽车干的事情,区别是越南人针对的不仅仅是中资企业,而且更加极端,只要有中文招牌都不能幸免,有点当年印尼事件的影子,但如此严重事件可惜国内报道极少。菲律宾在以微弱之躯准备肉搏,当然,奥巴马前不久对这些国家的访问一定让这些小国吃了不少美国造的激素。为什么?因为美国可以从中获益。(2)东海中

标签:

财经

时间紧张,所以just cut the crap. 需要首先说明的是“即将”不等同于明天,下周或者下个月。


上次说到欧元1.39左右极限,现在仍然是这样的观点。如果第二季度欧元高位(极小概率事件),那么欧元

标签:

杂谈

最近中国对信托的救助似乎说明高层虽然想去杠杆,但是要在能控制的方式进行。如果任由信托违约,对整个银子银行的运作来讲将会摧毁投资者信心,进而引发雪崩。问题是,这些风险自然而然的被转移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且,10万亿的信托业的地雷一定不少,今年就有万亿级别的信托到期,国家真能全部兜底?可以想象的是,往后还有信托会违约,或者违约边缘,但国家也会有类似的安排,直到成本太高。如果国家支持这样的无风险套利,会有更多的银行存款搬家并进入信托等套利而且收益率10%+。目前商业银行全面面临的存款减少问题还会继续下去,从而全面提升社会融资成本,也即如很久之前的文章所讲,相当于加息。这就等同于信贷紧缩,或者收紧银根。

然而到了资金相当紧张的节点,中国央行对市场注入大量短期资金,让整个市场轻松一下,如前面文章所讲,股市会跟着央行的收放节奏。一月新增贷款1.32万亿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表外转到表内等等。M1与M2增长的背驰说明大量活期存款在搬家到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比如余额宝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AUM增长到4000亿左右),而M2的高速增长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信托贷款功不可没。另外一方面也说明,银
正如一个月前我的猜测,美联储在12月会议缩减QE。在其会后声明中,特别提到低利率会保持到失业率下降到6.5%以下,那时才可能考虑加息问题。明年Janet Yellen将主导美联储,但她将很可能有一个鹰派副手,也即伯南克的导师,现任以色列央行行长Stanley Fischer。但是有一点,美联储眼中可不仅仅有美国。美国通胀起不来与太平洋彼岸的政策有太大的关系。不是美国如日本般急切需要通胀,而是恰恰相反。因为美联储目前面临的正是一个正在老化的美国,人口因素正在转为负面,比如Harry Dent所说,这即将让美国陷入通缩。美联储的政策惯性也说明,QE只能缩减下去,不可能回头。美国实际赤字大幅降低,美联储目前手中握着美国等量五年期债券的三分之一,美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差。但毕竟每个月还有750亿美元的注入,强烈支持美国股市。但在实体面,美国公司对业绩的负面指引也是非常高的。在太多的不定或者活动因素下,美国的长期利率是重点,如果长期利率上升幅度大,美联储在短期利率上比较难hold住,美联储并非万能。最近几个月美国长期利率不断上升,那么缩减QE很可能会让长期利率继续上升。如果美联储终结QE(或者声明将终结QE),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