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中国空姐

新闻发布会

文化

    很有幸参加了电影《中国空姐》的发布会。这是一部通过描写美丽、善良、敬业、优秀的空姐群体看似普通、微小的生活、工作及爱情故事,来表现全体民航人的高尚品质、伟大的献身精神和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作为第一部全面描写中国民用航空人风貌的电影作品,这是一部全面展现民航精神、民航品德、民航品质的全新力作。 

     将于2009年初正式开机,7月完成拍摄。

阅读    收藏 
(2008-07-01 19:41)
标签:

杂谈

   提到“超人”大家一定知道克拉克肯德,在天空中飞来飞去,拯救人民,拯救地球的英雄形象。电影《全民超人汉考克》到底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在观影之前我在脑海里想了很多种的故事版本,想还能编出什么样与众不同的故事,但当影片一开始后我就惊呆了...

   从一开始就是“汉考克”的个人秀:高速公路上追贼,把混混们的汽车钉在尖屋顶上;为了救乔纳森扮演的“雷”而只身将火车撞毁;还有“准确”地把鲸鱼抛中帆船、衣不蔽体地和小朋友们抢雪糕的视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我行我素的莽撞汉,和以往充满智慧的英雄相比,汉考克无疑是“另类”。这哪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并且他在飞行时有多么逍遥,因为他总是会碰到一些鸟类和飞机的“撞击”,而且他的起飞和落地完全没有以往“超人”们固定的姿势,总是把地面铲起深深的坑。

   但超人汉考克有很大的苦恼就是“孤独”...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危难的人,但从来不计后果。这样激起了民众对他的不理解,他需要被爱需要被肯定这样一下抓住了我的心,他更人性化。也反应出了当今一些人尽力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不被别人认同。

  这样的影片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么震撼的视觉效果,但很温馨,很细腻,用不同的世界观阐述了人性的另一面。

 

阅读    收藏 
(2008-05-06 11:56)
标签:

圣火

奥运精神

   最近一直在天津拍戏,一个字“忙”。虽然忙但是感觉到很激动!我看到我们的圣火已经顺利传回中国,众明星齐聚海南省进行传递。火炬经过的地方,各族人民都像过节一样高兴,大家都在为祖国祝福,为奥运祝福。

   奥运会在我们每一个心中都占据着相当重的份量,它绝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奥运就像是一块圣地,自始至终都有圣火相伴,它意味着一种精神一种永恒。

   我相信,在这种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感召下,我会更加勇敢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奥运健儿们不懈的追求目标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出了典范,这是一种超越,一种力量的超越。我会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做名优秀的好演员,也会不断的从少到多积攒生命的能量,并在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这张照片是在片场拍戏之余照的,祝福北京!祝福奥运!

阅读    收藏 
(2008-04-16 21:41)
标签:

杂谈

  《拿什么给你幸福》在天津的塘沽开机了,开机仪式当天我忘记带自己的数码相机了,只能拿我老弟的N72凑合的拍了几张。开机仪式是在我们的一个主场景小饭馆门前祭拜的。当天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开机仪式。当我们祭拜完后都吃起了烤乳猪,说是沾沾喜,图个吉利,好油腻呀......我只吃了一口就浑身打颤了.......
剧组已经开机有些天了,我在戏中饰演鞠菲。先发张图图吧
 
 
阅读    收藏 
(2008-02-28 12:25)
标签:

杂谈

 新拍法晚的照片发给大家分享一下
阅读    收藏 
(2008-02-27 13:35)
标签:

杂谈

  自从拍完《女人花》之后,特别喜欢听黄梅戏。为此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写一些与黄梅戏有关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简介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五六十年代,黄梅戏的发展达到了她的第一个高峰, 这就不能不提到黄梅戏的一代宗师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家, 黄梅戏一代宗师, 安徽桐城人. 她十二岁起学艺, 十五岁登台崭露头角, 二十岁即名扬四方, 三十八岁时不幸被迫害致死.
  起源
   黄梅戏源头的历史记载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三种传说,但并没有最后下结论。
   传说之一∶“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现代学者也对黄梅戏源头多有探索,如最近吴福润先生在《黄梅戏艺术》杂志撰文,认为安庆“黄梅戏”全国闻名,而黄梅戏起源地众说纷纭,部分人认为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可能是由“黄梅”二字引来的误传。“黄梅戏”的确与“黄梅”二字息息相关,但“黄梅”不是人们所说的黄梅县,而是“黄梅山”。传说此山很久以前寒冬腊月山上遍开黄色梅花而得名,后来“黄梅”逐渐稀少,现在偶尔也能发现“黄梅”踪迹。
   谈到《女人花》中“黄梅儿”的名字多多少少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优秀剧目
   在剧中我有唱过《天仙配》《女驸马》《夫妻关灯》,这些都是黄梅戏中的优秀剧目,特别是《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之一。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的故事。而《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民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我也是班门弄斧!希望大家能喜欢黄梅戏,更喜欢唱黄梅戏!
  
 
阅读    收藏 
(2008-02-18 14:23)
标签:

情感

 在《女驸马》中的扮相 第一次接触  我的好姐妹  看我两个象不象“两口子”    《女人花》在2月13号CCTV-8的黄金时间与大家见面了。我在戏中扮演的是黄梅儿的同门师姐叫陈笑天,大家肯定很奇怪了,怎么起了个男人的名字?这也是我和大家想说的,在这部戏中我一直是女扮男装,并且在黄梅戏的演唱中我也是演小生,所以她的性格刚强稳健。特别是师傅师母走后,她坚强的支撑着戏班子,为了帮助师妹黄梅儿,也为了戏班子里的人有口饭吃,她牺牲了自己嫁给了当地的官员胡鳴九。 
    说到这部戏最让我难忘的是学习黄梅戏了,平时我就特爱听黄梅戏,有空没空就哼哼几句。这次没想到要在剧中唱黄梅戏,别提多高兴了。可当我真正接触后我才发现好难啊!戏班子的老师教了我几个动作我就学了整整一上午,也只学到了皮毛。那唱就更不用说了,老师说:“想学戏曲那可不是一日之功啊”,我问他们多大开始学戏的,他们都说从小就开始学了。隔行如隔山啊!
     在这拍摄的三个月里,我交到了几个非常知心的朋友,也是可以交一辈子的朋友。我很知足!感谢导演给我参演这部戏,谢谢帮助我的朋友!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